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迫不及待想上市的公司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迫不及待想上市的公司后来都怎么样了?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 一边是,很多公司迫不及待的想上市,就像十四五岁的少女总想着穿上婚纱带着钻戒步入婚礼的殿堂;
  • 另一边却是,很多公司不管怎么样也不想上市,就像四十岁的女人,爹妈朋友闺蜜天天催,就是不想嫁人。

无论是迫不及待想上市,还是磨磨唧唧就是不想上市,每家都有一些不能说不愿说的苦衷。只是,即使上了市,难道就能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了吗?

前天,无人机公司亿航在纳斯达克敲钟,成功摘下全球无人机第一股的美誉。很多投资人朋友跌掉了眼镜,一家前3季度收入仅为6700万、亏损4700万、收入增长率仅为20%、没卖过几台无人机的公司居然市值超过6.6亿美金,凭的完全靠一个空中无人机的概念。

一个月之前,36氪也在纳斯达克迫不及待的敲钟,创下了募资额不到2000万美金的新低,帮它掐指一算,扣掉上市费用,拿到手的钱不到1400万美金,不及一个A轮融资,可谓让人生畏。上市之后,36氪的股价果真不负众望,从上市时的14.5块,掉到了现在8.8,市值掉到了3.3亿美金。

再半个月之前,嘉楠耘智成功摘下全球区块链第一股的桂冠,上市之后便止不住的泄洪,对不起,股价已经从刚上市的9块掉到了5.7。

时间再往前,是长租公寓第一股青客公寓也急匆匆的挂了牌,这家拥有96854间房间的公寓运营商在2019半年收入8.98亿,亏损3.73亿元,每出租一间房半年亏损3850元,是真正的公益事业。青客发行价为17美元,现价为11美元。

更久之前,是互联网咖啡第一股瑞幸咖啡用仅仅2年时间完成从成立到上市的全过程,这家被称为咖啡届的活雷锋的公司,每卖出一杯咖啡就要亏损23元,拿着美帝的钱来补贴中国人民的行为,被消费者大为赞赏,以至于股价从17块涨到了32块,可见神奇。

已经迫不及待上市的公司,除了这些,还有蘑菇街、宝宝树、英语流利说、触宝、蔚来、团车等等;

而那些迫不及待想上市的公司名单还有很长,共享办公空间的优客工场、人工智能的旷视……

仔细观察一下,那些迫不及待想上市的公司,无外乎有这样一些特点:

  • 尽管公司可能融资已经到D轮、E轮,实际上业务状态却还是A轮状态。如亿航无人机,这家曾经风光一时的无人机公司在过去几年几乎没有出现在市场,原有无人机业务基本没有什么销售,其新研发的空中载人无人机则处于刚刚研发出来的阶段,如果从VC投资的角度来说,就是一个A轮状态的公司。
  • 基本很难在一级市场融资了。无论是青客公寓也好、亿航也好、36氪也好,这些公司在一级市场几乎见过一遍投资机构,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其基本上很难在一级市场融资了。
  • 在一级市场的估值已经高到天上去了,以至于无人愿意做接盘侠。比如36氪,上市之前的估值已经到了28亿元,对于一个媒体公司而言,PE已经超过70倍(2018年净利润4050万元)。
  • IPO发行募资基本都大规模缩水。36氪上市募资了2000万美元不到,缩水了75%;嘉楠耘智缩水了70%;亿航缩水了60%;青客公寓也缩水了50%……
  • 上市之后绝大部分都跌跌不休。
    这些公司上市之后的两三个月内,股价基本都比发行价跌去了至少三分之一到40%,唯有瑞幸咖啡作为例外。股价狂跌不止,至少说明二级市场不认可这个估值。
  • 交易量都少的可怜。嘉楠耘智的日交易额为110万美金,青客公寓为6万美金,36氪为6万美金,上个纳斯达克,还不如新三板的交易量……

迫不及待上市的公司境况如此,那些一直不想上市的公司又怎么样呢?

有信息披露,滴滴的老股东们按照400亿,420亿价格卖滴滴的股份,要知道滴滴上一轮融资估值是580亿美金,相当于打了75折;

优客工场的老股东们则在按照一半的价格套现跑路;

大疆在2018年盈利20亿之后,据说2019年业绩受影响十分严重……

为什么不想上市?看看wework的案例就不寒而栗,看看这些已经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就心里发怵,在一级市场,至少还可以维持着表面的体面与牛逼……

我们总是在一次次的虚幻中迷失自我,等到从山顶跌落深渊时,才会醒悟过来。脱离实际业务的高估值,不过是镜花水月,总会回归到真实价值,不在一级市场,就在二级市场。

其实,道理我想大家都懂,揠苗助长的故事是小学课本的故事,只是我们为什么还依然沉迷这样的游戏,一切都逃不过人性而已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内容,觉得内容不错可关注私募韩si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