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鹹平:房產稅不合理 資金需要樓市保值

近幾年,一些民生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普遍關注“房地產稅是否會擴圍?”“遺產稅該不該徵收?如何收?”、“面對人口老齡化時代到來,如何化解可能出現的養老金鉅額缺口”等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話題更是持續發酵。近日,著名經濟學家郎鹹平在其新書《郎鹹平說:改革如何再出發》中就這些百姓關心的熱點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郎鹹平:房產稅不合理 資金需要樓市保值


郎鹹平認為,一直以來,房產稅是否開徵緊緊牽動全國上下的神經,一有風吹草動,立刻引起爭論。郎鹹平在書中表示,房產稅不合理。他認為,為應對通脹風險,資金需要保值增值,“但是股市在下跌,黃金也在下跌,面對有限的投資渠道,唯一的選擇只有去炒樓市來保值。這 五年來 ,每年貨幣增速達19 .7%,接近20%,北京房價平均每年上漲速度也接近20%。說明房價的漲幅剛好對沖貨幣增長速度。”

郎鹹平還認為,房產稅的本質是一種財產稅。一些國家爭收房產稅,是因為土地私有,“中國土地是國有的,老百姓買房只是擁有70年租期,而土地出讓金,就是未來土地的租金今天一起繳付。已經給出讓金,為什麼再重複徵收這個財產稅,所以它本身不合理。”

前段時間,中國是否應該開徵遺產稅也引起熱議,對此,郎鹹平的觀點也是旗幟鮮明“完全反對”。郎鹹平指出,從現在的草案看,遺產稅針對老百姓徵收“這違背了遺產稅初衷。”

美國遺產稅是一個非常小的稅種,遺產稅總額佔所有稅收總額的不到1%。“收遺產稅對美國政府而言幾乎沒有進賬,因為成本太高。大家都不想繳遺產稅,會用各種方法來隱藏自己財富,甚至在過世前就把財富做某種程度移轉。”

徵收遺產稅非常繁瑣,一個案子要搞好幾個月。郎鹹平指出,美國政府花如此大精力和成本徵收遺產稅,目的不是增加稅收,而是釋放一個社會公正信號,激勵有錢人回饋社會。“很多美國有錢人,比如巴菲特等等,他們主動要求政府收遺產稅,希望能夠以此回饋社會,表達自己對社會公正的追求。因此美國遺產稅的起徵點是非常高的,525萬美金起徵,最高稅率40%,美國只有不到1%的人有這個財富,所以它是對極少數人徵的稅。”

按照2010年財政部公佈的最新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遺產稅暫行條例》(草案),80萬人民幣就要繳稅。“誰沒有80萬財產?隨著通貨膨脹,房子、農村宅基地,再過十幾年、幾十年肯定都會超過80萬。因此,80萬起徵點意味著,到最後中國人人都要繳稅。透過這麼低的起徵點讓人人繳稅,無法體現社會公正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