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這兩個地級市分別以金、銀為名,都為建國後所設建制

甘肅省,位於我國西北,地處黃河上游,其地域狹長,南與四川相鄰,西為青海、新疆,東為陝西、寧夏,北與蒙古國接壤,地形、氣候多樣,是古絲綢之路的鎖匙之地和黃金路段。甘肅之名為取甘州、肅州首字而得名,因地處隴山(今六盤山)以東,歷史上曾設有隴西郡、隴右道而簡稱“甘”或“隴”。

甘肅這兩個地級市分別以金、銀為名,都為建國後所設建制

甘肅歷史悠久,省境歷史文化名城眾多,如古稱甘州的張掖,古稱肅州的酒泉,但現在甘肅所轄十二地級市、二個自治州共十四個地級行政區中也有建國新設之建制,比如分別以金、銀為名的兩個地級市金昌市、白銀市,均為新中國成立後因資源開發而設立的行政區。

甘肅這兩個地級市分別以金、銀為名,都為建國後所設建制

金昌市,位於甘肅省中部、河西走廊中段,現為甘肅省地級市,河西走廊重要節點城市,也是建國後因礦而興,因企而設的一座新興工業城市。金昌是我國著名的鎳礦產區,有“祖國的鎳都”之譽,因轄有金川、永昌而得名,也寓祖國鎳都繁榮昌盛之意。

甘肅這兩個地級市分別以金、銀為名,都為建國後所設建制

新中國成立前,今金昌市區還是隸屬於永昌縣的一片戈壁荒漠,1958年這裡發現了大型的硫化鎳礦,為更好的開發資源併為礦區建設配套,1963年成立金川鎮,為永昌縣所轄。1981年以永昌縣金川鎮及寧遠、雙灣兩個公社設省轄市金昌市,同時永昌縣劃為金昌市所轄,金昌建市後轄有金川區、永昌縣兩個縣級行政區。

甘肅這兩個地級市分別以金、銀為名,都為建國後所設建制

白銀市,位於甘肅省中東部、黃河上游,是我國唯一以貴金屬命名的城市,現為甘肅省地級市。白銀市資源豐富,是我國著名的有色金屬基地,尤以銅最為著名,有“銅城”之稱。白銀因礦得名、因企設市,“白銀”之名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時期的“白銀廠”,並一直沿用至今。白銀市域歷史悠久,西漢時就有建制,但白銀市卻為新中國成立後所設政區,為一座新興工礦城市。

甘肅這兩個地級市分別以金、銀為名,都為建國後所設建制

白銀建市前為分別為靖遠、皋蘭、景泰等三縣所轄之地,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有色金屬資源的開發、利用而於1956年設縣級白銀市,隸屬於定西專區。1958年,白銀市升為地級市,到1963年白銀市轄市郊區及皋蘭、景泰、靖遠三縣,同年10月白銀市撤銷設白銀區,隸屬於蘭州市。1985年,白銀市恢復建制,轄白銀、平川兩區及靖遠、景泰、會寧三縣至今。

甘肅這兩個地級市分別以金、銀為名,都為建國後所設建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