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排名靠前的20化工園區詳細介紹!

一、上海化學工業經濟技術開發區

1、園區簡介

上海化學工業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於1996年8月12日批准設立,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個以石油化工及其衍生品為主的專業開發區。化工區地處上海南端、杭州灣北岸,橫跨金山區、奉賢區,規劃面積29.4平方公里,2009年底,金山分區、奉賢分區納入上海化工區統一管理後,管理範圍擴大為36.1平方公里。

2、主導產業

上海化工區重點發展石油化工、精細化工、高分子材料等產業,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異氰酸酯、國內最大的聚碳酸酯生產基地。化工區注重在“產業鏈的競爭”上做好文章,形成了乙烯為龍頭,異氰酸酯為中游,聚異氰酸酯和聚碳酸酯等精細化工中間體和塗料、膠粘劑等精細化工產品為終端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同時引進國際行業巨頭,採用先進工藝生產高附加值新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

3、入駐企業

目前, 英國石油化工、德國巴斯夫、德國拜耳、德國贏創、美國亨斯邁、日本三菱瓦斯化學、日本三井化學等跨國公司以及法國蘇伊士集團、荷蘭孚寶、法國液化空氣集團、美國普萊克斯等世界著名公用工程公司已落戶區內。

2015年,招商引資累計達到270億美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300億元,年銷售收入1300億~1500億元,當年各類稅收70億元。化工區的建設目標是成為亞洲最大、最集中、水平最高的世界一流石化基地之一。

二、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1、園區簡介

惠州大亞灣(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於199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轄澳頭、西區、霞湧3個街道辦事處。陸地面積293平方公里,佔惠州市的2.58%。海域面積(含海島)1319平方公里,佔惠州市的29.19%,海岸線63.1公里,佔惠州市的22.42%。常住人口20.85萬人,佔惠州市的4.33%。2016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7.8億元,增長5.8%。規上工業增加值350.3億元,增長5.3%;固定資產投資396.1億元,增長9.6%;工業投資206.1億元,增長11.0%;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7億元。

2、主導產業

石化產業方面,園區重點發展C2下游產業鏈、C3下游產業鏈、C4下游及煉化副產品、芳烴下游產業鏈以及精細化工專用化學品“五大產業集群”,加強高端精細化工和化工新材料項目的招商選資,優先發展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碳四、碳五等下游系列產業鏈項目,積極引進一批市場前景好的高端合成橡膠和合成樹脂等精細化工項目。

依託中海油1200萬噸煉油和中海殼牌95萬噸乙烯兩大龍頭項目,目前石化區已落戶項目共計79宗,總投資1678億元,石化上中下游產業格局初步形成;加上比亞迪、東風本田等一批電子、汽車企業帶動,大亞灣區已發展成為石油化工、電子信息、汽車等裝備製造業等優勢產業集聚發展的珠江口東岸重要的臨港工業基地。近年來,大亞灣區把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措施,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也取得較快發展。

3、入駐企業

石化區吸引了來自美國、日本、荷蘭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化工及相關工業鉅子進駐。

中海殼牌95萬噸/年乙烯項目2006年建成投產,中海油惠煉一期1200萬噸/年煉油項目2009年建成投產。

中海油惠煉二期2200萬噸/年(含一期1200萬噸)煉油改擴建及100萬噸/年乙烯工程項目於2013年7月9日開工建設,按照建設計劃,1000萬噸/年煉油工程將於2016年底建成投產,100萬噸/年乙烯工程將於2017年6月建成投產,項目投產後每年將增加銷售收入820億元。

在煉油、乙烯項目帶動下,有一大批石化中下游項目落戶,如德國巴斯夫、瑞士科萊恩、韓國LG化學、日本三菱麗陽、普利司通,臺灣和桐、李長榮等,主要涉及的產品包括丁苯膠乳、表面活性劑、ABS、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合成橡膠SBR、熱塑性彈性體SBS、丙烯酸及酯等等。

