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化管理提升“新居民”幸福指數

龍州訊 “社區兩委成立之前,管理混亂,衛生髒、亂、差,塑料袋隨風飄,鄰里矛盾比較多。”龍州縣城南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陳東海說。他於去年4月履職。

城南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是龍州縣2017年建成的9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之一,共安置“新居民”550多戶。

為確保搬遷農戶“搬得出、留得住、有發展、能致富”,龍州縣在居民安置數量大、條件成熟的縣城城南、城北和水口共宜新區3個安置點,成立社區,實施社區化管理,進一步提升“新居民”幸福指數。

緊抓思想轉變關鍵,促進農民向市民轉變。該縣發揮脫貧勵志電視夜校扶心扶志和扶智作用,宣傳成立社區的重要意義,引導搬遷農戶參與支持社區組建工作。

緊抓組織籌備關鍵,選準選好樓(棟)長。組織各鄉鎮從搬遷農戶中推薦責任心強、有一定組織能力和群眾基礎,並積極配合支持黨和政府工作的群眾作為籌備委員會班子人選、樓(棟)長人選,由安置點管轄地鄉鎮黨委組織集體面談,優中選優。目前,縣城城南、城北和水口共宜新區3個安置點共選聘48名單元長和樓(棟)長。

“現在每棟樓每個單元都建有一個微信群,大家有意見就在群裡提,我們兩委幹部和單元長及時協調解決。”陳東海說。

龍州縣參照社區換屆選舉辦法,社區黨組織採用“公推直選”方式、社區居民委員會採取直接選舉方式產生,並落實社區兩委辦公經費和辦公場所,每年社區辦公經費2.5萬元、黨組織活動經費0.5萬元、黨組織服務群眾經費5萬元。

社區成立後,兩委幹部帶頭宣傳後續幫扶政策,激發群眾脫貧內生動力。同時以粵桂扶貧協作為契機,加強職業技術培訓,引導鼓勵群眾積極參加專場招聘會,到扶貧車間務工增加收入。目前,全縣9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共有1947人實現就業,其中縣內務工835人、縣外務工1112人,實現了安居與樂業並重、搬遷與脫貧同步的目標。(許志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