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外傳:你知道魯智深的本領是從哪裡學來的嗎?


水滸外傳:你知道魯智深的本領是從哪裡學來的嗎?

施耐庵寫的《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雖然褒貶不一,但是其中的108將確實膾炙人口,今天來給大家講一講魯智深成為花和尚之前的故事。

傳說北宋年間,少林寺正是興旺時期。名曰“少林五百僧兵”,其實僧兵上千,僧將百員。當時誰願到少林寺出家,當一名僧兵,是很不容易的。出家當僧兵,得先在少林寺內經受一段艱苦考驗。啥時候長老看你夠個僧兵資格,才舉行出家儀式,讓你“立表”、“剃髮”,當僧兵。

慶曆五年,三月裡的一天,監院和尚長盧正在山門前巡寺,見一個小夥子揹著個行李捲,來到他跟前,向他深施一禮,說自己要出家當僧兵。監院和尚長盧仔細一看,小夥子長得虎背熊腰,粗腿大拳,站著如半截子石碑,就問:“你是哪裡人氏?”

水滸外傳:你知道魯智深的本領是從哪裡學來的嗎?

“懷慶府的。”小夥子爽朗地回答。

長盧又問:“今年幾歲了?”

小夥子說:“二十四歲,三月初八生,屬馬的。”

長盧問:“名字呢?”

“姓魯,乳名達。”小夥子接著又說,“因為家裡窮弟兄多,願到少林寺出家當個僧兵。”

監院和尚長盧,見這個小夥子精神飽滿,說話爽朗,相貌長得雖然有些粗魯,卻有一副好骨架,就答應他到“預選堂”那裡登記個名字,考驗鍛鍊一段,等到“選兵節”的時候再定。

水滸外傳:你知道魯智深的本領是從哪裡學來的嗎?

“預選堂”是管預備僧兵的地方。打算到少林寺當僧兵的人,得先到“預選堂”掛號,等到一年一次“選兵節”時,誰的武功比賽夠格,就選拔誰當僧兵。魯達到“預選堂”掛號以後,農事上分配他放羊,習武上分配他“拔樁”,練“方便鏟”。

從這時起,魯達遵照“預選堂”的安排,每天早晚練“拔樁”。“拔樁”。就是把長有四尺、粗如碗口的木槓,一頭用刀削尖,夯入地下,地面上只露五寸長一個頭,人抓住露頭樁,“嗨!嗨!”邊喊邊把樁拔出來。下這種功夫,主要是練臂力。

魯達從天不亮就開始練直練到吃早飯才停止。早飯後趕著羊群,進山去放羊,在山上有空就練“方便鏟”,直到夕陽西下,才趕著羊群下山回寺來。晩飯後他仍練“拔樁”,直練到繁星滿天、月上樹梢的時候,才進屋內睡覺。

水滸外傳:你知道魯智深的本領是從哪裡學來的嗎?

起初,魯達一個早晨只能拔五、六根木樁,就累得筋疲力盡。練到四、五十天的時候,他一口氣能拔四十七、八根樁,後來一口氣竟能拔出八十多根樁,並且面不改色,氣不發喘。

在山上放羊練“方便鏟”,他能堅持半天半天的練,練得“方便鏟”在他手中達到運用自如的程度,他還把練鏟的套路編排成歌。

“選兵節”到了。節日的前一天,太陽壓山的時候,魯達趕著羊正要歸寺,放牛僧嚇得臉色蒼白,跑到他跟前,氣喘吁吁地說:“‘旱水獺’在……旗峰下被......被烏蛇吸住了。人不敢近前,怎……怎麼……辦哩?”

水滸外傳:你知道魯智深的本領是從哪裡學來的嗎?

“旱水獺”是少林寺養的領頭大鍵牛,四、五尺高,腿有罐子粗,能獨拉一張犁、耙。魯達聽完丟開羊群就往旗峰上跑。當他剛跑上峰腰,往石崖下一瞧,只見一條烏蛇,像根房檁。足有丈把長,爬在大石板上,仰著頭,張著口,嘴使著風想吃掉“旱水獺”。

“旱水獺”呢?在離烏蛇十多丈遠的地方,前腿趴,後腿蹬,累得滿身大汗,被烏蛇緊吸著,怎麼也跑不脫。這時,魯達想找個石頭推下崖去,可是峰腰連一個活動石頭也沒有。這怎麼辦呢?

水滸外傳:你知道魯智深的本領是從哪裡學來的嗎?