三、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

1、園區簡介

寧波化學工業區地處杭州灣南岸,與杭州灣北岸的上海金山石化、漕涇化學工業區遙相呼應,處於我國長三角石化工業圈中心地區,是環杭州灣石化工業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寧波市唯一的專業石油化學工業園區,總體規劃面積為56.22平方公里。2010年12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寧波化學工業區正式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更名為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內有全國最大的鎮海液體化工碼頭,年吞吐能力超500萬噸;有全國最大的煉化企業――鎮海煉化, 具有年煉油2500萬噸和乙烯100萬生產能力。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以石化工業循環經濟生產理念為指導,確定自身產業的總體定位,以“煉油乙烯”項目為支撐、以液體化工碼頭為依託,以烯烴、芳烴為主要原料,重點發展乙烯下游、合成樹脂和基本有機化工原料為特色的石油化工產業,逐步形成上下游一體化的石化產業鏈。

2、主導產業

園區分三期規劃:初期定位是以進口初級原料深加工為主,項目重點以進口原料深加工、精細化工、高分子化工加工為主,開闢基礎化工原料區,合成材料區,高分子加工區和精細化工區;中期定位是建成以鎮海煉化“大煉油、大乙烯”項目為龍頭,多種化工產品系列並重的現代大型石油化工區;遠期定位是進一步建設大中型煉油化工一體化項目,努力建成具有世界規模的大型石化基地。園區在規劃區域內劃分為五個功能區塊,分別為:乙烯及下游產業區塊、大型合成樹脂產業區塊、基本有機化工原料產業區塊、精細化工及化學新材料產業區塊和位於慈溪市龍山的遠期發展區塊。

3、入駐企業

截至2014年底,園區已投產的生產性企業為118家,累計完成工業投資超750億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累計達到6.2億美元。園區有全國最大的煉化企業――鎮海煉化,具有年煉油2500萬噸和乙烯100萬生產能力。另外,已落戶園區的企業還有:荷蘭阿克蘇諾貝爾、韓國LG甬興、道達爾、富德能源、日本大賽璐化學和鎮洋化工、巨化科技、杭州灣腈綸等。近年來,世界500強企業紛紛佈局寧波,也為寧波市經濟發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截至2016年7月底,有49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寧波市投資興辦110個項目,總投資110.7億美元,合同利用外資45.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4.1億美元。

四、南京化學工業園區

1、園區簡介

南京化學工業園位於南京市六合區,是國家級化學工業園區,是繼上海之後的中國第二家重點石油化工基地,近期規劃面積45平方公里,遠期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化工園區將按照“世界一流,中國第一”的標準,以乙烯、醋酸、氯化工為三大支柱產業,與世界石化巨頭開展深度合作。

南京化工園重點發展石油化工、基本有機化工原料、精細化工、高分子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生命醫藥項目。南京化學工業園是新世紀南京經濟建設的重點工程,也是中國石化集團重點發展的化學工業基地之一。

截至2015年底,園區產業區累計完成投入約2000億元,建成投產各類企業148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62家,巴斯夫、BP、亨斯邁、空氣化工等20多家世界500強與化工50強企業在園區落戶,形成以新材料、生命科學與高端專用化學品為主要特色的產業發展體系,產業規模與綜合競爭力位居全國同類園區前列。

2、主導產業

園區目前已形成以石化、碳一兩大產業鏈為主要支撐,新材料、生命科學與高端精細化工為重要內容的現代化工產業體系。園區基礎原料及大宗化學品原料品類多,產能大。已成為全國最大的乙烯生產基地之一,全球最大的環氧產業基地之一,全球最大的醋酸及衍生物基地之一,全國最大的芳烴基地之一,全國最大的高分子材料生產基地之一,華東最大的甲醇集散中心等。

3、入駐企業

至2014年底累計開發產業區用地25.42平方公里,累計入園企業320家,其中外資企業109家,包括30多家世界500強、全球化工50強以及細分市場領先企業。建成投產各類企業148家,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59億元,2014年實現產值1968億元,銷售收入1962億元,利稅157億元。園區主要企業有揚子石化、揚子巴斯夫、揚子BP、揚子伊士曼、惠生清潔能源、塞拉尼斯、亞什蘭、瓦克、沙索、藍星安迪蘇、金陵DSM、金陵亨斯邁、空氣化工、林德氣體、普萊克斯等。

