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让世界变“小”却让梦想变“大”

宿迁网讯 (记者 侯苏雨 实习生 纪雅囡) 12月16日7点38分,一列从徐州驶来的动车冲破薄薄晨雾,在临近徐宿淮盐高铁宿迁站时缓缓停下,成为宿迁站第一列停靠载客的动车。世界小了,梦想大了。驰骋而来的高铁让“诗和远方”不再遥远,也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更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高铁让世界变“小”却让梦想变“大”

江苏草帽网络科技公司

总经理 贺萍萍

一想到高铁通车,江苏草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贺萍萍就高兴得合不拢嘴。“3年前,我与丈夫一起将北京的公司搬到宿迁电商产业园区,看中的就是这里巨大发展机遇。但是,来后却发现宿迁没有高铁,交通不太方便。”贺萍萍告诉记者,“我们的客户分布在全国各地,客户来公司考察时,我们就要去徐州高铁站接他们,一趟来回就浪费了3个多小时。有了高铁后,我们都自豪地跟客户说,以后来宿迁,乘高铁可以直接到‘家门口’啦!”

高铁让世界变“小”却让梦想变“大”

天合光能(宿迁)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徐连荣

宿迁进入“高铁时代”,为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约见客户无须“跋山涉水”,企业人才引进也变得“畅通无阻”。

“公司距离高铁站只有3公里的距离,下了高铁不到十分钟就能到达我们公司。”说到这,天合光能(宿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连荣兴奋不已,他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总部在常州,是高新技术企业。以前没有高铁,想出去学习费时费力,把经验丰富的人才“请进来”也不容易。“现如今,更方便更快捷的交通不仅让愿意来宿迁工作的技术人才多了起来,就连想来宿迁考察的客商也多了,高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显现。”

高铁让世界变“小”却让梦想变“大”

宿迁学院老师

刘颖春

高铁的开通,不仅企业将获得重大利好,对高校来说也是意义非凡。

2017年,宿迁学院开始对贵州、河南、四川、广西四个省招生,但是效果不佳。宿迁学院老师刘颖春坦言,宿迁学院目前在校学生1万多人,苏南和苏北学生人数基本持平,外省学生仅200人左右,外省招生不顺利,交通不便利是其中一个原因。

“广西的学生从家乡到宿迁需要38小时的车程;贵州的学生归校要乘坐飞机到徐州再乘学校安排的车辆回宿迁,不仅换乘不便,而且价格高昂。”刘颖春告诉记者,现如今,高铁的开通对扩大生源颇为有利。

高铁让世界变“小”却让梦想变“大”

宿迁学院学生

蔡钦卿

“宿迁高铁的开通,进一步拉近了我与家人的距离。”来自盐城的大三学生蔡钦卿告诉记者,她是宿迁学院的一名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她就很少回家。“爸妈总说我长大了,不想和他们待在一起了,其实不愿意回家真的只是因为来回乘车不方便。”蔡钦卿高兴地说,“现在好啦,高铁开通了,周末也能回家陪陪家人了。”

高铁让世界变“小”却让梦想变“大”

宿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推广处处长 祁小斌

高铁为我市旅游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风景秀美的三台山森林公园、风韵古朴的项王故里、烟波浩渺的骆马湖……人杰地灵的西楚大地上,有着太多让人流连忘返的风景。“以前来宿迁的游客主要依靠汽车,主要集中在徐州、南京以及邻省安徽、山东等周边市场,旅游核心市场范围在300公里范围内,客源相对匮乏。”宿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推广处处长祁小斌告诉记者,高铁通车后,作为京沪高铁徐州至上海的辅助通道,宿迁市民可以借助徐宿淮盐高铁北上南下,直达京沪,更加便捷地走向全国的东西南北。同时,高铁沿线1000公里范围内的客源地也纳入我市核心旅游市场范围,旅游目标客源市场的覆盖度和便捷度都将迎来质的飞跃。

高铁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高铁旅游将改变人们在宿迁的游览方式,从过去的‘旅长游短’逐渐过渡到‘快旅慢游’,这也对宿迁旅游提出了新要求。”祁小斌说,高铁的开通不仅有效延伸宿迁旅游市场覆盖范围,而且也推动着宿迁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宿迁将不断提升旅游配套,满足游客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