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热轧第一线”将现身日照,山东未来钢铁产能“半壁江山”在岚山布局

在日照市所有工业项目中,一次性投资强度最大,是日钢集团正在建设的第五条ESP生产线。

12月12日,记者在日钢现场看到,建设者们正冒着严寒加紧施工。该生产线计划总投资26亿元,其中基建投资20亿元,平均每平方米4万元。以投资强度计,是世界钢铁工业生产线中的佼佼者。

“世界热轧第一线”将现身日照,山东未来钢铁产能“半壁江山”在岚山布局

据悉,目前全球共有五条已经建成的ESP生产线,日钢集团就独拥四条。而日钢在建的这第五条线建成后,预计亩均产值可达4000万元,劳动生产率超365万元/人/年,是全省规上企业平均水平的30多倍。相较前四条线,5号ESP生产线“更短、更薄、更强”:产线长度仅183米;产品目标厚度0.5毫米甚至更薄;产品强度达到700兆帕,整体品质进一步提高。可以说,5号线建成后将刷新多项世界纪录,成为新的“世界热轧第一线”。

除此之外,5号线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化、信息化管控系统,同时在日钢钢铁研究院、“天眼”物流、5G等“黑科技”加持下,产、销、研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成为高质量的智慧工厂和两化融合的典范。

目前,整个项目已完成投资15.6亿元,计划明年10月份建成投产。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国内稀缺的极薄、高强、厚锌层等高端产品的供给能力,可以直接供应日照市的长城汽车、五征等企业,让日照的钢铁、汽车制造两大支柱产业更加融合。

山东省未来钢铁产能的“半壁江山”,将在岚山区布局。海金创联汽车配件项目主要进行汽车外板、船板、压力容器板等高端材料的摆剪、激光拼焊,为海尔、海信、澳柯玛、日立及五菱汽车等知名企业提供配套产品;鑫汇精密焊管项目利用山钢、日钢的产品研发生产精密焊管,主要为汽车、健身器材等行业配套,一次成型车用孔型管、齿排管填补国内空白,产品远销欧美;慧颖钢材包装项目主要生产内外护角、镀锌护板、镀锌护圈等产品;科邦新材料项目为中科院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产学研示范项目,广泛应用于钢铁冶炼、电子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60%的产品出口欧盟、日韩等国家和地区……

在岚山钢铁产业配套园区内,众多在建的高精尖“吃钢嚼铁”类项目,正在改变钢铁产业有“龙头”无“龙身”“龙尾”局面。

据介绍,目前,投资25亿元的上海通用重工焊接装备制造产业园、投资10亿元的北京利尔高温材料、投资3亿元的北京力聚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园等12个钢铁深加工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岚山钢铁配套产业园区目前已累计招引落地项目31个、总投资109亿元。其中,今年新招引项目11个、总投资51.9亿元,目前已实现到位资金43亿元。这些项目涵盖了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汽车及家电配件等行业领域,在项目招引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以山钢、日钢为龙头,以钢铁深加工企业为龙身龙尾的产业布局。

一个优质的平台,可以让各类资源在空间上形成集聚,促进项目裂变升级。4000万吨钢铁产能布局岚山,岚山该如何搭建平台承接好、服务好这一重大项目,如何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发展壮大地方经济?为此,岚山区委、区政府围绕钢铁配套产业投资18.4亿元搭建了4个服务平台。

这四个平台,就是金属表面处理生态产业园、绿冶钢铁小镇、双创服务中心和钢铁供应链平台。其中,金属表面处理生态产业园建设周期3后—5年,服务半径300公里。据粗略估算,该项目可有效拉动百亿级的产业集群效益,能直接或间接带动钢铁及配套产业产值提升5个—6个百分点。目前,年产10万吨的热镀锌产线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设备调试,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2亿元,利税2000余万元,安置就业200人。

一期占地145亩、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的绿冶钢铁小镇项目,已于今年9月份开工建设,计划于2020年10月份交付使用。小镇的建设,既可以搭建一个为钢铁产业企业生活服务的平台,弥补产城融合不充分的问题,又可以为钢铁产业的供应商、销售商、物流贸易商、金融服务商等,以及上下游企业的技术、产品研发人员,提供一个商务办公和创新创业的平台,探索构建钢铁产业生态圈。

建在岚山主城区黄金地段的“岚山双创服务中心”,该平台将助推钢铁精深加工项目的培育和孵化。中心将重点引进与岚山产业关联度较为密切的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信息技术交易、网红经济、5G技术应用等项目及平台。目前,5个技术服务平台以及21个项目已经签约,在场外等待入住。中心内成立了岚山双创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服务整个项目的运营、项目筛选。目前,地上已建设到7层,已完成主体工程量的60%,计划于2020年投入使用。

钢铁供应链平台,则引进了云商九州生态供应链等钢铁贸易平台类项目,通过网上网下、线上线下交易,实现钢材“买全国、卖全国”。项目达产后,钢铁年交易量可达300万吨,总交易额约200亿元,有力助推钢铁生态圈建设。

服务钢铁产业发展,岚山钢铁配套园区的框架已经拉起。在园区配套上,岚山区修编完善钢铁配套园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25.8平方公里拓展到30.1平方公里,目前园区规划环评工作已经完成。同时,对标“3.0版”标准,大力开展园区配套提升专项行动,今年新实施配套项目9个、投资5亿元。加快土地熟化进程,平整清表项目用地近2.6平方公里,为项目落地留足了空间。目前,园区“九通一平”基本实现,项目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隆起扛鼎经济发展的“钢铁脊梁”,岚山区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今年前十个月,岚山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39.5亿元,同比增长12.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7.92亿元,增长13.6%;进出口总额372.13亿元,增长41.5%。这些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日照市各区县第一位。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吴宝书 丁兆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