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中心王一鸣:深化“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

国研中心王一鸣:深化“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

能源新闻网讯 12月7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 2019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在北京未来科学城召开,来自国内外能源领域的700多名代表出席论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王一鸣表示,能源转型最核心问题是要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还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继续推动能源的供给革命,建设高效、安全的能源供给体系,包括要增强我们油气的保障能力。第二,要继续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建设清洁绿色的能源消费体系。第三,也更加紧迫的要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建设创新引领的能源科技体系。 第四,推动能源体制的革命,建设现代化的能源治理体系。

以下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致辞文字实录:

王一鸣: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中国经济已经有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一个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判断,也是中国面向未来的一个重大战略选择。

首先我想讨论一下,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们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内在需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转向拓展期,成为影响各国竞争力和各国兴衰的主要力量。国际政治格局的不稳定性上升,只有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进一步增强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在应对百年变局中牢牢把握主动权。

第二,我们国家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即要跨越我国发展现阶段特有的关口,我们正在打三大攻坚战,这些都是特有的关口,防范金融风险,脱贫,污染防治。又要跨越一些更长期的关口,转方式,调结构,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只有高质量发展,才能成功的跨越关口,为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质量发展有什么新的特征和新的要求呢?我个人的理解,第一他是更高水平的发展,他要从中国过去40多年以数量追赶为主,我们未来要转向“质量追赶”为主。现在我们很多领域过剩,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消费结构高端化、多样化、个性化这种特征更加鲜明,质量缺口越来越大,好不好的矛盾更加突出。下一步怎么样从过去以数量追赶为主,转向“质量追赶”为主?这是更加迫切的任务。它的核心就是要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包括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的,我们差不多相当于美国的40%,这是一个缺口。我们怎么用30年的时间把这个缺口填满?我们的发展质量就会上一个台阶。

第二,我们要从“规模扩张”为主,转向“结构升级”为主。过去我们发展优势主要是铺摊子,扩大规模,电力、能源同样是这样,我们电力都超过18亿装机了。现在产能饱和,产能过剩的压力增大,相当多的传统产业领域都达到了市场需求的峰值。我们可以看到国际的经验高速增长结束以后,从日本和韩国他们的经验来看,它的电力、制造业以汽车来说,速度在慢慢的下降。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提升产业价值链水平,向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等高附加值价值链转移,中国的制造业要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这个对我们产品的质量、标准、效率的要求会大大的提高。

第三,要从过去以要素驱动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中国我们过去的产业主要是从“要素”投入,劳动力、土地、资源和环境的投入,现在劳动力供需已经发生变化,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生态环境的硬约束越来越强化,要素驱动已经难以为继。我们怎么样转向以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提升为主?这也是我们未来走向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四,我们要从过去的分配相对失衡,转向更加普惠、包容。因为高质量不仅要有高效率的生产体系,也要形成更加普惠、包容的分配体系。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第五,我们要走向更可持续的发展。从“灰色增长”转向“绿色增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规模迅猛扩张,我们制造业超过全球的25%,产业迅猛扩张,同时也带来了能源、资源的消耗迅速增加和环境损耗。透支了发展的质量和效能。进入高质量阶段,老百姓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更加强烈,从过去的盼温饱到现在的盼环保,对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加快转型,转向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排放减少与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绿色发展模式。

能源转型我们说怎么转?还是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过去一个时期以来,农业转型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我们退出煤炭产能8亿吨以上,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淘汰关停落后煤电机组3000万千瓦以上,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下降13克标准煤。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根据形势发展不断深化。现在很迫切的是加大僵尸企业的处置力度,能源领域这块还没有完全彻底的解决,沉淀了大量的资产。怎么把资产解放出来,强化市场功能,加快市场的出清。我们也走过一些企业,这个问题还是很突出;第二,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减少政府行政性干预,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让创新创业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第三,提升产业链水平。我们现在应用基础研究不强,底层技术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约,这个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我们怎么通过外部的倒逼和市场竞争来加快解决我们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能源领域同样面临这个任务。

我们要畅通能源系统循环,打造能源高效、公平、流动的基础设施平台。建立健全能源生产、配送交易管理的市场化制度。提高能源的供给效果。这八个字强调的是发挥市场配置能源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调的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强调的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强调的是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最后我们要加快推进能源转型来推动能源的高质量发展。

能源转型我觉得最核心的是要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还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继续推动能源的供给革命,建设高效、安全的能源供给体系,包括要增强我们油气的保障能力。今年我们原油产量改变了过去三年下降的局面,这就对我们的资源勘探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大油气勘探开发的投入力度,促进原有产量稳中有增,保障重点区块天然气产能的建设,和技术的突破。加大力度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包括风能、太阳能。当然了也包括安全高效的发展核电。因地制宜的发展生物质、天然气来持续的提高非化石能源在我国发电量当中的比重,过去一年也有提高。这个是我们未来的战略目标。要推进煤电的清洁、高效发展。中国现在煤电的效率已经在国际上比较领先的,而且我们的装机都很新。百万千瓦机组比重很高。下一步依然要继续来加强全过程的监管,来提高煤电的清洁高效的发展。我们要促进基础设施的智慧高效、安全运行。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我们的深度融合。加快能源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

第二,我们要继续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建设清洁绿色的能源消费体系。我们首先要继续做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控。重点是控制煤炭消费两和石油消费总量。鼓励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的双控确实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我们新能源的总量怎么能够继续扩大!要深入推进煤炭消费的减量替代,完善能效领跑者制度,推广使用高效节能技术。二是,我们要继续促进重点用能领域的绿色、低碳的转型。要构建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这个空间,节能、减排的空间是很大的。加快终端用能的电气化,逐步提高电能的范围和比重,积极培育能源的新动能,特别是在工业园区建设生物质能源中心,鼓励开展零碳的产业园区建设。我们在这方面应该探索一些经验,做出样板。

第三,也更加紧迫的要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建设创新引领的能源科技体系。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包括一些战略性的、前沿性的技术创新,包括氢能、储能技术,新型的先进的核能技术,天然水合物的规模化技术等。这些技术我们都需要继续攻关,要大力发展智慧能源技术,推动互联网与分布式能源技术,先进电网技术,储能技术的深度融合。继续加强能源的基础研究,特别是基础技术的研发,包括基础工艺,技术软件取得新的突破。推进农业的科技机制体制改革,特别是产权技术。怎么突破原有的制度束缚,推进能源技术改革。

第四,推动能源体制的革命,建设现代化的能源治理体系。继续推动能源市场化改革,还有空间。深化电力、油气体制改革。继续有序的放开输配电业务,进一步理顺电网的管理体制。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也还有空间。要加快成品油,非居民用气,放开竞争性缓解价格。加快完善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最后要推动能源的国际合作,建设开放共赢的能源国际合作体系。当前比较迫切的是能源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和相应的通道建设。国际市场的运营能力建设。还有我们怎么样在“一带一路”的基础上形成面向全球能源贸易、生产、服务网络,同时积极开展第三方合作。开放环境下增强人员的安全保障能力,最后我想说的是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特别要给基层更多探索创新的空间。同样今天的园区就是我们要有更大的探索、创新的空间来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强大的创新的合力。谢谢各位!

注:本文系能源新闻网整理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在2019年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的发言文字实录,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