临颍:窝城镇司庄涂庄村,诞生了这样一位越调大师

曾几何时,梳着分头,在八十年代的街头追逐着港台流行音乐,不乏也有收音机传出来的戏曲腔调。那个时候,对戏曲总是不屑一顾。例如《收姜维》,如果你听过,证明已是而立之年的人了。现在才知道为啥年龄越大,越喜欢传统的戏曲文化,只有这些非物质文化才属于正统的精神食粮!你别犹豫了,点开上边音频,感受一下经典之作,咱一边听一边叙述!

一支将令往下传,马岱将军你近前。自从你们弟兄归了汉,随定山人许多年。你兄为国把命断,单撇将军保河山。山人领兵取中原,天水此战你当先......

临颍:窝城镇司庄涂庄村,诞生了这样一位越调大师

人物生平:申凤梅于一九二七年农历腊月二十二日出生于临颍县窝城镇司庄涂庄村,河南越调大师。申凤梅11岁开始学艺,14岁搭班。1947年,她所在的民间戏班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剧团,后改为河南省越调剧团。1995年7月20日凌晨零点五十分,申凤梅在周口病逝。

1938年,申凤梅入临颍县张潘镇越调科班学艺。

临颍:窝城镇司庄涂庄村,诞生了这样一位越调大师

1941年,申凤梅去找大师兄李大勋。

1938年,申凤梅入漯河市临颍县张潘镇越调科班学艺。1941年秋,申凤梅随南将罗剧团赴周口演出,在漯河牛行街(如今的泰山路)遇到毛爱莲,并与毛爱莲同台演出《周天榜私访》和《贾秀英闹书馆》。1942年初,申凤梅与毛爱莲赴漯河演出。因灾荒先后流落南将罗剧团、临颍县李庄剧团、七里头剧团。1943年夏,申凤梅流落到临颍县樊锡敏办的樊城越调剧团。1943年秋,申凤梅在临颍县小阁庄与老演员金凤楼(艺名“假宝贝”,又称“螺丝转嘴”)同台演出,并跟着金凤楼学戏。

临颍:窝城镇司庄涂庄村,诞生了这样一位越调大师

1958年,10月在郑州演出《收姜维》。

临颍:窝城镇司庄涂庄村,诞生了这样一位越调大师

1962年5月,申凤梅收田发根、黄兰、徐广芝为徒,田发根为申凤梅的大弟子。1963年,申凤梅进京演出,4月1日拜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为师。李金枝在方城拜申凤梅为师(原方城县越调剧团演员,后调入南阳地区越调剧团)。

1965年,申凤梅在郑州演出《卖箩筐》,并到广州演出现代戏《扒瓜园》,同年,该剧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

1979年,收马兰为徒。

1980年春,北京电影制片厂把《诸葛亮吊孝》和《李天保娶亲》拍摄成电影。担任诸葛亮一角。收徒杜朝阳(襄城县越调剧团演员,后调至周口越调剧团)。1980年夏,申凤梅丈夫李大勋病逝,料理完丧事后继续投入新编历史剧《明镜记》的排演中。

临颍:窝城镇司庄涂庄村,诞生了这样一位越调大师

1984年,收徒方玉兰(郑州市越调剧团演员)。1987年,申凤梅被选为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代表。1988年,申凤梅到了退休的年龄,被河南省越调剧团反聘。1989年,申凤梅在西华县代项城县越调剧团挂牌义演,资助项城剧团。1990年,申凤梅率《吵闹亲家》剧组进京演出,推荐中年演员陈静担任主演。收徒杨艳丽(扶沟县越调剧团演员)。

临颍:窝城镇司庄涂庄村,诞生了这样一位越调大师

申凤梅和申小梅

1991年,申凤梅收申小梅(原名赵玉霞)为徒,申小梅是她的关门弟子。1991年夏,申凤梅赴河南九市灾区义演。冬,赴山东曹县演出。1992年,申凤梅率团赴上海演出,荣获第四届白玉兰奖荣誉奖;1993年11月,申凤梅在河北邢台演出时妹妹申秀梅在许昌逝世。