五、寧波大榭開發區

1、園區簡介

大榭開發區於1993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規劃面積35.2km2,其中建設用地19.6km2,是一個以臨港產業為主導、特色鮮明、宜居宜業的國家級開發區。經過22年的開發建設,大榭開發區已發展成為寧波三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寧波港的核心港區和華東地區重要的能源中轉基地。

大榭開發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98.5億元。2014年,實現工業總產值541.5億元,財政總收入111.5億元,是浙江省單位面積投資規模和產出最高的區域之一。大榭港區實現貨物吞吐量8052萬噸,集裝箱吞吐量255萬標箱。大榭擁有常住人口4.7萬人。

2、主導產業

大榭已形成了萬華工業園、中海油大榭石化生產基地、三菱化學產業園、榭北新材料產業園等集聚效應突出、競爭優勢明顯的四大特色產業集聚區,擁有300萬噸瀝青(即800萬噸原油加工能力)、120萬噸MDI、50萬噸燒鹼、40萬噸液氯、70萬噸PTA、30萬噸PVC、11萬噸聚醚和2.5萬噸PTMG等生產能力。

3、入駐企業

中海油、萬華化學、東華能源及日本三菱化學、韓國韓華化學、德國林德氣體、德國漢聖石化、香港利萬集團等一批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密集進駐,形成了萬華工業園、中海油大榭石化生產基地、三菱化學產業園、榭北新材料產業園等四大產業園區。

六、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

1、園區簡介

2001年,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作為保稅區的配套工業區。園區是長江流域最大的精細化工園,總規劃面積24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面積為13.78平方公里。2014年,園區實現工業產值615億元,銷售收入680億元,利稅13.5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70.28億元。

2、主導產業

目前園區產業集聚化凸顯,產業鏈佈局優勢明顯,已經形成了有機硅(目前國內最大)、高性能材料(園內已有酚醛樹脂、尼龍塑膠料、特種工程塑料合金、特種環氧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紫外固化樹脂等領域的一批知名企業)、鋰離子電池化學品(六氟磷酸鋰和電解液產量分別為國內最大)、精細化學品(國內最大的脂肪酸生產基地)、基礎化學品(國內最大的硫磺制酸)等幾條優勢產業鏈。

3、入駐企業

目前共有化工企業97家,其中化工生產企業39家,化工使用企業40家,化工倉儲企業18家,其中:外資企業68家,代表企業有:美國杜邦、陶氏、道康寧、霍尼韋爾、PPG,歐洲瓦克、佐敦、梅塞爾、法液空、孚寶,日本三菱、旭化成、日觸、北興、森田、立邦,澳大利亞銀河等;內資企業29家,代表企業有:上市公司華昌化工、東華能源和行業龍頭企業雙獅精細、國泰華榮等。其中規模企業65家,世界500強企業30家,世界化工企業20強12家。

七、江蘇省泰興經濟開發區

1、園區簡介

蘇省泰興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3年,是江蘇省首批13家省級開發區之一,也是全國最早的專業精細化工園之一。開發區規劃總面積68平方公里,建成核心區面積近20平方公里,按功能定位劃分為精細化工園、高新產業園、港口物流園、化工裝備製造園及行政商務中心。

2、主導產業

目前,園區已形成了氯鹼、染料顏料和醫藥、農藥、油脂化工及其它精細化學品等產業鏈明晰的產業集群,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高品質氯乙酸和聚硫橡膠生產基地;亞太地區最大的聚丙酰烯胺生產基地;國內最大的羧甲基纖維素和丙烯酸生產基地以及活性染料生產基地;離子膜燒鹼產量目前名列全國前三。

