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減負”讓老師不再忙於評比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佈了日前印發的《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 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16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進行了詳細解讀。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指出,要減掉中小學教師不應該承擔的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改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把寧靜還給學校,把時間還給教師。

調研全國上千所學校形成意見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發佈會上指出,當前,由於一些歷史的和體制機制方面的原因,教師特別是中小學教師的額外工作負擔過重,各種督查、檢查、評比、考核等事項名目多、頻率高,各類調研、統計、信息採集等活動交叉重複、佈置隨意。還有一些地方和部門,在落實安全穩定、掃黑除惡、創優評先等工作時,經常向學校和教師攤派任務,影響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佔用教師大量時間、耗費大量精力。

針對這個問題,教育部成立調研工作小組,先後分赴東中西部9省18市實地調研,並對28個省份的250個縣市、1430所學校的中小學教師進行了問卷調研,同時,書面徵求了20箇中央國家機關和有關單位、教育部內8個司局和全國32個省份教育部門的意見,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為中小學教師減負的20條《意見》。

檢查評比考核要減50%以上

《意見》明確了減負內容和主要舉措,包括第4條至17條,將重點聚焦、嚴格規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社會事務進校園、相關報表填寫工作、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等四類事項中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對清理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定下目標。經過清理,確保對中小學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在現有基礎上減少50%以上,清理後保留事項實行清單管理。

此前,有媒體報道,有的地方在幼兒園開展掃黑除惡等活動,對幼兒進行標語教育及知識答題活動,脫離教學實際。而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和企業等單位開展的如慶典、招商、拆遷等活動是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也拉來學校參與,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活動。意見明確,這類社會活動要堅決杜絕。

很多教師在各類表格填寫上花費了很多精力。《意見》明確要規範精簡各類報表填寫,統籌安排各類報表填寫工作,避免教師重複報數據、多頭填表格。

對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將來也要從嚴規範。對於借用中小學教師參與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任務的,在不影響學校正常教育教學情況下,應經縣級以上教育部門同意,並報同級黨委審批備案,借用期限原則上不超過半年。從嚴規範培訓活動。除人社部門依法依規開展的培訓之外,避免安排中小學教師參加無關培訓活動。

此次意見明確了除人社部門依法依規開展的培訓之外,其他的要認真研判,合理取消,同類合併,不得拉教師拼湊充數,把無關培訓攤派給教師。

(綜合新華社、央視)

教師心聲:希望活動少而精 少一些走過場

12月16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對《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進行解讀。記者注意到,《意見》直面教師減負最焦點的問題,對教師反映強烈的“評比考核多”“填表多”“進校園氾濫”“隨意抽調借用教師”等幾方面的問題都做出相應規定,可以說是直戳“痛點”,表現了國家對於教師減負工作的決心。同時,《意見》還要求列出具體的減負清單,採取這種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來保證減負工作的實效性。羊城晚報記者採訪廣州多位教師和家長髮現,老師們對減負熱烈歡迎,同時希望對於過多佔據精力的非必要性教育任務也減一減。

點贊:有明確減負目標,盼實實在在落實

對於此次實實在在的減負,老師們都表示熱烈歡迎,期待各地教育局儘快出臺細則落實相關規定。

廣州一小學語文老師表示:“鬆了一口氣。之前各種評比、檢查、考核、公開課、填不完的表格、會議……都快讓教學變‘副業’了。現在明確提出‘對中小學校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在現有基礎上減少50%以上,清理後保留的事項實行清單管理’,有明確的數據目標,能夠實實在在的落實給老師減負了。”

讓學校和老師最頭痛的是各種社會事務進校園。《意見》對減少社會事務進校園作出六項規定:對於扶貧任務,要充分運用校園和課堂,通過扶智方式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多作貢獻;對於掃黑除惡、防災減災等重要專項工作,確需中小學教師參與的,由教育部門嚴格按要求依程序統籌安排;對於城市創優評先任務,原則上不得安排教師上街執勤或做其他與教師職責無關的工作,不得影響正常教育教學等。

一位三年級學生家長對“進校園”的形式主義深有感觸,“此前禁毒教育進校園,發了一張卷子要求孩子做,其中包括寫出海洛因的化學成分,要求小學三年級的孩子答這種問題意義在哪裡?禁毒教育是應該的,但什麼年齡、什麼方式應斟酌。”

呼聲:非必要的教學活動,也可以減一減

《意見》規定,減負要減掉的是中小學教師不應該承擔的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但也有教師和家長認為,教育教學的定義太過寬泛,在實際教學中非必要的教學任務依然耗費了教師大量時間與精力。

“今天手抄報大賽、明天班級牆報評比、後天畫井蓋……一週一小活動、一月一大活動,老師每週都在協調各種不同主題的活動,能有時間備好課、上好課嗎。”天河區某小學一位四年級家長直言,因為學校各種活動太多,老師將改作業的任務推給了家長,“從孩子全面發展的角度,這種活動也不能說跟教育教學沒關係,但的確耗費了老師大量的時間。”家長們希望,學校的活動少而精,一些走過場、形式主義、非必要的教學活動減一減。

在日益強調綜合素質培養的背景下,初中老師們反映工作量增大。以本學期開始實行的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為例,“每個學生有100個項目要打分,還要寫評語,各種考核證據上傳網絡,一個班級幾十名學生,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而且期末本來複習、考試、改卷等任務就挺重。”一名知名中學老師表示,類似研學、綜評等工作正在成為老師正常教學之外的挑戰。

(記者 蔣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