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總結莫成基層減負“絆腳石”

年終總結,是對一年內所有工作加以分析和研究,肯定成績、找出問題、得出經驗教訓、摸索發展規律,用於指導下一階段工作的總鑑定和總結論。又到一年總結時,各單位、各部門早已將年終總結列為當前的重點工作,由於數量大、種類多,不少基層幹部表示,最近“不是在寫總結,就是在為寫總結做準備”,與基層減負的要求大相徑庭。

2019年是基層減負年,各地區都出臺了諸如限制開會頻率、減少發文數量等治理形式主義的具體舉措,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基層負擔,讓基層幹部得以有更多精力抓實事、辦好事、解難題。然而,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紙上形式主義”的做法在一些領域和地方依舊積習難改,甚至出現反覆和回潮。“一年努力不如一篇總結”“幹得好不如說得好”的形式主義現象,勢必助長官僚主義,減少過多過泛的年終總結,不失為基層減負工作的一個切入點。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上級各個部門的工作都需要在基層得以落實,基層幹部擔負著黨的建設、脫貧攻堅、組織建設、黨風廉政、宣傳思想、人大政協、群團工作、信訪維穩、依法行政、民生改善、生態環保等非常繁重的工作。當每個部門要求工作總結,每個部門的各個辦公室要求工作總結,各個辦公室的每項具體任務要求工作總結,平日裡週報、月報、季度報、半年報,到了年底集中到一起,就累積成為了難以承受之重,加之年終考核時常是“紙上論英雄”,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年終總結的“大而無當”。

基層在“年終總結”時,為了彰顯對上級要求的“重視”,爭相長篇大論,將總結寫得好與工作幹得好對應起來。於是乎,基層幹部困在辦公室絞盡腦汁扣文字、想標題、找對仗,不惜付出“白加黑”“5+2”的代價,把具體工作進行精緻包裝,拔高到政治高度、理論高度,對成績大肆渲染,小事說成大事,芝麻說成西瓜,結果滋生出“稿來稿去”的形式主義。上級部門不能僅憑總結就斷定基層工作開展的好壞,否則就有本末倒置的嫌疑,這樣的總結不僅浪費了幹部的大量精力,還制約了基層減負的成效,反倒成了基層減負“絆腳石”。

把基層幹部從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是基層減負工作的目的所在。做好基層減負工作,猶需上級部門認真對待每一份總結材料,為基層樹立言之有物、正視不足、切實解決問題的價值導向,引導基層把年終總結寫實、寫好、寫透徹。同時,堅決刪減“名目繁多、重複扎堆”的總結考核要求,把握好總結考核的時、度、效,不斷優化考評機制,科學設置指標、注重工作實績,方能提升基層幹部“減負獲得感”,為基層減負年送來完美收官。(金羊網 文/劉厚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