3、入駐企業

目前,園區已成功吸引來自新加坡、荷蘭、法國、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家企業入住,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2家。化工園區氯鹼產業在全國同類化工園區中最具特色,上下游配套齊全,產業鏈較為完整,其下游產品已延伸至醫藥、農藥、化學助劑、工程塑料等多個領域,集聚了新加坡新浦化學、法國愛森絮凝劑公司等20多家企業。

八、揚州化學工業園區

1、園區簡介

2003年10月,揚州、儀徵兩級黨委、政府市、縣聯動規劃建設揚州化學工業園區。園區屬於省級開發區,並於2006年5月得到國家發改委核准。園區在儀徵市西南側,東至儀徵胥浦河,南至長江黃金水道,西至南京六合區,北至寧通高速公路,規劃面積62平方公里,分設原料工業區、儀徵化纖廠區、精細化工區、物流倉儲區、公用工程區、生態建設區和生活配套區等七大區域。

2、主導產業

園區初步形成了以烯烴、芳烴為龍頭,石油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石化物流等產業集聚發展的態勢。

(1)丙烯產業鏈:形成以重油催化裂解為龍頭,丙烯醇、苯酚/丙酮等為支撐的丙烯產業鏈。

(2)乙烯產業鏈:形成以乙烯為龍頭,環氧乙烷、乙二醇、EA/EOD等為支撐的乙烯產業鏈。

(3)芳烴產業鏈:初步形成以精對苯二甲酸(PTA)為龍頭,聚酯、雙向拉伸薄膜、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生物質切片、再生瓶片為支撐的芳烴產業鏈。

(4)高端精細化工和化工新材料產業:初步形成以芳烴為龍頭的高性能纖維材料,以丙烯為龍頭的精細專用化學品,以乙烯為龍頭的環氧乙烷衍生精細專用化學品,以環氧樹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有機氟材料等為代表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等四大產業。

3、入駐企業

目前,園區集聚了臺灣遠東集團、東聯化學、大連化工、香港建滔集團、日本東麗、住友精化、大洋日酸、美國普萊克斯、英國博納、韓國錦湖、新加坡凱發集團、珠海恆基達鑫、中石化儀徵化纖、中石油崑崙天然氣、中化國際、中國華電集團、中化揚農集團、遼寧奧克化學等一批境內外石化大企業。2014年,實現業務總收入1095億元,累計實現固定資產投資416億元。

九、淄博齊魯化學工業區

1、園區簡介

齊魯化工區是山東省政府與中國石化集團的重要合作項目,是繼上海化工區、南京化工區之後國家批准設立的第三家專業化工園區。規劃面積48平方公里,其中齊魯石化公司等建成區22平方公里,新規劃開發面積26平方公里,主要分為核心區、精細化工園、塑料加工區、出口加工區、倉儲物流區、新材料工業園等6個功能園區。自2002年9月成立以來,化工區管委會堅持把優生態、強基礎、抓招商作為加快園區建設的重要環節,良好的環境為化工區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2011年齊魯化工區被評為山東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2、主導產業

依託臨淄區石油化工產業優勢,大力發展深加工產品,重點延長石油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碳一化工、塑料和機械加工等五大產業鏈。一是重點建設環氧乙烷、乙丙橡膠、丁辛醇、環氧丙烷、丙烯腈、聚丙烯複合紙、乙丙橡膠、甲乙酮、MTBE、聚異丁烯、異戊橡膠、順酐、1,4-丁二醇、對苯二甲酸、加氫石油樹脂和高檔溶劑油等項目。二是大力發展各類改性助劑,加大原料與助劑結合的研發和成果轉化力度,突出發展工程塑料和改性橡膠。三是重點發展合成樹脂專用料、工程塑料、塑料合金中的聚甲醛(POM)、聚苯硫醚(PPS)、聚碳酸酯(PC)、聚酰胺(PA)、碳纖維,超微細體粉體材料、新型有機硅材料和為微電子、信息、能源產業配套的無機產品等。四是在現有合成氣衍生物尿素、甲醇的基礎上,形成煤化工產業鏈。五是以塑料薄膜、塑編制品、橡膠製品、塑料管材、化工容器、塑料專用粒料為特色主導產品,生產具有耐寒、耐熱、阻燃等性能的工程塑料。

