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民工舒心不“憂薪”郫都開啟根治欠薪行動

農民工想過好年,一個最基本的前提是順利拿到工錢。而每到歲末年初,農民工工資被拖欠的問題就會再度成為熱點話題。近年來,治理欠薪已進入衝刺階段,從中央到地方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農民工“錢袋子”保衛戰已經吹響。

為有力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郫都區創新源頭管控機制,嚴懲企業欠薪行為,鍥而不捨地持續做好根治欠薪工作,一場“護薪”暖心的行動,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

讓農民工舒心不“憂薪”郫都開啟根治欠薪行動

區人社局監察執法大隊在工地查閱資料

嚴懲企業欠薪行為 守護農民工“錢袋子”

“叮鈴鈴……”,12月4日晚,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接到某裝修工程項目農民工討薪事件來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監察執法大隊隊長高建勳馬上放下手中的碗筷,趕忙奔向現場。

“我們不能白乾活!”“來了幾次都沒拿到錢!”現場,多名工人向相關部門講起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該項目由一家公司總承包,又被多家公司轉包,工程最終分包給自然人鄧某進行勞務施工。而鄧某將工程款挪作他用,導致其無力支付下屬工人工資。

當晚,我區果斷責令該項目總承包公司籌集資金。最終,在區人社局、區住建局等部門現場監督下,督促這家總承包公司採取現場發放和轉賬方式,全額兌現了168人合計120萬元工資。“謝謝,太感謝你們了!”來自資陽的農民工朱某拿到工資後,臉上笑開了花。

“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具有複雜性、長期性,尤其表現在建築領域。”高建勳介紹,有的用工往往每月只發少許生活費,剩餘部分累計到年底或者工程結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歲末年初成為欠薪高發期。

為此,我區除了在元旦、春節、中秋、國慶等重要節點開展排查整治,在今年8-9月,開展了全面自查,檢查各類企業200餘家次,實施“冬病夏治”,堅決打贏治欠保支攻堅戰。

據統計,1月至10月,我區建設領域受理拖欠農民工工資投訴578件,涉及人數1040人,涉及金額7000餘萬元。向司法機關移交欠薪案件1件,2家生產企業被推送到相關部門實施聯合懲戒,28家建築施工企業被約談,3家施工企業被信用扣分。

創新源頭管控機制 減少欠薪事件發生

治欠保支,治的是用工企業的欠薪違法行為,保的是農民工的權益與工資。因此,讓農民工切實參與到治欠保支中來,也是打贏這場攻堅戰的重要一環。

早上7點,在郫筒街道保利熙園項目務工的李長生和工友們陸續刷“臉卡”進入施工工地。“我們工地採用人臉識別,每個人都是實名制。刷一下就能驗證通過,很方便,也不怕工資算不清或者被剋扣。”給農民工帶來便利的人臉識別系統正是我區建築領域企業在實名制管理方面做出的重要實踐。

農民工討薪難,重要原因之一是其處於弱勢地位,法律知識大都比較匱乏,難以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因此,常態化開展勞動用工普法宣傳也是治理欠薪的重點。

“11月的工資拿到了嗎?”“你們曉不曉得,企業不按時發工資算違法?”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監察執法大隊每次到工地檢查也是一次法律知識宣講。

高建勳介紹,今年,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結合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以產業功能區企業(項目)、建築施工企業、舉報投訴較多的郫筒、犀浦等區域企業作為重點,舉辦政策法規宣傳活動20多場次,對530餘家生產型企業開展了政策法規專題培訓,指導企業完善用工管理制度,引導企業依法規範用工行為。

讓農民工舒心不“憂薪”郫都開啟根治欠薪行動

此外,為從源頭上杜絕拖欠農民工工資現象的發生,我區建立建築項目信息交換、開工許可辦理限制值班輪值、法律援助進工地、聯席會議聯絡員,全面推進實施工資保證金、權益告示牌、工資支付公示等源頭防控制度。

“根治欠薪已進入深水區,農民欠薪問題進入根治新階段。”高建勳表示,下一步,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監察執法大隊將紮實開展歲末年初農民工工資支付檢查,加大欠薪案件查處力度,發揮部門聯動機制,依法查處和打擊欠薪逃逸犯罪行為,打響農民工“錢袋子”保衛戰。

記者 劉小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