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古鳳凰城六朝一條街,有保持原貌的城門和老街主體

六朝一條街,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區南城街道,因建於六朝時期(222--589年,京師南京)而得名,是連雲港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四條古街之一(另有民主路老街、海州中大街、連雲港老街)。

連雲港古鳳凰城六朝一條街,有保持原貌的城門和老街主體

第一次去南城,是1995年從新浦去同事家玩,那時候覺得南城好遠。現在,隨著城市變大,南城幾乎和主城區連在了一起;交通條件也改善了,從通灌北路乘22路公交車,很快就可到達南城路口站。在看老街之前,先看一下南城新大街。

連雲港古鳳凰城六朝一條街,有保持原貌的城門和老街主體

因建於西鳳凰山和東鳳凰山之間(當地人稱西山、東山),南城古鎮又名鳳凰城。南城歷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東夷部落活動,文字記載歷史已有1600多年。

連雲港古鳳凰城六朝一條街,有保持原貌的城門和老街主體

千年古鎮留下了眾多古蹟,匡衡井、普照寺、城隍廟、六朝一條街、古城門等,從中,不難看出南城昔日之繁華。本篇要和大家分享的主要是六朝一條街和古城門。

六朝一條街即南城東大街,在新大街東側,是一條老街。老街南端,有一座古老的城門,石磚結構,始築於南朝宋泰始六年(470),至南宋寶佑年間(1253--1258)重建,迄今已有700多年曆史。

連雲港古鳳凰城六朝一條街,有保持原貌的城門和老街主體

清咸豐11年(1861年),海州牧(知州)黃金龍在修繕城牆時,親筆為城門題寫了"古鳳凰城",至今已100多年,字跡有些模糊了,但仍風韻如初。

連雲港古鳳凰城六朝一條街,有保持原貌的城門和老街主體

1958年,鳳凰城拆毀,但城門得以保留。因城門漏水嚴重,1985年由江蘇省撥款修繕。現城門東西長18.27米,高6.14米;城門洞高3米,南北總長11.68米。

城門東西兩側都有石階踏步。從東側登上城門,可以看到眾多石碑一字排列,碑刻字跡已斑駁不清。

連雲港古鳳凰城六朝一條街,有保持原貌的城門和老街主體

城門西側的石階踏步通向城門頂部平臺,從那裡可以俯瞰六朝一條街風貌。除了小瓦更換成大瓦、牆體粉刷水泥外,其它諸如房屋建築主體、石板路都保持了原貌。

連雲港古鳳凰城六朝一條街,有保持原貌的城門和老街主體

下了城門,走進門洞,讓我們穿越時空,去體驗一下這條古街。

連雲港古鳳凰城六朝一條街,有保持原貌的城門和老街主體

和我曾去過兩次的浙江嘉興市烏鎮不同,這條街上多為住戶,少有店鋪。古街長約1.5公里,素有"南頭到北頭,三里出點頭"之說。

連雲港古鳳凰城六朝一條街,有保持原貌的城門和老街主體

街面寬約4米,用1399塊青石鋪砌而成。中間約一市尺寬為豎條石塊直鋪,稱之為“龍脊”,為古時獨輪車的行道。古街上不時還能看到當年富戶門前的上馬石。1993年,南京大學考古系在此考證,此街建於六朝時期,因此命名為"六朝一條街"。

連雲港古鳳凰城六朝一條街,有保持原貌的城門和老街主體

老街上的古老房屋,過去絕大多數為小瓦、碎石牆,每間房子均為碎石牆到頂,要用幾萬甚至十幾萬塊小碎石砌成。這種房子冬暖夏涼,結構堅固,牆外面的碎石整齊裸露,不扣縫不抹泥,千年不歪不倒,真功夫也。

連雲港古鳳凰城六朝一條街,有保持原貌的城門和老街主體

這戶人家院子的大門都做了造型,可想而知,當年他們也是喜歡精緻的生活。

連雲港古鳳凰城六朝一條街,有保持原貌的城門和老街主體

由於年代久遠,古街已經有些破舊,但這就是古街原有的風貌。我一直認為,那些後來復建的、富麗堂皇的所謂老街,不是真正的老街,其價值遠不及六朝一條街這樣的古街。個人觀點,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