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人上門提親是光彩事兒這裡人為啥都用撈麵條待客而不用餃子待客


鄰居家的姑娘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了,這天,男方家的大人和央的媒人上門提親。

山村人家沒有太多的禮節和講究,媒人上門提親不管事情成與不成,都是要以誠以禮相待的。鄰居把客廳打理的很乾淨,客人一到,很快給端上水果、香菸、茶水接待。

雖然時代跨入新世紀已經快20年了,但在我們這個地方的農村守老規矩的人家,家裡商議什麼大事兒,只要沒人特別要求或邀請,女人一般是不參加的。主人陪著客人說兒女們的婚事兒、聊天,女主人在廚房裡給客人做飯,儘管女兒的婚姻大事絕不會不當心,但不會主動到場參與發言的;如果貿然參加擔心被人笑話說不懂規矩。


沒啥事幹的時候哪怕在院子裡聊天兒,也不會主動到場插話的。

飯做好了,很豐盛。炒了幾個菜,主食是臊子面。我們這裡無論男方到女方家或者是女方到男方家,第一頓飯都是吃撈麵條或者是臊子面;儘管在當地傳統飲食裡除了酒席最好的飯是餃子,但這場合是不能吃餃子的,這裡邊是有講究的。

餃子在當地民間的俗稱叫“疙瘩”,當地人相信如果第一頓飯吃“疙瘩”,以後就容易產生糾葛,鬧不愉快;吃撈麵條不帶湯一是表明主人家真誠實在,辦事不參水,而是吃麵條是長遠、扯絡的象徵和吉兆。總而言之,人們無論辦任何事兒,都希望美好、圓滿、吉利、和順,連吃飯都有講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