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姐姐讓我加你微信”~武平人小心“親屬卡”騙局

這種詐騙套路

也許大家聽說過一些


套路也隨之升級

“我姐姐讓我加你微信”~武平人小心“親屬卡”騙局


當你收到類似添加好友申請

請提高警惕


不僅對方能準確無誤地叫出自己的名字,且都聲稱是“我姐姐讓我加你”,除“姐姐”,還可能是“阿姨”“爸爸”“舅舅”等......如果你在半信半疑之間,同意了對方的添加好友申請,或許已經開始一步步走進騙子的圈套。


套路一 假裝是你熟人的親戚,把你拉到股票、微商等微信群中,通過群裡的托兒,哄騙你購買商品,甚至是“投資”或賭博。


套路二 迅速“照搬”你的個人信息,比如微信名、地區、朋友圈等內容,然後使用你的個人信息,向你的親友開啟下一輪騙局。



微信「親屬卡」是一種“代付”功能,與支付寶「親密付」相似,用戶可通過在微信上贈送給父母、子女「親屬卡」,在使用「親屬卡」消費時,消費資金將自動從代付方的支付賬戶扣除。代付方可設置「親屬卡」的每月消費額度上限,每月自動延續。

贈送父親、母親、子女「親屬卡」,主要目的就是讓父母付款更簡單,同時,因為可以看到使用方用「親屬卡」支付的消費記錄,家長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給孩子零花錢,能更直接地掌握孩子零花錢的去向。

微信中依次點擊「我 - 支付 - 錢包」後就可以看到「親屬卡」,在選擇贈送一張「親屬卡」後,將出現微信好友列表,選擇好友即可進入「設置額度」頁面,代付方需要設置每月消費額度,額度控制在0.01到3000元之間。

“我姐姐讓我加你微信”~武平人小心“親屬卡”騙局


1、上文已經介紹了騙子們添加微信好友的方法;

2、一通套路的噓寒問暖,“包裝”自己,通過平常聊天讓受騙者覺得騙子純屬善意,且完全不差錢;

3、當受騙者沒有了提防心,時機成熟後,騙子莫名送一張「親屬卡」給受騙者,然後迅速和受騙者發信息索要同等金額的親屬卡或轉賬金額。

4、然而,騙子贈送的這張「親屬卡」雖標有額度但並不能完成支付。


“我姐姐讓我加你微信”~武平人小心“親屬卡”騙局


注意:

此時,問題來了


1、騙子是以什麼理由來要回親屬卡的?

答:親!我想給家人親屬卡,不小心發給你了,現在親人在外面等著結賬,非常著急,幫我退回來吧。(感情招牌)


2、對方先給我發的,我先去消費了再退還不就行了?

答:當受騙者用騙子給的「親屬卡」消費時,會發現這張卡無法使用,騙子便稱:“需要互相贈送相同額度才能激活”為由,讓受騙者回送騙子一張同等額度的「親屬卡」。(利用對軟件功能的不熟悉忽悠你)


3、為什麼對方發來的「親屬卡」無法使用,我發出去的就可以使用?

答:因為對方微信餘額裡面根本就沒有錢,而且綁定的銀行卡也是一張空卡,根本就無法完成支付。(關鍵環節)


4、我已經給對方轉款過去了,對方微信餘額裡面應該有錢了?

答:沒錯,的確有錢了,拼速度的時候到了,騙子桌子上早就準備好了一張收款二維碼,你敢發我就敢消費


5、我正好也在消費,看看誰快!!!

答:那樣咱們就拼一下速度好了,民警親自體驗了一下,對贈送的「親屬卡」原來還可以進行以下操作


一秒迅速解綁

“我姐姐讓我加你微信”~武平人小心“親屬卡”騙局

6、再之後呢?

答:沒有之後了,此時你已經被對方拉黑了,你收到的只是一張“空頭支票”


案例:

鄧先生於2019年7月添加了美女頭像的“歲月你別催”為好友。

12月7日鄧先生收到美女發來的信息稱錯發了一張親屬卡,後按對方要求回贈一張3000元額度的親屬卡。對方每次消費500元,分6次刷走3000元后將鄧先生拉黑。

“我姐姐讓我加你微信”~武平人小心“親屬卡”騙局

警方提示

綁定「親屬卡」便等同默認對方從自己的微信中或綁定的銀行卡中自動扣費,給他人發送「親屬卡」時一定要謹慎!

同時,與不熟悉的人聊天時,注意保護好個人隱私,當心別人冒充你去騙你的親友!


(武平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