1994年,申凤梅拍摄7部13集越调电视艺术系列片《诸葛亮》。1995年春节,申凤梅参加河南电视台主办的春节戏曲晚会。

临颍:窝城镇司庄涂庄村,诞生了这样一位越调大师

《舌战群儒》剧照(申凤梅饰诸葛亮)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共三部;1981年《智收姜维》饰演诸葛亮。1980年,《诸葛亮吊孝》饰演诸葛亮。1964年《扒瓜园》饰演宋大妈。

临颍:窝城镇司庄涂庄村,诞生了这样一位越调大师

1994年,参演电视剧一部:剧名《诸葛亮》饰演诸葛亮。

临颍:窝城镇司庄涂庄村,诞生了这样一位越调大师

表演类:1992年,荣获第四届白玉兰奖荣誉奖,1956年,第一届河南省戏曲会演《收姜维》获奖。

申凤梅同志1963年带团首次赴京演出,一举轰动京华,内外行争誉成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先生收她为徒,使她在艺术上受益非浅。她一生为了越调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呕心沥血,执着追求,无私奉献,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63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为她拍摄了纪录片《申凤梅的艺术生涯》。1965年,她主演的现代戏《扒瓜园》,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品片。她的代表作《李天保娶亲》、《诸葛亮吊孝》、《收姜维》,1979年至于981年先后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和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了彩色艺术品片。1994年,由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音像工作室、河南省直越调剧团联合拍摄了她主演的七部十四集越调电视系列艺术片《诸葛亮》,1996年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文化艺术优秀成果”奖。1992年应邀赴上海演出《诸葛亮吊孝》、《吵闹亲家》,申凤梅荣获上海第四届“白玉兰”奖。1995年,新编历史剧《七擒孟获》参加中国戏曲“金三角”第二届交流演出,申凤梅荣获表演“特别奖”,该剧同年还获得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和河南省“十大文化艺术优秀民果”奖。

临颍:窝城镇司庄涂庄村,诞生了这样一位越调大师

申凤梅同志那“宁愿死在舞台上,也不能病倒在病床上”的高贵品格;她那严于律已,敬岗爱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她那关心青年,培育新人,甘当人梯的高尚风格;她那德艺双馨、可贵的艺品和人品;她那精湛的演唱艺术,舞台上树立的光辉形象,将永照后人,与日月同光,与大地同辉。

后记

临颍:窝城镇司庄涂庄村,诞生了这样一位越调大师

申凤梅去世后十几年,骨灰一直存放在周口火葬场陵园。

申凤梅的骨灰一直没有安葬,是因为亲属和河南省越调剧团想等剧团搬到郑州再安葬大师。可是一等就是13年。后来,确定河南省越调剧团留周口不去郑州了。大师的安葬又提上了议事日程。

临颍:窝城镇司庄涂庄村,诞生了这样一位越调大师

2008年10月18日上午,申凤梅及其丈夫李大勋的骨灰,被迎回周口项城,安放于望陵园公墓。

望陵园有一座别致的“凤梅亭”三字,附近就是申凤梅墓。墓室混凝土复面,墓前立一高大墓碑,碑顶设计极像诸葛亮的帽冠,碑面上书“越调表演艺术家申凤梅大师之墓”14个鎏金大字。

临颍:窝城镇司庄涂庄村,诞生了这样一位越调大师

申凤梅展览室,放着申凤梅素装半身照,展览室北墙上是老舍、曹禺、姚雪垠等名人给申凤梅的题词,西墙挂满了大师的演出的经典剧照。

临颍:窝城镇司庄涂庄村,诞生了这样一位越调大师

2008年,省政府批准建立申凤梅艺术中心,总投资1600万元,由河南省文化厅与周口市政府共同出资兴建。2018年2月1日,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联、周口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纪念越调大师申凤梅同志诞辰90周年座谈会”在郑州举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