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百歲老紅軍謝畢真逝世!曾任中共廣東梅州地委常委、宣傳部長

據閩西日報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原福建省新聞出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老紅軍謝畢真同志,於2019年12月12日2時36分在福建龍巖市第一醫院逝世,享年104歲。

沉痛!百岁老红军谢毕真逝世!曾任中共广东梅州地委常委、宣传部长

謝老的名字寓意為“畢生追求真理”。1916年他出生在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象洞鄉光彩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35年春,他在母校象洞小學任教。

1937年春參加中共領導的“中華抗日義勇軍”,在象洞鄉成立抗日義勇軍小組,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中央紅軍長征後,留在閩粵贛蘇區堅持游擊戰。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歷任中共武平象洞區委書記、梅蕉武邊委組織部長、廣東梅縣松源區委書記、梅縣縣委組織部長、副特派員。

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共龍巖地委宣傳部長、福建省委農村工作部處長、福建省農業廳副廳長、福建省新聞出版局副局長等職,晚年擔任福建省老區建設促進會副會長。

沉痛!百岁老红军谢毕真逝世!曾任中共广东梅州地委常委、宣传部长

謝畢真是老新聞工作者,也是老黨史工作者。1948年6月,他擔任中共廣東梅州地委常委、宣傳部長,兼任地委機關報《人民報》社長。1949年10月,謝畢真從梅州去到龍巖,擔任中共閩西地委常委、宣傳部長兼地委機關報《新閩西報》社長。

1979年任省出版事業管理局副局長,與新聞打了一輩子交道。謝老生前承擔《中共閩粵贛邊區史》抗日戰爭部分的撰寫任務,著有《鴻爪》、《鴻爪續集》文集等,為閩粵贛邊區黨史留下珍貴的歷史史料,曾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的多次親切接見。

2018年9月26日《人民日報》刊發重要專欄“新思想從實踐中產生”福建古田篇《習近平帶領人民軍隊從古田再出發》

謝畢真作為老紅軍代表

也發表了自己的感受

沉痛!百岁老红军谢毕真逝世!曾任中共广东梅州地委常委、宣传部长

謝畢真(老紅軍代表):

他拉著我的手讓我坐在他旁邊

“總書記有情有義!他在福建工作時就接見過我。這麼多年了,他一直牽掛著我們啊!”今年已經102歲的老紅軍謝畢真說起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讚不絕口。

對閩西革命老區,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懷著深厚的感情,先後19次來到閩西,每次都要專程看望老紅軍和軍烈屬等人員,話家常、問冷暖。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又專門把10位老紅軍、軍烈屬和“老地下黨員、老游擊隊員、老交通員、老接頭戶、老蘇區鄉幹部”代表請到古田黨員幹部教育基地,同他們親切座談。

“總書記和我們一一握手,祝我們健康長壽。他拉著我的手,讓我坐在他旁邊。”謝畢真回憶。

習近平總書記說:“閩西,我很熟悉。這是原中央蘇區所在地,對全國的解放、新中國的建立、黨的建設、軍隊的建設作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貢獻。今天和大家見見面,一起聊聊天,聽你們說說心裡話。”聽了他一席親切的話語,大家不再拘束,紛紛打開話匣子。

謝畢真第一個發言:“現在黨中央堅定不移改進作風、懲治腐敗、依法治國,政策得民心,老百姓都擁護,大家都鉚著勁兒幹,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

習近平總書記點頭贊同,他說,我們黨是一個擁有8600多萬黨員(截至2017年底,全國黨員總數為8956.4萬名——注)的黨,不從嚴治黨是不行的,我們一定要防微杜漸,永葆黨和軍隊的生機活力,這就要不斷地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長征出發時,閩西子弟積極踴躍參加紅軍,紅軍隊伍中有兩萬多閩西兒女。擔任中央紅軍總後衛的紅34師,6000多人主要是閩西子弟,湘江一戰幾乎全師犧牲。”習近平總書記說完,專門叮囑在座的軍地領導,要永遠銘記老區人民為革命作出的貢獻,永遠不要忘記老區,永遠不要忘記老區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平實而真摯的話語,贏得陣陣熱烈掌聲。

謝畢真請記者帶個話:“總書記鼓勵我們繼續發揮餘熱,貼心又暖心,我們拼上一把老骨頭,也要繼續做貢獻!”