3、入駐企業

先後引進建設了包括美國伊士曼、英國BOC、瑞典柏斯托、美國英科、齊翔騰達等國內外大型企業。2013年,園區內規模以上企業223個,實現工業總產值1365億元(含齊魯石化),實現利稅174.2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5.57億元,從業人數8萬餘人。C1、C2、C3、C4、C5、芳烴加工、苯酐、羰基合成產品、DO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B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化工塑料助劑、添加劑等產品的規模檔次均居全國領先地位,部分企業的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十、東營港經濟開發區

1、園區簡介

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是2006 年4 月份經省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位於東營市以北100公里處的渤海灣西南海岸,開發區是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龍頭和優先發展區,起步區102 平方公里,規劃控制區232 平方公里,遠景發展區466 平方公里,主要發展生態化工、現代物流、裝備製造和戰略新興四大產業。

2、主導產業

開發區重點培育現代物流、生態化工、海洋裝備製造等特色優勢產業。化工產業目前碳三、碳四產業鏈條相對完善,乙烯、芳烴產業鏈條逐步延長。

3、入駐企業

重點引進實施了總投資80多億元的中海油、萬通、寶港三大臨港物流園區以及中海油1500萬噸渤海灣原油上岸終端項目建設。萬達天弘、華懋新材料、海科瑞林、愛克森、神馳石化等項目已順利投產;總投資180億元的聯合石化大型混合芳烴項目一期工程2015年下半年建成投產。

十一、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

1、園區簡介

嘉興港區化工園區是浙江省乍浦經濟開發區的主要功能區塊之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約6平方公里。早年園區內聚碳酸酯產量10.3萬噸,佔全國產量的50%以上;有機硅混合單體產能6萬噸,居全國第三;新型阻燃劑產能5.5萬噸,居全國第一。隨著合盛化工、多晶硅等一批大項目的投產,該園區無論從產能、市場佔有率、銷售收入,還是自主創新等方面上看,都將成為長三角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化工新材料基地。

2、主導產業

園區目前大力發展以化工新材料、有機化學原料、現代物流為主導的臨港產業。其中化工新材料產業以塑料、有機硅、新型阻燃劑、聚氨酯、水處理劑等為主導。

3、入駐企業

目前,已入駐的主要化工企業有40多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涉及日本、美國、韓國、荷蘭、加拿大、香港、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如英荷殼牌、日本帝人、德山化工、韓國樂天、韓國曉星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已相繼落戶園區;國內行業中具有相當實力的企業如浙江嘉化能源化工、三江化工、合盛硅業、浙江傳化、浙江信匯合成材料、嘉興石化等一批投資在10億人民幣以上的項目也陸續竣工投產。2014年,化工新材料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383億元。

十二、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1、園區簡介

開發區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區域總面積268平方公里,人口4.2萬。這裡作為國家政策引導發展的重點區域之一,是京津冀都市圈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為河北省“一線兩廂”經濟發展戰略。

2、主導產業

開發區已形成63萬噸PVC、15萬噸TDI、200萬噸水泥、36萬噸氯鹼化工、2×350MW的熱電聯產、60萬噸合成氨配套80萬噸尿素、2萬噸催化劑、10萬噸香精香料、20萬噸醫藥農藥中間體以及總量20萬噸的專用化學品等重大項目,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細化工等產業為主導的臨港產業聚集區。

3、入駐企業

園區聚集了中國化工集團、香港華潤集團、冀中能源集團、美國空氣公司、法國威立雅公司、法國液化空氣集團、北京金隅集團、陽煤正元集團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化工企業和與之配套的公用工程和物流專業公司。目前開發區入園企業共計118家,規模以上企業23家。2014年,開發區實現工業增加值125.76億元。

十三、泉港石化工業園區

1、園區簡介

泉港區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中部、湄洲灣南岸。園區規劃面積29.6平方公里,按產業佈局分為仙境、南山、氯鹼、洋嶼四個片區,已開發12.82平方公里。

