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學太“鬱悶”,工科實力國內第一,卻不被人認可

現如今,國內高等院校林立,但可以算是實力頂尖大學仍然是鳳毛麟角,而且基本都是“雙一流高校”(前不久,國家教育部門宣佈取消“985/211工程”,以後統稱雙一流)。而在這些大學之中,能夠和清華北大一較高下的大學少之又少。但是,在清華北大兩家獨大之前,國內有一所大學無論是在名氣還是實力上並不比他們差,尤其在工科專業方面,可以說是國內首屈一指。不過,如今這所大學可以說是十分“鬱悶”,高考錄取分數也跌回了五年前的水平,讓不少曾經的校友唏噓不已。

這個大學太“鬱悶”,工科實力國內第一,卻不被人認可

這個大學太“鬱悶”,名氣曾不比清華北大差

作為國內最早建設的6所高校之一,也是北京之外唯一一所有如此殊榮的大學,與清華北大同時被列為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成立僅30年,就被認定為國內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除此之外,國內不少重點理工類高校,都有哈工大的基因傳承,比如說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等,其王牌院系當初都曾和早期的哈工大對應院系合併重組。因此,哈工大一直被認為國內工科類大學第一,因為工科類專業就業形勢很好,名氣甚至一度超過清華北大,成為許多高考生心目中最嚮往的大學之一。

這個大學太“鬱悶”,工科實力國內第一,卻不被人認可

不過風水輪流轉,近些年來,隨著東北經濟發展降速,哈工大似乎也迎來了發展的“寒冬”。許多高考生的第一選擇不再是哈工大,而是看重了北上廣的發展前景和就業機會,逐漸轉向了北上廣一些新崛起的重點高校。

哈工大如今只靠分校撐門面?

這個大學太“鬱悶”,工科實力國內第一,卻不被人認可

哈工大如今有三個校區,除了哈爾濱以外,還有威海、深圳校區,雖說威海校區早在1985年就建立了,比深圳分校足足早了17年,威海分校的存在感相對於後者卻要小很多。2016年,深圳分校才正式開始招收本科生,2018年首次使用獨立代碼招收本科生。之所以說哈工大如今考分校撐門面,僅從每年的高考錄取分數就可以看出一二。2018年在全國12個省份招收本科生的錄取分數線,全面超越哈爾濱老校區10分左右,而威海分校的錄取分數一直都低於老校區,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算是國內少見的“分校”。

這個大學太“鬱悶”,工科實力國內第一,卻不被人認可

哈工大深圳校區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不僅與深圳優越的地理位置有關,還與哈工大的資源傾斜有關。深圳分校區的院士數量佔到全部校區總數的六成以上,全職教師之中八成以上都曾有海外留學經歷,九成以上的人才都屬於國際和深圳是高層次引進人才,兼職教師之中不乏一些諾貝爾獎獲得者。正因為如此,哈工大深圳校區的吸引力不斷被放大,也就逐漸成了哈工大的門面擔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哈工大在國內排名的上升。

哈工大算是靠著分校重新站穩腳跟,雖然十分地“鬱悶”,但至少通過取消救校的方式穩住了國內的名次。與蘭州大學師資力量不斷流失相比,哈工大已經算是非常幸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