《中國紀檢監察》雜誌2018年第13期刊登了

百歲老紅軍謝畢真的入黨故事

沉痛!百岁老红军谢毕真逝世!曾任中共广东梅州地委常委、宣传部长

歷盡坎坷,信仰如磐

——百歲老紅軍謝畢真的入黨故事

今年已102歲、有81年黨齡的老紅軍謝畢真雖坐在輪椅上,但精神矍鑠,他鏗鏘有力地說:“心中有了黨就要永遠跟黨走、永不叛黨,哪怕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這也是他入黨時的錚錚誓言。

1937年,21歲的謝畢真參加了中華人民抗日救國義勇軍,任福建省武平縣象洞義勇軍小組組長。義勇軍是黨的秘密外圍組織,有嚴格紀律。後來,義勇軍成員大多數都先後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謝畢真以象洞小學為中心,一邊教書,一邊從事革命活動。他發動和聯合各村初小老師,閱讀進步書報,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入黨的意願早就有,可在那個動盪歲月裡,自己不方便問,生怕自己還未達到入黨要求。”謝老回憶當時的情景說。

參加義勇軍後不久,當地共產黨員陳仲平經考察後,認為謝畢真符合黨員條件,經組織同意後,就向謝畢真提出要爭取發展其為黨員,這讓謝畢真高興得一夜沒閤眼。

他連夜寫了一份入黨申請書,談了自己對革命和共產黨的認識、為什麼要加入共產黨以及家庭經濟生活情況。

1937年10月下旬,謝畢真肝炎還未痊癒,不顧病弱身軀,從象洞光彩村徒步到廣東梅縣隆文鄉,全程40公里,走了整整一天,天黑後才到達崗上小學。第二天,謝畢真將一份2000來字的入黨申請書交給了陳仲平,梅縣工委很快就正式批准了他的申請。

在那個特殊年代,凡是參加了中華人民抗日救國義勇軍的,入黨是不需要預備期的。自此以後,謝畢真就成為了一名正式的中國共產黨黨員。

幾天後,謝畢真回到家鄉,積極發展黨員,建立黨組織。隨後不久,他在象洞成立了張坑黨小組。1938年4月,中共象洞區委成立,謝畢真任宣傳部部長。為更好地發展黨組織,他積極協調區委,在象洞各村建立秘密農會,培養積極分子,到1938年底,象洞已經發展黨員117人。

1945年,謝畢真一行三人,受閩西特委委託,把黨的文件和5萬元法幣交給梅縣工委,但途經梅縣轄區隆文鄉時被捕。謝畢真知道,“一個革命者,一個共產黨員隨時有被捕犧牲的可能。”如今,真切地發生在他身上,他和同志們面臨嚴峻的考驗。

他們三人商議,謝畢真化名郭志生,其他兩人不改姓名,各找理由應付訊問,他們信念只有一條,那就是不管敵人怎樣追逼審訊,決不能暴露和承認自己是共產黨員,洩露組織的秘密。

從隆文被捕到押解至鬆口,再到梅縣坐牢,最後轉監興寧。

在獄中三個月,謝畢真經受住了敵人拷打。一場場審問,他都鎮定自若,對黨信仰如磐。“那時獄中流行痢疾,我們相互鼓勵,盼望早點出獄重新為黨工作。”那段歷史,謝老仍然記憶猶新。

1945年9月4日,謝畢真成功越獄,經過四五天的晝伏夜奔逃離了虎口,再次回到組織中,並向組織詳細說明了被捕經過、敵特審訊和越獄情況。

再次回到組織懷抱中,謝畢真不禁潸然淚下。此後,謝畢真參加了韓江縱隊第一支隊,並任宣傳科科長,在閩粵贛邊堅持武裝鬥爭。

“文化大革命”中,謝畢真被審查、下放,也捱過不少批鬥,甚至於1973年被開除黨籍。家人都受連累,個人遭受屈辱,但他對黨的信仰毫不動搖。1979年,組織為謝畢真恢復了黨籍和工作,調任福建省新聞出版局任副局長。1983年離休後,他發揮餘熱,繼續為黨工作,擔任閩粵贛邊區黨史編審領導小組副組長兼邊區黨史辦主任,為編撰《閩粵贛邊區黨史》《中共閩粵贛邊區史》等付出了大量心血。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正是有謝老一樣的無數共產黨員不怕犧牲、不怕挫折,中國才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一個個歷史性飛躍。(熊紀通 曹建橋 林靜)

來源:梅州日報(mzrbweixin)綜合自閩西日報、《中國紀檢監察》雜誌、南粵清風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