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高职生入职铁路后身份定位及将来发展前景


本科生、高职生入职铁路后身份定位及将来发展前景

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尽管同样是进入铁路的年轻一代,有的是本科毕业,有的是高职毕业,尽管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本科生在业务能力,人际关系未必强于大专生,但论就职业发展前途,其实在入职铁路前,本科生比大专生多上一年学,那一张能证明的学历的文凭,就让绝大多数高职生望尘莫及、长叹不已。身份不同,就注定往后职业发展方向截然不同,虽然现在社会总提倡不惟文凭论,更注重个人能力,那针对的是民企和外企,在铁路这个国有大型企业中,讲究的是最起码的出身,根正苗红才是本。其实这对于高职生而言,是赤裸裸的歧视。身边不乏有些优秀的同事,单论工作业务水平,为人处世,和自身日常的修养及对看问题的思考和方法上,一点都不亚于本科生,一张文凭只代表的过去,代表的是你的高考分数,但对企业而言,其实从进入单位的那一天起,就贴上烙印标签,跟随你一直到退休,这是个非常残酷的现实,任凭你今后如何努力,如何上进,如何表现,残酷的现实是,工人就是工人,干部就是干部,身份上的壁垒和鸿沟泾渭分明,无法逾越。那么他们的身份和定位又是咋样呢?

高职生:官方定义为生产技能操作岗位,简单来说就是工人岗,按专业级别又分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参加工作后,按照工作年限一步一个台阶上升。近两年,国家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对工人职业水平和操作能力越发重视,铁路也不例外,在各工种中对业务能力出众的优秀人员聘为首席技师,首席技师算是工人的最高级别,就像部队里五级或六级军士长,也享有特殊补贴。先不说做到首席技师,就是到技师级别,你就可以在现场不用那么过多的从事体力劳动,作为班组长,可以很淡然处之的进行指导,但前提是你足够努力,并要有能力证明,最后提职为技师。

本科生:较高职生而言,最明显的优势就是那一张学历文凭证明。从入职起便有干部身份,虽然这些年随着用人培养机制的改变,要求所有本科生必须下现场在一线操作岗位满一定的年限要求才能聘到一般的技术管理岗位,但就今后而言,人员的升职和提拔肯定是在本科以上学历中选取,一般科员---科级干部—-处级干部---局级干部---或更上层,而且随着职位和职称的晋升,所获得的待遇也是逐级提升,这是这个体系中人员仕途的模式。这条途径对高职生而言,在现有政策体系下,永远是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及,即使在今后政策调整允许下,在身份上有个华丽的转身,有幸成为一般干部,已经来说是激动不已,更别说其他非分之想了。

以上所说的是目前政策下,本科生和高职生的区别,单论发展前景,本科生占进优势,本科生可以以干代工,一旦有机会聘用至管理岗位,脱离一线,那是很名正言顺的事,但高职生想以工代干,那是很难的,即便由于工作调整,可以在干部岗位,但身份和待遇方面不解决,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但本科生真的要比高职生占很大优势,在工资和待遇方面真的差很多么?后续有文持续更新,请继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