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几百年的传承,河南戏曲精华——越调

几百年的传承,河南戏曲精华——越调

越调,也曾称之为“四股弦”。主要流行于河南及湖北、陕西等省部分地区。据文献记载在明代确有“越调”存在,但这种“越调”是否就是现在的河南越调,还有待考证。

清代中叶河南已有越调班社在演唱,如清乾隆年间禹县的县衙门及车马行会就曾组织过越调班。清末越调艺人王庆和(红脸)来禹县搭班,并成为车马行越调班的领班。清同治年间镇平县李营有李目坤的越调班,光绪年间内乡县有张朝选的越调班,舞阳县有老越调班,等等。到清末河南南阳一带及其他各县如襄城、郏县、许昌、新郑、密县、荣阳等县,越调班社达一百多个。在广大农村还有很多木偶、皮影班社,也都是唱的越调,不少越调戏班的演员都是演唱木偶、皮影出身。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知名演员,如吴春城(艺名真得酥)、陈小金(人称戏子王)等。所演剧目有“老十八本”、“小十八本”之说。民国初年,越调进入城市演唱。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大多数越调班社都在乡村活动。

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邓县,帮助越调演员史道玉等成立越调剧团,进行演出。同年,申风梅、申秀梅姐妹所在越调班在郾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随军演出。1955年民间职业剧团进行普查登记,在原有的民间越调班社基础上,河南省先后成立了郑州市越调剧团、商丘专区越调剧团(后调归周口地区)、许昌地区越调剧团、邓县越调剧团等十六个职业团体。

1963年,申风梅率周口地区越调剧团到北京演出,周恩来总理看了申风梅主演的《收姜维》后,接见全体演出人员,夸奖“河南的诸葛亮会做思想工作”。同时,申风梅拜马连良为师,老舍赋诗祝贺。越调上演的优秀传统剧目除以上提到的外,其他如《诸葛亮吊孝》《李天保吊孝》《火焚绣楼》《白奶奶醉酒》等,都深受观众喜爱。同时还上演了一批现代戏,如《苦菜花》《扒瓜园》《卖箩筐》、《斗书场》等。

几百年的传承,河南戏曲精华——越调

几百年来,越调扎根于中原文化沃土,不断吸收着民间演唱和姊妹艺术的艺术元素,使自己由曲牌体演变为板腔体,文化含量越来越丰富。传说其所演出的剧目有“老十八本”和“小十八本”。越调的传统剧目,古色古香,唱词少,道白多,语言深奥文雅,结构严谨,唱词都按照一定曲牌或调门演唱,道白必须用竹笛伴奏,不能随便更改,如《文王吃子》、《抱火

斗》、《红书剑》等,称为“正装戏”。这些戏显示着这一剧种的古老,但是普通民众很难欣赏。于是就从其他剧种移植了一些剧目,根据小说、故事、民间传说新编了一些剧目,甚至出现了一些“活词”连台本戏。这类剧目贴近世俗生活,通俗易懂,唱词多,道白少,破除了“正装戏”的曲牌词格的限制,演唱相对自由,如《王子龙私访》《李天保吊孝》《刘公案》《顶砖头》等。人们称这些剧目为“外装戏”。清代末年,外装戏已经基本取代了正装戏。以往的正装戏也不得不往外装戏演变。

越调是地方大戏,演唱剧目多是“袍带戏”,如《战长沙》《收姜维》《长坂坡》《三气周瑜》《孔明祭灯》《篡御状》《马武揭金砖》等,当然也有不少以民间生活为题材的剧目。

越调的音乐原为曲牌体,清乾隆年间以来逐渐演变为板腔体,兼用杂曲小调。板腔体部分有[慢板] [铜器调][赞子][流水][散板]几个板类。

越调唱腔中还有一些附属性的具有结构意义的唱句,如“[大起板][导板][炸簧] [叫板] [泄垛子][流水过桥] [哭腔]等。杂曲小调在越调中所占比例不大,主要有[一串铃][望乡调][撕裹脚调][玉荚蓉][娃娃][吹吹腔]等。越调文场常用曲牌有丝弦曲牌如[大开门][小开门][绊脚索][闷葫芦]等;唢呐曲牌如[梅花酒][傍妆台][点绛唇][前场][三枪][尾声]等。武场中的锣鼓点大都与京剧、豫剧相同,[导头板][五锤头][串锤][拐头钉]等较有特色。越调乐器最有特色的是短竿坠胡和四弦,另外有二胡、高胡、中胡、琵琶、月琴、三弦、古筝、唢呐、笙、笛子、闷子、板鼓、大锣、小锣、手镲等。

越调的角色行当的特点、所扮演的人物等,与其他地方大戏大同小异。分生、旦、争、丑四大行。早期,行当分工不细,一个演员往往要担任几个行当。民国以来,分工越来越细,但仍然存在跨行当表演的现象,以至于旦演生、生演净慢慢形成了这一剧种的一个传统。须生是越调的一个有特色的行当,也是一个挑套的行当,大多扮演严肃正直、豪迈大气的人物,擅演文戏,讲究唱功,儒雅庄重,洒脱飘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