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沔城人王曉薌:從清末秀才成長為一名共產黨員

“我自有主張,碧血達上蒼。他日紅滿地,家祭慎勿忘!”

沔陽武裝暴動,這支以農民為主體的暴動隊伍裡,有一個年過半百的老秀才,他是隊伍裡的組織者和指揮者之一--王曉薌。

仙桃沔城人王曉薌:從清末秀才成長為一名共產黨員

在我市檔案館內,一份份珍貴的資料,記錄下王曉薌的英雄事蹟。王曉薌少年時讀舊書,成年時,以一手好文章考取秀才。一個清末秀才,是如何成長為一名共產黨員?

仙桃沔城人王曉薌:從清末秀才成長為一名共產黨員

12月4日,記者和市檔案館工作人員翻開厚重的資料以及王曉薌長子王餘生所留回憶錄,追尋王曉薌的革命經歷。

1881年王曉薌出生在沔城下關街一個地主家庭,為清末秀才。然而,在舊環境成長的王曉薌沒有掉進時代的宿命,他秉性剛烈,見土豪劣紳欺壓人民,極其氣憤,常幫窮人寫狀詞、訴冤情,專與沔城的貪官汙吏作對,被一些封建遺老稱為“扭頭道人”。

他憤於沔城的豪紳勢力,毅然將家搬到東荊河南岸的葫蘆壩居住。

仙桃沔城人王曉薌:從清末秀才成長為一名共產黨員

促使王曉薌走出“圍城”的根本動因,是對現實的極端不滿。1924年春,沔陽縣建立黨組織,馬列主義傳到了沔陽,王曉薌經常與婁敏修等共產黨人接觸,他嚮往無壓迫、無剝削的共產主義世界。不久後,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峰口以教書為掩護,秘密宣傳革命。

仙桃沔城人王曉薌:從清末秀才成長為一名共產黨員

在國共合作期間,王曉薌積極動員自己的弟弟和長子參加國民黨區黨部的工作。

大革命失敗後,他沒有被敵人的大屠殺所嚇倒。1927年9月7日,參加了鄂中南部特委和沔陽縣委鳳凰臺會議,極力贊成並參加戴家場暴動,隨後又連續參加鄂中南部特委領導的張場、白廟、府場、峰口等地暴動。

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成立時被委為師長。同年冬,國民黨沔陽縣長鬍寶泉,悍然逮捕了中共沔陽縣委負責人婁敏修和革命群眾幾十人。在沔陽縣委決定發動沔城暴動時,王曉薌對沔城地理瞭如指掌,建議採取“內外配合,裡外夾攻”的戰術並被採納。當夜,王曉薌帶隊,和同志們一起手持刀搶,攻進縣城,火燒縣衙,處死縣長鬍寶泉,並以師長王少卿(王曉薌號)、黨代表劉黎的名義佈告全城,給國民黨以巨大打擊和震懾。

仙桃沔城人王曉薌:從清末秀才成長為一名共產黨員

1928年1月,王曉薌任沔西區蘇維埃政府土地委員,領導群眾分田,王曉薌火燒田契,把自家祖傳的100多畝田分給貧苦農民。

當敵人設法剿滅革命的武裝力量時,王曉薌同部隊一道打監利、攻沔城、過洪湖、闖潛江,從不服老、從不叫苦。他常說:“走上革命路,誓死不回頭”。

1928年2月,王曉薌參加周逸群、賀龍統一指揮的荊江兩岸的年關暴動。2月下旬,被編入賀龍指揮的第四十九路工農革命軍攻打監利縣城失利後,潛回家鄉堅持地下鬥爭。在艱苦的鬥爭環境中,他運用原來學過的醫術為傷員和病人治病。

7月,國民黨清鄉,中共沔陽縣委會和沔西區蘇維埃政府先後遭敵人破壞。王曉薌不幸被國民黨沔陽縣保衛團所俘獲,遊街示眾,開庭審訊。王曉薌在被逼交同黨時英勇不屈,就義於漢江邊。刑前留有五言詩一首:“我自有主張,碧血達上蒼。他日紅滿地,家祭慎勿忘!”

滔滔漢水長流

雖然王曉薌沒有看到

革命的最終勝利

但是他的英雄事蹟,卻廣為流傳

(記者 鹿丹丹 通訊員 鍾凌雲 根據黨史資料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