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万买下没人要的古董,转手卖了1.3亿,原来是这位皇上用过的


鉴宝是一种有风险的事情,不管是民间鉴宝还是专家鉴宝,只要是人为的鉴宝总会存在一些纰漏,这是一件无法避免的事情,即使是专家也是在不同领域各有所长的,在自己不太熟悉的地方总会漏掉一些关键点。在北京的一个拍卖会上,有一位先生就做到了即使不熟悉收藏品,但是凭着自己敏锐的直觉,强势的进行了一次“捡漏”。这次捡漏可让这位秦先生乐坏了。

9万买下没人要的古董,转手卖了1.3亿,原来是这位皇上用过的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收藏品捡漏就是低价购买了非常珍贵的收藏品,然后等待相关专家们鉴定完毕确认了这是货真价实的稀世珍宝后,再高价卖出去。秦先生在这次的拍卖会上,就瞧上了一件无人问津的袈裟。秦先生一看到这个袈裟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拍卖会上,无人拍这件袈裟,秦先生心里暗喜,他也不准备拍,他在等待拍卖会结束后,在去寻找拍卖公司低价购买。后来秦先生“砸锅卖铁”的凑齐了9万,来到了拍卖公司将这件收藏品拿下了。


9万买下没人要的古董,转手卖了1.3亿,原来是这位皇上用过的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秦先生将收藏品带回家后,多次寻找民间的专家们进行鉴定,后来有专家还对秦先生说道:这是死人用的东西不值钱的你赶快卖了吧。但是不久后这个专家又找到秦先生想要出双倍的价格购买袈裟。秦先生是一个聪明人,他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鉴宝是一件非常有风险的事,他自己不太了解,但是通过这个专家的态度,他更加确定了这件袈裟是一件价值不菲的收藏品。

9万买下没人要的古董,转手卖了1.3亿,原来是这位皇上用过的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后来秦先生遇到了一位贵人,他研究了袈裟后告诉秦先生,这是乾隆的宝物,应该是藏族进贡的,上面还有着经文。秦先生后来将“袈裟”拿到了大的拍卖公司,果然,这件“袈裟”被确认为乾隆专属的私人物品,这件“袈裟”的规格非常高,是专家们目前见过的制作最好的经被。经被是皇族去世后盖在身上的物品,这件经被经过专家们的推测,是乾隆去世时盖在身上的经被。

9万买下没人要的古董,转手卖了1.3亿,原来是这位皇上用过的

爱新觉罗·弘历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乾隆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了,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乾隆有着许许多多的传说,我国当代拍摄的许多清宫剧都会代入乾隆皇帝的形象,以乾隆历史作为剧本的蓝本而进行故事创作。乾隆在89岁时去世了,被葬在裕陵,但是裕陵在民国时期时,遭人破坏,这件经被也应该是在那个时候流落民间了。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秦先生在后来的拍卖会上,将经被卖出,当时秦先生的这件经被拍出了6550万元,秦先生非常高兴,但是他觉得这件经被的价值远不止如此。秦先生果真是一位直觉敏锐的收藏家,在2010年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这件经被拍出了1.3亿的天价。秦先生“砸锅卖铁”砸的是非常的值得了,他以9万元购入的经被,一手卖出了6000多万后,二手卖到了1.3亿,这件收藏品的价值一直在上涨,难怪有那么多收藏家喜欢在拍卖会和文物市场“捡漏”了,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捡到稀世珍宝,不过这也是看运气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