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新能源汽車的五大痛點,廣汽新能源給出了這樣的解法

在經歷28年高速增長後,中國汽車市場在去年下半程開始陷入沉寂,疲軟表現一直持續至今。然而細觀之下,我們仍能看到驚喜——中國自主品牌在純電車領域逆勢保持增長,與國際品牌相較也不落下風。在剛剛結束的中國汽車企業創新大會上,各大自主新能源品牌的表現也不禁讓我們對實現近日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所提出的,“力爭經過十五年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25%左右。”的目標更加自信。

面臨新能源汽車的五大痛點,廣汽新能源給出了這樣的解法

不過在經歷了“粗放式增長”後,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雖日漸迴歸理性,此前存在的諸多問題也躍然紙上。對此,各家車企在後補貼時代也紛紛提供自己的“修補方案”。成立僅兩年多的廣汽新能源,推出的Aion S和Aion LX已收穫了供不應求的訂單,這是市場對這個新入局者的充分肯定,同時也證明行業中所存在的“續航”、“充電”、“成本”、“殘值”、“質量”等問題正被其逐一擊破。

不求粗暴但求有效,續航問題巧妙化解

先說續航。以大部分家用車為例,加滿一箱油的續航里程基本定格在680km左右。所以,600Km的續航里程成為了橫亙在新能源車面前的一道關卡。

面臨新能源汽車的五大痛點,廣汽新能源給出了這樣的解法

全球範圍內,包括特斯拉等在內,鮮有續航里程突破600Km的車企。廣汽新能源旗下的Aion LX則憑藉著650Km的綜合續航里程力拔頭籌。不是簡單粗暴地堆砌電池,為了實現長續航,Aion LX進行了全方位考量。譬如,通過優化空氣動力學設計,Aion LX風阻係數僅0.288cd,這一點能夠很大程度上減少動力浪費;同時,極致輕量化的鋼鋁車身架構以及高強度鋁合金電池殼體,也為超600km的續航里程添磚加瓦。

面臨新能源汽車的五大痛點,廣汽新能源給出了這樣的解法

三管齊下,充電“難題”才能真正得以解決

再說充電!難點有二:充電效率,以及充電站的便捷性。

針對第一點,目前廣汽新能源的全新快充技術已經達成了“充電五分鐘,續航百公里”的效果。

面臨新能源汽車的五大痛點,廣汽新能源給出了這樣的解法

針對第二點,廣汽新能源車型可通過車機系統,通過雲計算和大數據對充電站進行快速檢索,這意味著車主在尋找附近的充電樁時,車載智能系統會自動屏蔽掉被佔用、已損壞的充電樁,以此大幅提升效率。

面臨新能源汽車的五大痛點,廣汽新能源給出了這樣的解法

正如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在創新大會上指出,充電樁的建設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和引導。值得慶幸的是,我國的車樁比已經達到了3.5:1,並且,充電樁以1.17萬臺/月的速度增長,不難看出政府在政策方面已有傾斜。相信隨著政府的支持和引導,未來充電樁佈局會逐步合理化,充電便利性問題也會隨之解決。

後補貼退坡時代,科技降本將是關鍵

為什麼買新能源汽車?相信大多數人是為了節省用車成本。但新能源車比燃油車造價高,在補貼退坡開始後,企業也面臨著更大的成本壓力。對此,廣汽新能源早有準備,技術的進步也助力其有效的控制住了成本。其中,最為明顯的便是電池、電機等核心部件在性能提升的同時,成本卻並不高。以Aion LX為例,這臺續航高達650km、3.9秒破百的超跑級純電SUV,產品力幾乎要高於百萬級的Model X,但售價卻僅為30萬級,這讓消費者看到了實打實的成本優勢。

面臨新能源汽車的五大痛點,廣汽新能源給出了這樣的解法

讓純電不再廉價,媲美日系亦可期

較低的殘值率,是許多人對純電動車根深蒂固的想法。但深究其主因,便是電池衰減。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廣汽新能源對電池進行梯次利用。當電池容量衰減至一定程度,這套電池系統便會退役。退役電池經過檢測、重組等環節,進一步在儲能、分佈式光伏發電、家庭用電、低速電動車等諸多領域進行梯次利用。在保證車主使用經濟性的前提下,整體的衰減並不明顯。由此,殘值率自然就得到提升了。

面臨新能源汽車的五大痛點,廣汽新能源給出了這樣的解法

發揮技術優勢,廣汽新能源的質量正在穩固提升

購買純電動汽車,消費者的一大擔憂便是質量問題而導致的安全隱患。

得益於技術的革新與發展,廣汽新能源通過“電芯-模組-PACK全方位安全設計”,輔以全程大數據管控的高品質製造工藝,全方位地保障了驅動系統品質。在使用中,驅動系統的安全性與普通燃油車並無差異,甚至在特定環境下的質量穩定性表現更為出色。

面臨新能源汽車的五大痛點,廣汽新能源給出了這樣的解法

總結:對於消費者來說,這五個痛點都是關乎實際的。如果說在前期,購買新能源汽車只是為了規避牌照以及使用等問題的話,那麼,在2019年之後,廣汽新能源的“新解法”能讓更多消費者免去了後顧之憂,真正開始認同新能源汽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