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有个“说理堂”,以“理”服人把名扬,群众心里亮堂堂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建新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冰珂

郏县广阔天地乡小程庄村村民徐小旗在田地打药时,因粗心大意,导致邻田郭侠家的庄稼枯萎一大片。二人为此吵了一架,一年多没有“搭腔儿”。

该村“说理堂”登记簿记录:去年8月,程秀志、程秀现等调处人员邀请当事人来到这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徐小旗很快承认了错误,并赔礼道歉。二人化干戈为玉帛。

郏县有个“说理堂”,以“理”服人把名扬,群众心里亮堂堂

村内矛盾纠纷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一些村民爱面子、认死理儿,图争一口气儿,把小事件酿成了大事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郏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何卉说:“我们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完善基层矛盾处理机制,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在村内建起‘说理堂’,用‘理’化解矛盾,确保小事不出村。”

12月14日,记者走进郏县广阔天地乡小程庄村,探访“说理堂”。走进屋子,映入眼帘的便是“理智、文明、宽容、谦让”一幅字。北墙正中间是一幅“理”字,两旁书写着“言为心声理本贵,堂溢人情正则通”两列小字。东墙上水平挂着一杆老秤,寓意公平公正。村内碑文记载,村民75%以上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后人,故西墙上悬有二兄弟画像。

小程庄村支部书记程建平介绍,村民有了矛盾,就会被“约谈”到此,由调处人员出面调解。调处人员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劳模和老军人(“五老”),不仅热心肠,而且有威望。

郏县有个“说理堂”,以“理”服人把名扬,群众心里亮堂堂

“协调矛盾主要靠打好感情、乡情、亲情‘三张牌’。”主事程秀现是退伍军人,曾担任村支部书记。“我们‘倚老卖老’,大多数人都会给面子。乡里乡亲的,小事儿说说就好了,难题就请当事人亲戚朋友来‘说和’。”

在渣园乡杜庄村,一座600余年的古屋被打造成“说理堂”。黑白电视、钟表、收音机等老物件尽显古朴厚重,让人心生敬畏。“一些群众进门一瞅,还没等调处人员开口,直接摇手作罢。”村党支部书记李明利说。

治理矛盾需要标本兼治。小程庄村还制定了村规民约,违反者除了被“请”进“说理堂”接受教育外,还会被列入村“黑名单”,影响开证明等各种权益。认错态度良好者,需在村民大会上作检讨,得到谅解后方可除名。

郏县有个“说理堂”,以“理”服人把名扬,群众心里亮堂堂

小程庄村“说理堂”组建四年来,村内喝酒闹事、家长里短的琐事逐渐没了踪影,连续多年零上访,村里唱歌跳舞取代了喝酒打牌,好婆婆、好媳妇层出不穷,家家争当文明户,人人愿做义务工。该村先后荣获了平顶山市“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助力脱贫攻坚”模范村、平顶山市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说理堂”从小程庄发源,如今已扩增至全县近百个村庄,覆盖全部乡镇。村内闲置房屋被纷纷利用起来,成了说事评理“衙门”。村民中也流传着“进了‘说理堂’,心里亮堂堂”的顺口溜。小小“说理堂”,理顺了情绪、化解了矛盾、文明了乡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