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西醫院的“廈門速度”說起——關於2019年廈門加快高質量發展的觀察與思考

【開欄的話】

2019年即將過去,2020年即將到來。

回眸過去這一年,是什麼樣的力量,正在深刻改變著廈門這座城市?我們覺得,四個關鍵詞當之無愧,那就是“高質量發展”“跨島發展”“民生獲得”和“擔當作為”。

一年來,廈門市委市政府對標習近平總書記為廈門擘畫的宏偉藍圖,按照省委省政府總體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的目標,全面激發幹部精氣神,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一年來,廈門市委市政府著力狠抓實體經濟,一方面“大招商、招大商”,向外謀求產業增量,另一方面厚培“三高”企業等,對內謀求存量提升;與此同時,全面拉開“6+2+8”大格局謀劃跨島發展,致力島內大提升為發展騰挪新空間。一年來,國內外資本對廈門青睞有加,頭部企業紛紛落戶,高層次人才加力創業,廈門發展不斷提速,正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型城市樣本。

本報今日起將推出四篇年終特稿,從解讀這四個關鍵詞入手,勾勒一座城市一年來的奮鬥軌跡,以饗讀者。

从华西医院的“厦门速度”说起——关于2019年厦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观察与思考

廈門力爭在新一輪新經濟競逐中搶佔制高點。圖為廈門軟件園三期。(本報記者王火炎航拍器攝)

从华西医院的“厦门速度”说起——关于2019年厦门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观察与思考

億聯網絡、雲知聲、施耐德電氣等“三高”企業攜科技產品,亮相今年7月29日召開的廈門市“三高”企業發展大會。 (本報記者鄭曉東攝)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許若鯤 張小燕 劉豔) 在“中國醫院排行榜”中,川大華西醫院已經連續9年綜合排名第二了。正是這家中國一流、世界知名的頂尖醫院,今年8月簽約廈門,11月28日就在集美新城正式動工。

對此,四川大學的黨委書記以一個疑問,表達了由衷的讚許:深圳,有“深圳速度”之說,而華西廈門醫院從簽約到開工僅僅三個月,是不是也存在一種速度,叫“廈門速度”?

如果這是項目進入廈門的“速度”,今年,我們還看到項目進入廈門的“重量”。

在全球的動力電池製造和全球優秀汽車公司戰略供應商中,中航鋰電,是一家舉足輕重的“巨頭”。正是這樣一家企業,今年6月簽約廈門,把“新型動力鋰電池生產線項目”正式落戶廈門火炬高新區,總投資100億元。中航鋰電錶示,這意味著其全球版圖中新增了一個廈門基地。倒過來看,廈門,也由此進入了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生產的重要環節中。

2019年,廈門,發生了一系列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首先從“項目”的湧入開始,進而拓展了廈門“高質量發展”這個關鍵詞的內涵與外延。

一組數字足以佐證:截至11月30日,全市共形成招商項目1461個,總投資8612.85億元,其中:落地項目253個,總投資1302.67億元;1-11月,利用外資規模居全省首位,佔全省比重逾40%,創近年新高;新興動能快速成長,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入選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獲批中國軟件特色名城,入選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

解讀2019年廈門“高質量發展”關鍵詞,要有大局觀。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今中國,應對大變局,關鍵就是要辦好自己的事。辦好自己的事,高質量發展成為中國的必然選擇和時代強音。俯瞰中國大地,各經濟帶之間、各城市之間競爭方興未艾、你追我趕。廈門,由此面臨更大的壓力,也面對更多的機遇。

“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新時代新的發展格局中,只能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衝勁幹勁,才能拼出廈門的位置、拼出廈門的速度、拼出廈門的天地,這就是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胡昌升給出的答案。廈門要在全省、全國乃至更大的格局中展現更大的作為,就必須在高質量發展中領跑全國“第一縱隊”。而其抓手,正是“項目”二字。胡昌升履新不久,就如此強調:“抓項目就是抓廈門的未來,抓項目就是抓廈門的發展。”

沿著這樣的脈胳,我們就能看清廈門這一年抓好招商引資、培育“三高”企業、發展新經濟、建設金融強市、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等一系列力作背後的清晰邏輯。

點擊“華為鯤鵬”綜合效應

在中國人眼裡,華為和它的創始人任正非,自有一層傳奇的色彩。創立於1987年的華為,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在此前公佈的“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名單中,華為以7212億元排名第一。

今年7月,華為進入廈門。廈門與華為簽訂合作協議,華為首個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及超算中心落戶廈門。解讀廈門“高質量發展”,不妨先從一家企業著手。

