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养成记——曹新龙:一题不落地将错题整理在本子上

本期“学霸”

学霸养成记——曹新龙:一题不落地将错题整理在本子上

曹新龙

毕业学校:合肥一六八中学

目前就读:清华大学

□口述 曹新龙

整理 徐 徐

说起“学霸”这个称号,它不是天才们的私有物,它可以属于每一个热爱学习、专心学习的人。我自知没有超群的智力,但我愿意为学习付出时间和精力,因为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在2019年高考中,我的考试成绩是671分,加上清华大学领军计划降分10分,刚好达到清华大学一批次录取分数线,被清华大学数理大类录取。回首过往三年间,我有一些学习心得想和大家分享。

谈起学习,它就好比一场马拉松,只有跑过终点的人才是赢家。而在这场比赛中,天赋的影响微乎其微,坚持与勤奋才是不二法门。所以“学霸”可以是我,可以是你,也可以是坚持不懈的每一位同学。当然,学习最重要的是掌握方式、方法。

目标是学习的灯塔

在我看来,学习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少走错路。刚上高一时,我就明确要上理科,所以我不会花费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纠结我可怜的文科成绩。我也为自己制定了短期的目标,当然这包括对成绩和排名的预期,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收获的目标制定,如学会某种类型题目的解法,记住某些文言实词的翻译等。我不喜欢宏大而遥远的目标,那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对学习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当然也不是说不要制定宏远目标,只是不要因为宏远而模糊,不具有可行性。短期目标有着种种优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及时调整目标,也可以根据目标实现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心态。像我,就会在早晨制定每日学习目标,包括额外刷多少数学题、背多少单词等,都可以根据当天课程和自己的学习状态灵活调整。

好心态是发挥实力的基础

关于考试,实力很重要,临场发挥同样不能忽视。经常有很多同学抱怨发挥失常,很大一部分还是要归结于心态问题。就拿高中学习来讲,考试密密麻麻,有考试就会有排名,而排名大多都不会符合自己的预期。说实话,我很少考得令自己满意过,但这很正常。重点在于如何正确对待考试成绩。我一模全校五十多名,二模六十多名,三模一百多名,但即使在那个时候,我也依然觉得我能考上清华大学。很多人会觉得可笑,考成这样了还怎么上清华大学呢?我承认我曾迷惑过、痛苦过,在这个前20名才能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校里考出这样的模拟考试成绩客观来说就是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无缘了。可我始终相信自己。此外,我的父母、老师没有给我任何压力,所以我可以轻装上阵,即使是在高考考场上也保存着轻松的心态。身为过来人,我深知心态之重要。当人紧张、焦虑的时候,就会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出错。平地摔跤式的错误在我心态不稳定的时候就会遍地开花。所以不要纠结于成绩,通过适合自己的方式如听音乐、打篮球、跑步来放松心情、调整心态,远比在难过时拼命学习要明智的多。

总结让学习收获最大化

我不喜欢刷题,因为我觉得这样做的性价比不高。我只是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此外,我不会做额外的题。一方面老师布置的题量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另一方面我需要时间来总结、整理错题。很多老师都会建议同学们整理错题本,我的老师也不例外,但是错题本的整理因人而异。我就在认真整理错题本的过程中收获颇丰。不额外刷题,我就有充足的时间来整理我的错题,我只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错题,因为语文和英语错题本的帮助不大。对于错题,我会一题不落地整理在本子上,要么粘贴,要么手抄,虽耗时,但有不小的回报。我翻看时就经常发现有些题在一个月前就记过了一次,一星期前却又记了一次,当天又记了第三次。很多人会奇怪,怎么同样的题会记好多次。但是我想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即使认真订正过的错题也并不意味着不会错第二次。而这种题正是我们的短板,是高考决胜的关键。此外,粗心大意是最为致命的错误,有些问题正是因为我们用粗心搪塞过去而成为影响我们最终成绩的绊脚绳。当然,收录方法也是因人而异,重点是能让自己在每场考试、每次练习中都有所收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对大多数同学来说熬夜是高中学习的必修课,我承认有些时候不熬夜无法完成繁重的课业。但是熬夜不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应该是要尽可能避免的。关键是如何提高效率。大多数情况下,在自习课上发呆、在上课时候走神等才是真正让我们熬夜的原因。这样,第二天的学习便会因为熬夜而效率低下,如此恶性循环,成绩便会直线下降。人的精力有限,正常作息、提高效率才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王道,大量投入时间反而容易得不偿失。此外,户外运动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强健体魄,另一方面能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我经常在晚饭后到操场上跑跑步、打打球,所以即使是最后冲刺阶段,我的学习压力也没有那么大。

正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一辈子都要和学习打交道。要学会享受学习中的乐趣,劳逸结合,轻装上阵,向着心中的目标前进,成功一定是属于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