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之城(前言)我到港城報到

夢之城(前言)我到港城報到

2002年4月的第一天。

上海各大媒體刊登了一條新聞——“上海市深水港工程建設指揮部宣告成立。”

上海要建一個深水大港!

根據洋山深水港工程建設需要,上海市深水港工程建設指揮部下設港口、大橋、港城三個分指揮部,具體負責深水港港區一期、東海大橋工程和海港新城地區的開發。

這是上海的一個機遇,也是上海歷史上規模宏大的建設工程之一。

世人矚目!港、橋、城,三大工程齊頭並進,氣勢磅礴。

我在2002年5月23日見到了上海市深水港工程建設指揮部港城分指揮部副指揮、上海海港新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鮑鐵鳴,時任南匯區副區長的他挑起了海港新城建設的這副重擔。

那天早餐,他在食堂用餐,見縫插針擠出時間對我進行了面試。初次見面他就說:“我與你還是同年同月生的,就是日子不同,我是2號,你25號。”

一席話,一下子拉近了我們的距離。他請我談談自己的經歷,向我簡單介紹了港城開發建設的任務。鮑鐵鳴副區長說,“我們要在南匯的東海灘塗上建設一座新城。現在那裡還是一片灘塗,我們要在這灘塗上建一座新城。這可是開創性的事業啊。”

我們談了將近一個小時。鮑鐵鳴告訴我,他原來也是知青。聽說我當年去了雲南,他說,我差點也去雲南,後來由於各種因素去了黑龍江農場。一聽是知青,我心裡一陣激動:動亂年代,我們走南闖北,“知青”這兩個字就像一張名片,可以瞬間把我們的情感拉近,有了許多共同的語言。現在,有過上山下鄉經歷的知青中有相當一批人在各種關鍵的崗位上挑起了重擔,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中堅力量。鮑鐵鳴副區長告訴我,他原在盧灣區工作,去年剛調到南匯區工作。我想,從城市到郊區,這好像又是一次“上山下鄉”了……。

我的腦海中一直在迴盪著他的一句話:“這是事業!人的一生能碰到這樣的機遇,參加如此重大的工程建設是十分難得的。”

我表示,加入到港城開發建設的隊伍,一定儘自己的全力做好工作。

第二天我就到公司報到了。

一切都從頭開始―――辦公室裝修、辦公用品採購、人員招聘……面對全新事業,心裡除了激奮,更多是責任感的油然而起。那年,我正好五十歲,一切就從“零”開始了!

於是,我用激情的筆記下我們在東海灘塗上創造的奇蹟!

夢之城(前言)我到港城報到

(2002年2月臨港地區開發前的衛星圖)

夢之城(前言)我到港城報到

(我們將按照規劃在東海灘塗上建設起一座舉世無雙的新城)

夢之城(前言)我到港城報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