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面对民生,要有“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

“胸中有大局,心中有群众,肩上有责任”。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在参加上海电台2019对话区委书记系列访谈时表示,面对旧改这一杨浦老百姓最大的民生,要真正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尽最大努力,尽快地改善居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请听记者程琳发来的报道:

「听」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面对民生,要有“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

今年3月,墙终于砸开一个口子,装上了简易门,居民叫它”睦邻门”。居民因睦邻门不再绕路,不再陌生。这扇门让李跃旗称之为基层治理中可以研究的“小麻雀”:

“睦邻门是个非常好的案例。还有在江浦街道有一个辽源西路190弄是一个铁路公房小区,还有打虎山路1弄也是一个小区,三个小区的围墙都是切割开来的,可以说‘老死不相往来’的。最后在社区规划师包括社区群众的一道参与下,围墙打破了,进行三合一的改造。过程当中大家的理解、支持、参与、配合、协同为美丽家园、美丽小区、美丽街区的建设大家一道献计献策,最后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

“睦邻门”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治理的先进理念,如何让这样的门越开越多,这个“共建共治共享”的鲜活案例能复制推广?李跃旗说,杨浦已探索出一套“杨浦模式”。

“前一个礼拜在上海社区工作法的专题研讨活动上推出了杨浦区的三微治理,‘空间微整治、楼栋微改造、景观微更新’。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过程当中,一定让市民群众参与,让市民群众评价,让市民群众监督,让市民群众共享。”

「听」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面对民生,要有“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

杨浦人心中最大的民生是什么?来自杨浦的市民听众异口同声,都是“旧改”。

市民:“我是来自杨浦区大桥街道89街坊,杨浦大桥以东今年开始就要动迁了。今天下午开始贴公告了,真的很开心很开心。”

杨浦今年计划旧改7000户,主要集中在大桥街道。“美梦成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当居民们不理解政策、家庭分配的困难,一系列矛盾如何化解?如何让老百姓吃下定心丸?

李跃旗说:“我一直说三句话,必须要真金白银投入,88街坊旧改增收,这个基地需要资金141亿元,需要市区两级财政来落实,区里整合了一部分资金解决了动迁资金的筹措问题;要真心实意付出。我们增收事务所、旧改指挥部,还有街道、居委会、社工、党员、派出所方方面面的工作人员地大家如何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后要真抓实干攻坚,什么问题急迫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杨浦目前还有2.6万户成片二级以下旧区改造任务,对于这块难啃的“骨头”,李跃旗说,要有“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李跃旗:“真正地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并赢得更多群众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尽最大可能,最大努力,尽快地改善区域当中旧改基地居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这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也是我们最急切的任务。”

「听」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面对民生,要有“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