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成功率!2000萬利潤!他的冬棚對蝦是怎麼養成這樣的?


90%成功率!2000萬利潤!他的冬棚對蝦是怎麼養成這樣的?

在海產養殖中,對蝦養殖具有高風險、高投入、高收益的特點,投身對蝦養殖一度被養殖戶戲稱為“賭博”。

而在陽西縣上洋鎮卻有這樣一條村,憑藉數十年的技術積累和天然的氣候優勢,45戶養殖戶擺脫了對蝦養殖的高風險,成為集體贏家。


90%成功率!2000萬利潤!他的冬棚對蝦是怎麼養成這樣的?


粵西數一數二的對蝦養殖技術這條村就是南山海村!南山海村位於後海的一個狹長半島上,陸地縱深平均不過500米,好像一隻伸進海洋的觸角。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南山海人沿著漫長的海岸線,在沙灘上陸續開挖了550畝高位池養殖對蝦。2016年,依託成熟的養殖技術和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這些高位池養殖總產值超過1億元,為養殖戶帶來了2000多萬元的利潤。回首創業歷程,許興是這片沙灘的開拓者。


90%成功率!2000萬利潤!他的冬棚對蝦是怎麼養成這樣的?


1991年,陽西沿海各地開始陸續養蝦。當時養殖新手許興聽說湛江養蝦已成規模,便跑去湛江學習養蝦經驗。許興告訴記者,他去了好幾個蝦場,當地人聽說他來學習養蝦,把設備都用布遮了起來,連看都不讓看。碰了一鼻子灰的許興沒有辦法,只能回去靠自己摸索。

靠著無路可退的決心和從失敗中汲取經驗,如今,大到引進高位池、深水井、冬棚技術,小到觀測氣溫、水質、水體PH值變化,南山海人已掌握了一整套的養蝦方法。許興4年前退休養老,不僅給兒子許宏章留下了30多畝的高位池,還留下了寶貴的養殖經驗。南山海村黨支部書記曾紀光也是對蝦養殖戶,他告訴記者,南山海村的對蝦養殖技術在粵西數一數二,時常有外地的養殖戶前來取經。

EM菌在水產養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廣泛認可。但是EM菌發酵好的原液使用起來成本較高,而且經過廠家經銷商長時間儲存,菌的活力也會下降。近幾年市場上比較受到養殖戶歡迎的是EM菌菌種。養殖戶購買回去後可以自己擴培。自己發酵的EM菌菌液使用起來成本低,而且現發酵的的菌液數量多活性好。那麼在選擇EM菌菌中的時候大家要關注菌種的好壞。一般而言,判斷菌種好壞有一個最簡單的指標pH值。因為EM菌種的乳酸菌含量最多,EM菌菌液的pH值較低說明乳酸菌含量豐富,也就意味著整體的EM菌活性較高。一般而言pH值在3.5以下就算是好菌種,如果可以達到3以下就算是質量特別好的EM菌種了。



冬棚養蝦,成功率高達90%

大多數人對氣候變暖並沒有深刻的體會,而在對蝦養殖戶面前,氣溫升高已是一種挑戰,並且成為夏秋兩季養殖的瓶頸。對蝦是一種對環境極為敏感的生物,長達4個多月的養殖週期容不得一次閃失。這一特性正是對蝦養殖高風險的主要原因。近年來,夏季的高溫天氣使陽西縣的對蝦養殖遭受了重大損失,外地養殖戶紛紛退場,留下的本地養殖戶不少直接放棄了夏秋兩季的養殖,造成陽西地區夏秋兩季大規模的空池現象。

為應對這種狀況,一些養殖戶開始採用冬棚養殖的辦法。所謂冬棚養殖,就是在高位池上搭建塑料大棚,通過營造溫室環境使對蝦順利過冬。據陽西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黃文偉介紹,目前陽西縣共有4.4萬畝蝦塘,其中冬棚養殖主要集中在上洋鎮。

投餵時,可以攪拌添加乳酸菌投餵,促進消化,有益腸道健康,提高餌料利用率。



20日下午,記者跟隨養殖戶盧顯亮去他搭建好冬棚的高位池。沿路上,記者看到大多數養殖戶的高位池處於空塘狀態。盧顯亮告訴記者,搭造冬棚使用的薄膜每年都要更換,近日北風南下阻礙了養殖戶在冬棚上覆蓋薄膜。


90%成功率!2000萬利潤!他的冬棚對蝦是怎麼養成這樣的?

曾紀光告訴記者,以前從沒有想過冬季養蝦的事,而現在全村除了冬季養一造蝦,夏秋兩造都不養了。冬棚養蝦不僅使冬季養蝦成為可能,還規避了夏秋養蝦的許多風險。在南山海村,去年冬棚搭建的養蝦戶比例約為七成,今年將基本完成冬棚改造,成為上洋鎮冬棚改造率最高的地區。去年南山海村依託冬棚養蝦,成功率高達90%。

高密度養殖一造畝產3000公斤曾經,為了提高蝦池的畝產效益,許興和村民們想出了不少土辦法。沒有增氧機,許興他們就用柴油機抽水打在水面,以此來給水塘“打氧”。當時他們投放的密度大約在每畝3到5萬尾。在政府的幫助下,養殖戶們先後從臺灣和順德引進了增氧機,提高了養蝦的畝產密度。今年,盧顯亮在自家高位池平均每畝投放了25萬尾蝦苗,如此高密度的養殖,也是南山海村養殖戶對自己技術的一種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