2、主導產業

園區秉承“大項目—產業鏈—產業群—產業基地”的發展理念,規劃形成多元化烯烴原料產業鏈、C4、C5綜合利用綜合利用產業鏈、乙烯+苯產業鏈、丙烯產業鏈、苯產業鏈等9條產業鏈,已投產的有福建聯合化工公司煉油乙烯一體化1400萬噸/年煉油和110萬噸/年乙烯項目、林德氣體2套共8萬立方米/小時空分裝置、恆河化工10萬噸/年二甲醚、泉寧化工6300噸/年重包裝膜、鴻潤公司12萬噸/年聚苯乙烯樹脂、東鑫公司6萬噸/年環己酮,湄洲灣氯鹼公司10萬噸/年離子膜燒鹼、6萬噸/年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4萬噸/年環氧丙烷、5萬噸/年聚醚、4萬噸/年1,4-丁二醇以及福橡公司10萬噸/年丁苯橡膠、5萬噸/年順丁橡膠等項目。

3、入駐企業

現已入駐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中石化、林德氣體、恆河化工、泉寧化工、鴻潤公司、東鑫公司,湄洲灣氯鹼公司及福橡公司等規模以上石化企業近30家,其中,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是由福建煉油化工有限公司、埃克森美孚中國石油化工公司、沙特阿美中國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的中外合資大型石油化工企業。2014年石化產值突破800億元。

十四、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

1、園區簡介

2001年、2003年,重慶市政府分別批准成立重慶長壽化工產業園區、重慶市晏家工業園區。2010年,由國務院批准重慶長壽化工產業園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1年,市政府決定將重慶市晏家工業園區整合併入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73.6平方公里,主要發展鋼鐵冶金、新材料新能源、裝備製造、天然氣化工、石油化工五大產業。

2、主導產業

經開區重點發展天然氣化工、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型鋼鐵、裝備製造五大產業集群,規劃到2020年實現工業產值3000億元。

中國石化集團四川維尼綸廠正在投資300億元以上建設全國規模最大、產品最全、技術最先進的天然氣化工新材料基地,由德國巴斯夫獨資建設的MDI項目已於2015年4月29日點火試車。全國最大的聚甲醛生產基地——雲南雲天化公司投資建設了6萬噸/年聚甲醛項目。

園區正在打造重油化工一體化項目,包括乙烯、丙烯、異丁烯、丁二烯、苯、丙酮、雙酚A等產品,可為工程塑料提供關鍵原材料。

3、入駐企業

園區成功引進英國BP公司、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德國巴斯夫、荷蘭帝斯曼、德國林德氣體公司、美國普萊克斯公司、中化國際、中遠物流、韓國錦湖、德國德固賽、法國達爾凱、香港建滔化工集團、雲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

十五、茂名高新經濟技術開發區

1、園區簡介

在茂名石化產業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廣東省茂名石化工業區2003年應運而生,於2011年經廣東省政府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自此,茂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誕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過50多年的發展,茂名市已成為廣東省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全國最大的煉油化工一體化生產基地之一。茂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圍繞“打造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的目標,緊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契機,依託石化優勢產業基礎與本地資源優勢,構建“以石油化工與精細化工特色產業為基礎,以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生物與健康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支撐,以現代服務業為補充”的“131”產業格局,推動單一產業主導的園區發展向多元科技型產業並進共同支撐園區發展轉型。

2、主導產業

高新區依託茂名石化產業基礎、發揮產業優勢,大力促進產業集聚發展。重點推進環氧乙烷、乙烯、丙烯、碳四五九、芳烴、精細化工、油品深加工、橡塑加工等重點產業發展,現已形成了涵蓋原油煉製及油品深加工(潤滑油、白蠟油、溶劑油等)、有機化工原料生產(碳四、碳五、碳九等)、高分子合成材料(聚乙烯、合成樹脂、異戊橡膠)、精細化工(異壬醇、乙丙醇胺、環氧乙烷下游系列產品等)的四大石油化工產業集群。