磐基商務樓,華為廈門公司所在地,40多人的團隊在這埋頭忙碌。“明年,團隊陣容將壯大”,華為廈門鯤鵬生態創新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

華為的鯤鵬芯片技術到底有多強大?過去數字世界只有一種選擇——X86體系。華為打破美國近50年的壟斷,開啟“中國芯”時代,其打造的鯤鵬處理器,讓世界有了第二種選擇。

華為將發展鯤鵬產業生態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放在了廈門。

“廈門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紮實”,在華為廈門負責人看來,廈門是現代產業聚集地,並且城市營商環境好,政府辦事開明、務實、高效。此前廈門市與華為在產業雲方面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運營情況健康。

昔日的白鷺棲息之地,如今迎來“鯤鵬”展翅。根據合作協議,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將以共同打造鯤鵬產業生態為目標,吸引大批生態合作伙伴入駐,合作開發鯤鵬系列生態產品。超算中心採用以華為鯤鵬處理器為核心的Taishan服務器,同時引入極致性能、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等。廈門市超算中心項目未來預計總規模達15億左右。

“5G+雲+AI”的時代,華為的步伐不斷加快。簽約2個月後,“廈門選擇不凡-華為雲城市峰會2019”成功舉行,廈門首批扶持超過200家企業進行鯤鵬生態適配。華為公司副總裁鄭葉來在會上表示:“我們與廈門緊密合作,將培養一批基於鯤鵬計算產業上下游的企業,助力廈門建設中國計算產業的新高地。”

“頭”進來了,“身子”也跟著進來。華為對廈門的意義,不在於一家公司,而在於為整個產業鏈賦能,整合鯤鵬產業鏈在廈門聚集,加速廈門數字經濟的發展,推動廈門先進製造業、信息化產業、大數據產業上一個新臺階。

多場全市性大會開拓發展新天地

剖析一個華為項目,也帶來一個極富想象空間的問題:新增一個高品質的項目,能給廈門帶來如此深遠的影響,如果是10個,50個,100個,500個高質量項目不斷進入,廈門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這裡,需要深入理解高質量發展的內涵。高質量發展,是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根本在於經濟的活力、創新力和競爭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根本途徑。在微觀上,高質量發展要建立在生產要素、生產力、全要素效率的提高之上。

對廈門來說,要落實新發展理念,必然要在推動發展質量的全面提升中實現趕超目標。

經歷多年來的改革開放,廈門經濟特區成就斐然。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面對新時代全國的發展大局,廈門經濟體量偏小,地域空間較小,發展動能不足,產業生態還不完善,人才、產業的集聚受限等一些不利因素,也不斷浮現。縱觀國內,2018年深圳生產總值已突破2.4萬億;再看省內,福州生產總值7857億元,泉州生產總值8468億元,而廈門生產總值約為4791億元,尚有不小的差距。

2019年4月29日,全市招商大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召開,胡昌升在會上發出動員令:“唯有奏響抓招商促發展的最強音,才能在新徵程中激發發展新動能、跑出發展新速度、拼出發展新格局。”

“大招商、招大商”。胡昌升書記、莊稼漢市長几個月來先後率廈門市經貿代表團赴日本、韓國深化經貿合作和各領域交流,推介廈門一流營商環境;率團訪問香港特別行政區,大力推動以情招商、以商引商;赴北京、上海出席投資環境推介會,密集與中央企業、知名民企負責人進行廣泛深入接觸;赴杭州、武漢、四川考察招商,親力親為推動優質企業在廈佈局發展,推動形成一批優質合作項目。

全市招商大會、全市“三高”企業發展大會、全市金融產業促進大會、廈門市文化旅遊會展產業發展大會、廈門新經濟大會…… 8個月來,攸關廈門未來產業發展全局的大會,密集召開,並出臺一系列政策乾貨——廈門決策層科學考量、深謀遠慮,同時果敢決然地作出了新賽道上的戰略部署。

“高質量發展是五大發展理念引領下的協同發展”,廈門市發改委主任張志紅說,廈門產業到底怎麼走,未來產業如何佈局?這幾個戰略性大會給出了答案。

截至11月30日,全市共形成招商項目1461個,總投資8612.85億元,其中:落地項目253個,總投資1302.67億元。天馬AMOLED、中航鋰電、華為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及超算中心、星旅遠洋等一批重大項目簽約落戶。

高質量發展跑在“第一縱隊”