眼看牯牛被烏蛇越吸越近,他四處瞅隞,見山頭上有個石樁,露出地面只尺高。魯達走過去,用上力氣,“嗨!嗨!”兩聲,把一個入地三尺深的石樁拔了出來。兩手一託,拋下崖去。石樁咚咚滾下去,霎時回聲四起,好像山倒峰塌一般,驚得烏蛇頭一勾,打了個轉身,急忙鑽進石洞裡。“旱水獺”得救了。放牛僧回到寺裡,把此事報告給方丈和尚,方丈給魯達記了一功。

“選兵節”這天,魯達集中氣力,在練兵場上,一口氣拔了一百零八根木樁,贏得眾僧連連叫好。比試“方便鏟”時,他的武術精嫻超眾。監選僧考問他用鏟的套路,魯達就把他平常練鏟時編連的套路歌向監選僧背起來:跋陀留下方便鏟,達摩世代往下傳,前鏟左右擋,轉身當刀槍。背後羅漢勢,五花能擋槍。

監選僧見魯達武藝超眾,套路精熟,向主持僧稟報以後,加上魯達救牛的功績,確定魯達為上等僧兵。在入寺儀式上,先拜師更名,再“立表”、“剃髮”,然後換上嶄新的僧兵衣、帽,進入宴會。宴會上,大家輪流端杯敬酒(別問我為什麼和尚可以喝酒),直吃到天黑才散。

水滸外傳:你知道魯智深的本領是從哪裡學來的嗎?

魯達長了二十多歲,從沒像今天這樣高興,酒筵上他痛痛快快吃喝了一頓,出了屋門就覺著頭重腳輕,渾身燥熱。他便到少溪河上游僻靜處,脫下僧兵衣帽,洗起澡來,洗著洗著靠著石板睡著了。不知睡了多長時間,當他醒來的時候,寺內走出一隊僧兵,打著燈籠火把,邊走邊吆喝他。當大家看他光著腚,蹲在河岸上時,眾僧們雙手合十,“阿彌陀佛!善哉!善哉!”的喊起來。喊後給他一條褲子讓他穿上,把他扭送回寺院。

通過監院和尚長盧的審訊,魯達才知道,他醉後靠石頭睡著時,一個歹人穿戴上他的僧兵衣帽,冒充少林寺僧兵,闖入寺東一戶新婚洞房內,好汙了新娘子。後來被家人發現,攆出大門,人沒捉住,卻把僧衣扯了下來。新女婿拿著僧衣,到少林寺長老處告狀,長老讓監院長盧處理這件事。

長盧和尚一看,僧衣上是魯達的編號,現在又見魯達那個狼狽樣子,不容分辯,痛打了魯達四十戒板,把魯達禁閉在“清心殿”內。

到少林寺掛號以來,魯達常常聽老和尚們講,延安府老種經略那裡愛人才,凡是武藝高強的人,他都留下來重用。魯達關進“清心殿”後,心裡生氣,渾身疼痛難忍,眼淚直落到半夜。

他一恨賊人太毒,二恨長盧不讓辯理,三恨自己太粗心大意。他想著今後在少林寺裡混下去,也難洗清冤枉,不如投延安府老種經略那裡去,混個差使,學到的武藝也能施展開來。於是他用盡力氣,端掉門扇,回到自己住室,打好行李,扛起“方便鏟”,攀上牆的一棵柏樹,翻過牆頭,趁夜靜逃出少林寺。

水滸外傳:你知道魯智深的本領是從哪裡學來的嗎?

走下轅關,他覺得心裡有些發躁,想尋碗茶喝。一看路旁有家小店,還明燈蠟燭的。他走上前正欲叫門,卻聽到裡邊有人竊竊私語。魯達將耳朵貼牆仔細聽起來,只聽一個男人說:“娘們!你真是個活菩薩啊,託你的福,聽你的話,上半夜我走“桃花運了。”

女人接道:“鱉孫,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想瞎你的眼!”

男人說:“看,這是什麼?”

女人說:“和尚帽,在哪裡弄來的?”

男人說:“路上我想著咋能闖進洞房去,碰巧一個和尚在河裡洗澡睡著了,我把他的僧衣一穿,僧帽一戴,剛進洞房去了。新娘子見我是個僧兵,害怕得捂住了臉……”

魯達聽到這裡,怒火滿腔,撐住鏟杆。一躍翻過牆去,一腳把門跺開,“咔啪”一鏟,捅進那漢子的豬油肚子裡,“嘩啦”腸子、肚子和血水,隨著鏟頭一起流了出來。妖女人看見,“哎呀”一聲,抱著頭往炕洞裡鑽。魯達伸出一隻手,抓住那女人的腳脖,拉出門,呼的一搶,扔過房脊只聽“哎”一聲尖叫,骨碌碌一通!人再沒唧一聲。魯達轉身進屋一看。桌子上擺的有酒有肉,還有冒熱氣的兩碗茶水。他跳上椅子,蹲下來又喝又吃,兩盤牛肉,一壺燒酒,兩碗茶水,不一會兒一掃而光,然後把鏟頭往水缸裡一插,嘩嘩攪了一陣子,滿鏟血跡測得幹於淨淨。他用鏟杆挑上行李,經過潼關,直奔延安府去了。

這裡所說的魯達,就是《水滸》上講的“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中的那個“花和尚”魯智深。在成為魯提轄之前的故事以及他一身功夫的來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