3、入駐企業

茂名高新區以茂名石化為產業龍頭,不斷延長石化產業鏈的同時,堅持“產業多元化發展”,按照循環經濟要求,不斷完善園區公用管廊、交通道路等配套設施,提高行政服務效能,為企業建設營造良好環境,中國石化、德國巴斯夫、法國液空、日本阪田油墨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進駐園區,廣東奧克、佳化化學、山東魯華等國內知名企業集聚園區,構建起“以化工產業為主導,裝備製造、新型材料、食品加工、電子商務物流業相結合”的多元化產業體系。2015年,高新區實現工業總產值500多億元。

十六、武漢化學工業園

1、園區簡介

武漢化工區是武漢市最年輕的功能區,是全市四大工業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部地區最大的石化產業基地。武漢化學工業區位於武漢市主城區東北部,東、北向緊鄰長江,向南接東湖高新區,西至青山區,處於長江武漢段下游區域。全區規劃面積71.64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11平方公里,人口6.5萬人。

2、主導產業

武漢化學工業區形成“一核四鏈三集群”的產業體系。以80萬噸乙烯為核心,建立碳五、碳九、環氧乙烷和芳烴4條產業鏈,初步形成石化產業、化工物流和新材料三大產業集群。

3、入駐企業

目前,區內現有企業316家,先後引進了韓國SK、中石化、香港華潤、法國蘇伊士、新加坡恆陽、力諾集團、山東魯華、遼寧奧克、長飛光纖等一批國際、國內知名企業。截止2014年底,全區累計固定資產投資506億元。

十七、江蘇高科技氟化學工業園

1、園區簡介

江蘇常熟新材料產業園始建於1999年10月,於2001年7月獲江蘇省人民政府批覆“江蘇高科技氟化學工業園”。由於在氟化工領域形成了鮮明的產業特色和優勢,2006年12月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冠名“中國氟化學工業園”。2008年7月,為進一步加強園區開發並貫徹落實國家大力發展新材料產業的方針政策,增掛“江蘇常熟新材料產業園”牌子,成為常熟市第四大經濟板塊,重點發展新材料、氟化工、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等產業。

2、主導產業

園區重點發展有機氟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種纖維、工程塑料、聚氨酯材料和電子化學材料六大產業。

3、入駐企業

園區累計引進企業60餘家,其中外資企業20餘家,世界500強美國杜邦,日本大金,法國阿珂瑪,日本大金、日本吳羽、比利時蘇威、新西蘭紐佩斯以及上海三愛富、上海雲峰、煙臺華大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總投資超過15億美元。

十八、中國石油化工(欽州)產業園

1、園區簡介

中國石油化工(欽州)產業園位於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重點建設的核心工業區——國家級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內,2012年8月成功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的審查,成為全國第4家,西南、華南經濟圈唯一一家以“中國石油化工”冠名的園區。園區規劃面積36平方公里,可用面積約28.6km2,目前已落戶項目及在談項目預選址共佔地約15.8km2,剩餘用地約14km2。

2、主導產業

園區以中石油千萬噸煉油、華誼工業氣體島、甲醇制烯烴項目為依託,重點規劃發展煉油副產品加工增值產業鏈、聚酯產業鏈、烯烴多元化產業鏈、磷化工及生物化工產業鏈等四大產業鏈。

3、入駐企業

目前,已落戶石化生產企業約20家,其中外資企業3家,累計固定投資約 700億元,規上工業產值超500億元,稅收超70億元,包括中石油廣西石化公司、廣西玉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欽州天恆石化有限公司、中電投北部灣(廣西)熱電有限公司、廣西欽州澄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廣西泓達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欽州勝科水務公司等主要企業。

十九、吉林市化工工業循環經濟示範園區

1、園區簡介

吉林化學工業循環經濟示範園區(簡稱:吉林化工園區)於2008年10月經省政府批准成立,規劃面積59.8平方公里,享受省級開發區管理權限和優惠政策。園區堅持“資源共享、行業一體、佈局優化、物流先進、安全環保”的理念,充分發揮域內原料優勢和產業優勢,著力與國內外化工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打造千億級化工產業園區。