業內人士形象地說,廈門發展實體經濟現在是“兩條腿”齊步走,向外謀求產業增量,以大招商、招大商為抓手,為未來蓄勢;對內謀劃存量提升,毅然“換擋”,優化產業結構。以發展新產業、培育新業態、探索新模式為路徑,以“互聯網+”為抓手,加快構建高能級的新經濟產業生態。

今年8月,總投資480億元的天馬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項目落戶廈門,這是廈門史上單體投資最大的高科技工業項目。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宏良說:“廈門有這麼好的區位優勢、戰略機會和人文環境,企業在廈門發展大有可為”。

百億量級的製造業項目,共有3個成功簽約落地,除天馬外,還有中航鋰電、浪潮。傾情傾智傾力,一個招商引資的“強磁場”正在廈門聚合。

截至11月30日,全市共形成高能級招商項目241個,投資總額3071.77億元,其中世界500強項目98個,投資1173.3億元。

新來鳳凰棲,老樹發新枝。伴隨著項目的落地,更多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在廈門脫穎而出。

“非常意外,之前沒有這麼高的預期”,趣店,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中國領先金融科技公司,將總部搬到了廈門。創始人兼CEO羅敏連連感嘆,遷廈後業績喜人。據悉,今年三季度趣店實現淨利潤10.6億元,同比增長52.9%。

2001年創立的億聯網絡,可謂“三高”企業的代表,公司5000平方米的辦公面積,年產值達到了18億元!2018年公司SIP話機全球市場佔有率為27.3%,成功蟬聯全球第一。

自主培育美亞柏科、億聯網絡、美圖、美柚等一批優質新經濟企業,成功引入趣店、神州優車、瑞幸咖啡、微醫等一批獨角獸、瞪羚企業,為廈門的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和城市加快轉型注入了強勁動力。

廈門12條產業鏈群中,目前已有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信設備、機械裝備、旅遊會展、金融服務、軟件信息、航運物流、文化創意8條產業鏈群規模超過千億,產業結構呈現高端化特點。廈門還將力爭通過三到五年的努力,實現萬億產業集群的新突破。

“可以說,廈門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較為突出的成效,進入了全國先進行列”,張志紅這樣表示。

幾組數據可以佐證——經濟密度高,2018年廈門單位面積產出GDP為2.82億元/平方公里,在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3位;財政產出效率高,2018年廈門每平方公里地方級財政收入0.44億元,居副省級城市第2位;單位能耗保持在較低水平,廈門持續保持在全國、全省同類城市前列。在今年一系列的進展之後,相信相關數據會有進一步提升。

2019年,廈門,正在努力踐行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力爭在新一輪新經濟競逐中搶佔制高點。

【聲音】

雲知芯:助力構建生態圈加速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人工智能超算平臺突破1億億/秒浮點算力,這也是中國東南區域的最強算力。作為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雲知聲的全資子公司和東南總部,廈門雲知芯智能科技擁有世界頂尖智能語音識別技術。雲知芯總經理陸陽稱: “今年廈門陸續召開了招商引資大會、‘三高’企業發展大會、人工智能大會等,讓企業看到了廈門堅定發展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產業的決心,同時發佈的政策也非常有吸引力。”他表示,未來企業將更有信心把上下游生態鏈引入到廈門,構建生態圈,加速廈門人工智能產業的基礎服務建設,壯大產業鏈群,推動廈門市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化發展。本報記者崔昊

象嶼殼牌:更加堅定在廈紮根發展信心

12月初,象嶼殼牌山頭裡加油站盛大開業,這也是福建象嶼殼牌在福建地區經營的第11座加油站。“落戶以來,我們深深感受到廈門市各相關部門的熱情周到服務,尤其是主動地、富有前瞻性地站在企業角度思考,幫助企業穩健發展壯大,這讓我們堅定了紮根發展的信心。”福建象嶼殼牌石油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于濤告訴記者,象嶼殼牌正在快速佈局網絡,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象嶼殼牌在各方護航下在福州、廈門、泉州、漳州、南平、三明等地獲得加油站用地。本報記者崔昊

【數據】

●截至11月30日,全市共形成招商項目1461個,總投資8612.85億元,其中:落地項目253個,總投資1302.67億元。天馬AMOLED、中航鋰電、華為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及超算中心、星旅遠洋等一批重大項目簽約落戶。

●首批遴選2079家“三高”企業納入培育庫。力爭到2021年,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500家,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超過500家,瞪羚企業超過120家;營收規模翻番的“三高”企業超過500家,新上市“三高”企業達到10家以上。

● 2019年前三季度,廈門5項增速位列全省前三:地區生產總值(第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第1)、實際使用外資(第3)、財政總收入(第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1)。

展開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