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柔嘉公主墓

作者风声水影

和硕柔嘉公主墓

和硕柔嘉公主墓

和硕柔嘉公主,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福临的养女,安郡王岳乐的二女儿。生于顺治九年(1652年)五月,一直在宫中抚养,为顺治帝和顺治孝献端敬皇后养女。

柔嘉公主是顺治帝从兄安郡王岳乐的第二个女儿,后来被顺治帝带到皇宫中抚养。12岁的时候受封为和硕柔嘉公主,然后下嫁了靖南王耿仲明之孙,耿继茂之子耿聚忠。

和硕柔嘉公主墓

对于这桩婚姻的意义和背景相信不用飘飘再多言,诸君已然明了于胸,这不过是又一场比较成功的政治交易。而柔嘉公主正是这场交易中唯一的货物与牺牲品。不必多谈柔嘉公主夫妇之间有没有爱情存在,公主22岁的短暂生命就已经向大家表明了她的生活是否幸福。
曾经有人说顺治皇帝十分喜欢这个干女儿,还将她交给董鄂妃抚养,尽管如此,我们看到的结果还是柔嘉公主最终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这,也许就是生在皇家的无奈吧。

和硕柔嘉公主墓

为安抚三藩之一的靖南王,出于政治需要,顺治十五年(1658年),和硕柔嘉公主下嫁给靖南王耿仲明之孙,耿继茂之子耿聚忠,年仅6岁。耿聚忠被封为三等子和硕额驸。但直到康熙二年(1663年)十一月二人才完婚,此时和硕柔嘉公主也仅仅12岁而已。自古红颜多薄命,康熙十二年(1673年)公主便去世了,年仅22岁。

和硕柔嘉公主墓

和硕柔嘉公主育有一女,耿氏,后来嫁给了康熙时名噪一时,权倾朝野的纳兰明珠之子,清朝第一词人纳兰性德(纳兰容若)之弟揆叙 。

  耿聚忠系靖南王耿继茂第三子,康熙七年(1668)封太子太师,十五年(1676)加太子太保.在公主去世的第二年康熙十三年(1674年),耿聚忠的大哥耿精忠响应吴三桂造反,耿聚忠和兄弟耿昭忠率子请死,在家待命。康熙十四年(1675年)七月康熙皇帝叫其招降耿精忠。康熙十九年(1680年)耿精忠叛乱被平定,耿聚忠去福州处理善后事宜。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二月耿聚忠去世,同年四月康熙皇帝派礼部尚书伊桑阿代表自己前去祭祀耿聚忠,并赐谥号“悫敏”。

和硕柔嘉公主墓

和硕柔嘉公主和丈夫耿聚忠死后一起被埋葬在门头沟区龙泉镇,埋葬地被当地人俗称为“公主坟”或“耿王坟”。公主坟(耿王坟)周边风景秀丽,风水极佳,墓葬规制比同级别的公主坟高。

和硕柔嘉公主墓

这里曾经有五统碑,分别是:顺治十五年(1658年)《册封耿聚忠额驸碑文》、康熙三年(1664年)《和硕柔嘉公主册封碑》、康熙十二年(1673年)《和硕柔嘉公主谕祭碑》、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耿聚忠谕祭碑》、雍正元年(1723年)《和硕柔嘉公主谕祭碑》。

和硕柔嘉公主墓

目前只有三统碑还屹立如初,但神道已经变成了果园。

  墓坐西朝东,南北宽58米,东西长239米。现存一对华表(油库内外各一个),高5米。2001年油库外的华表上顶兽被偷。据说有宝顶,在大概宝顶的位置发现了貌似香炉座的石构件,传说宝顶的三合土在文革期间被毁.

此墓地表遗留物在本地区是最完整的。门头沟区政府1981年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和硕柔嘉公主墓

尽管此处是耿聚忠与和硕柔嘉公主合葬墓,尽管和硕柔嘉公主身份高贵,但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随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此这里被当地人称为耿王坟,甚至没有人知道这里还葬着一位悲情公主.
这座公主坟(耿王坟)周边风景秀丽,风水极佳,墓葬规制比同级别的公主坟高。整座墓坐西朝东,东西约200米,现存一对擎天柱(俗称华表),高5米。2001年一根擎天柱上的柱顶兽被偷。墓阙残留有被毁坏的痕迹;三合土的宝顶在“文革”中已经被毁坏。

和硕柔嘉公主墓


墓地神道上立有五通高大的驮龙碑,分别为:顺治十五年(1658年)《册封耿聚忠额驸碑文》、康熙三年(1664年)《和硕柔嘉公主册封碑》、康熙十二年(1673年)《和硕柔嘉公主谕祭碑》、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耿聚忠谕祭碑》、雍正元年(1723年)《和硕柔嘉公主谕祭碑》。不过,公主坟(耿王坟)地面除尚存有一对华表与五通石碑外,已经没有其他任何建筑了,但和京西其他的公主坟相比,此公主坟保存得还算完好。现在和硕柔嘉公主的坟也是京西唯一一处尚存有碑刻的清代公主坟。

和硕柔嘉公主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