2、主導產業

吉林化工園區所在區域是中國化工產業誕生地和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工業基地,經過50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包括石油化工、合成材料、精細化工等在內的較為完整的化工產業體系,區內現有各類化工企業200餘家,主要化工產品包括基礎有機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精細化工產品、生物化工產品等,其中生產規模較大、在國內外市場佔有一定份額的產品60餘種,主要為丙烯腈、乙醇、ABS、苯乙烯、丁苯橡膠、環氧乙烷等。

3、入駐企業

園區內擁有以中油吉林石化公司為代表的大型企業或集團40餘家。2012年4月,以30萬噸環氧丙烷產業鏈項目為突破口,歷史性地引進了德國德固賽、林德等世界500強企業,成功促成這些國際化工鉅子與中油吉化、吉林神華等國內頂級企業的合作,開創了一次性引進國際化全產鏈項目的先河。2014年,園區共建設中油吉林石化公司柴油質量升級、統泰一網全城電子商務平臺、聚源化工40萬噸聚醚、大地化工含硫廢液綜合利用、碳纖維產業園、東風化工玻璃纖維氈熱塑性複合材料等項目85項,總投資195.3億元。

二十、濟寧新材料產業園

1、園區簡介

濟寧新材料產業園區成立於2009年5月,規劃面積60平方公里,一期規劃31平方公里,是山東省發展高端新材料產業的專業性省級開發區。

園區地處魯蘇豫皖交界處,是東西交匯、南北通達的重要交通樞紐。高鐵、鐵路、高速、機場、京杭大運河為園區構築了全方位立體交通網絡。濟寧是全國七大化工產業基地之一,煤炭儲量達260億噸,年產原煤9000萬噸;稀土礦儲量1275萬噸,水資源儲量達55億立方米,電力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焦炭、甲醇、焦油等基礎化工原料位居山東省首位。園區周邊建成機械製造、生物技術、紡織新材料、專用汽車、光電特色產業五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全市擁有十餘處化工科研院所、三十多家大中專院校,為園區提供了的頂尖的技術研發能力和雄厚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園區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科院等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並聘請國內外190餘個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園區顧問。現已擁有院士2名,國家千人計劃人才4名,博士150餘名,為化工區發展把脈定向、助畫方略。

園區成立以來,圍繞“五個一體化”開發建設理念,打造“高端材料、國際一流、千億產業、生態循環經濟示範區”。園區堅持高水平定位、高起點規劃,打造以煤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為重點的四大產業集群,重點建設煤基新材料、石墨烯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高端精細化學品產業園。目前,經過三級專家評審,入園項目已達36家,總投資額超400億元。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全球最大的生物基聚酰胺生產商山東凱賽生物,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炭黑生產企業黑貓股份,國內前三的石墨烯研發生產企業金利特,煤制乙二醇標杆企業丹化集團、國內唯一的中科院己內酯單體項目、世界500強法國威立雅固廢中心項目已在園區落地生根。

寶鋼氣體、濟礦民生、科藍凱美特、陽光化學、民生熱能、億盛實業、鍵邦化工、硅科新材料等高技術企業正健康發展。清華大學中試基地、沃騰化工、物競化工、同利化工、南天化工等高科技項目正在快速推進。總投資超過260億元的聚酯酰胺項目、乙二醇項目、中俄新材料產業園項目、電子化學品等高端項目即將開工建設。園區企業產品已遠銷至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巴斯夫、拜耳、陶氏、杜邦等國際化工巨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2、主導產業

依託集成優勢,園區堅持以資源開發、能源轉化及綜合利用為目標,積極培育在國內外有競爭力的龍頭化工企業和企業集團,重點發展煤化工、精細化工、生物化工、化工新材料等四大產業集群,逐步形成以煤基多聯產為主體的化工產業新區、高科技產業集聚區和現代化創新型綠色生態示範區。

3、入駐企業

截至目前,入園項目中有世界500強企業3家、央企2家、上市公司7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