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名劍錄·續

上次說到了前五位的劍器,分別是軒轅夏禹劍、湛盧、赤霄、泰阿和七星龍淵,今天繼續往下寫。

第六、七位:干將、莫邪

中華名劍錄·續

春秋時期的鑄劍大師歐冶子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是大家可能不能知道干將莫邪和歐冶子是有關係的。

莫邪其實就是歐冶子的女兒,而干將則是歐冶子的女婿。

夫妻二人鍛造的最著名的劍就是以他們自己名字命名的這對雌雄劍。

在一些古籍以及神話故事裡面,干將莫邪的成劍是一個悽美的故事。

當時干將受命為吳王鑄劍,但是金石卻無法融化,眼看吳王給的期限即將到來,干將非常憂愁。

於是莫邪以自己的身體祭爐,爐火中的金石才融成鐵水。

干將含著淚水將鐵水鑄成兩把劍,分別命名為干將、莫邪。

干將只將雄劍獻了上去,自己卻保留了名叫莫邪的雌劍留了下來,用來懷念自己的妻子。

最終干將私藏雌劍的消息還是被吳王給知道了,他派出武士將干將抓了起來。

“莫邪啊,我們怎麼樣才能在一起。”

干將對著劍匣中的雌劍說道,然後就被武士所殺。就在武士們準備帶著劍匣回去覆命的時候,莫邪劍卻突然飛起,消失無蹤。

與此同時,吳王身邊的干將也從宮殿中飛了出來,再也不見蹤影。

干將和莫邪最終又再次在一起了。

所以干將、莫邪也被稱為“摯情之劍”。

相比於上面這個悽美的故事,另一個版本就顯得的殘酷許多。

同樣是受到吳王的命令鑄劍,同樣是金石不化,但是這次卻不是莫邪投爐,而是干將將自己的一對子女丟入了爐火之中。

以自己的子女祭爐,這才鍛造出了干將、莫邪兩劍。

前一個版本中的干將、莫邪是夫妻,這個版本的干將、莫邪是兄妹或者姐弟。

當然上面兩個都是傳說故事的版本,戲劇化的成分較高。

古代的鑄劍師確實有祭爐的習俗,但是他們不可能真的用活人祭祀,一般都是用自己的指甲或者頭髮丟入爐火之中。

第八位:魚腸劍

中華名劍錄·續

魚腸劍的名字可能有兩個出處。

一是這是一把類似匕首的短劍,可以藏於魚腹之中,所以才叫魚腸。

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劍身上的花紋婉轉曲折,像是魚腸,因而得名。

相比於之前的劍器,魚腸劍本身並沒有什麼故事,他的名氣來自於使用他的人。

吳王僚繼承吳國的王位,公子光心有不甘,於是他就請了專諸前去刺殺吳王僚。

公子光設宴請吳王僚,專諸假裝侍從端魚上殿,猛地從魚腹之中抽出魚腸劍,當場刺殺了吳王僚,但是他自己也被吳王僚的侍衛所殺。

所以魚腸劍也被稱為“勇絕之劍”。

之後公子光繼位,成為吳王闔閭,重用伍子胥與孫臏,使得吳國國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這位吳王闔閭就是吳王夫差(被西施施展美人計的那位)的父親。

第九位:純鈞

中華名劍錄·續

純鈞也叫純鉤,同樣出自春秋事情鑄劍大師歐冶子之手。

純鈞是歐冶子為越王鍛造的五把劍器之一,但是他卻被相劍師薛燭稱為“尊貴無雙之劍”。

據《越絕書》記載,薛燭稱這把劍乃是天人共鑄而成。

薛燭說:千年赤堇山破山而出錫,萬載若耶江干涸而出銅,雷公打鐵、雨師淋水,蛟龍捧爐,天帝裝碳。歐冶子與眾神嘔心瀝血十年,方成純鈞劍。

劍成之後,眾神離開,歐冶子也力盡神竭而亡。

當然這薛燭所說的話應該是有其他深意存在,不過純鈞的名號卻被他給傳播了開來。

第十位:承影

中華名劍錄·續

據說黑夜之中,承影劍只見劍柄,卻不見劍身。

只有在白天,天色大亮之時才能見到完整的承影劍,光線越暗,劍身就越難看到。

這是一柄別具匠心,非常有特色的劍器。

被稱為“精緻優雅之劍”。

雖然沒有什麼出彩的故事,但是他本身就是非常的出彩了,所以能排入第十位。

看過上面十把劍器的介紹,大家是不是發現其中有超過一半都是出自歐冶子之手。

最後來總結一下歐冶子所鑄造的那些劍器。

歐冶子為越王鑄造了五把名劍,分別是: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和巨闕。

又為楚王鍛造了三把劍,分別是龍淵、泰阿以及工布。

前面五把均是青銅劍,而為楚王鍛造的三把則是鐵劍。

如果算上自己的女兒女婿,歐冶子一家就承包了前十位中的七個位置。

那些沒有入選的劍器中也有非常有潛力的劍器。

比如說勝邪,與湛盧的仁德慈愛不同,勝邪卻是邪氣凌然。

歐冶子在鍛造勝邪之時,沒鍛造一分,邪氣就會增加一分,等完成一半的時候,這把劍已經邪氣沖天了。

歐冶子擔心自己無法壓制住這股邪氣,所以並沒有將勝邪完成,這是他所有的劍器中唯一的半成品。

工布與龍淵、泰阿同脈,就不多說了,最後的巨闕也算是很有特色。

這是歐冶子所有劍器中最為巨大的劍器,有點類似楊過那柄玄鐵重劍。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金庸先生很可能是參考了巨闕劍而寫出了玄鐵重劍。

除了以上這些,歷史上還有許多知名的劍器。

比如曹操的倚天、青釭。

秦始皇在一統天下之後也鍛造了兩柄寶劍,名叫“定秦”。

一柄被李斯埋於阿房宮下,一柄被埋於觀臺之下。

漢光武帝劉秀沒有發家之前在南陽鄂山得到過一柄劍,名叫“秀霸”,劉秀經常佩戴在身上。不過我想這可能是模仿劉邦拿到赤霄劍。

孫權的兒子孫亮,也就是三國時期東吳第二位君主,在建興二年的時候命人鍛造過一柄劍,名叫“流光”。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如果你還知道什麼名劍,記得在評論區告訴我。

可以的話請點一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