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党建助推脱贫攻坚 着力强化组织保障

漳县党政网

今年来,漳县以“三引四领一融合”党建引领脱贫攻坚行动为抓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服务保障脱贫攻坚为中心,深入开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全力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抓责任落实,压实党建工作责任

坚持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2019年,县委常委会先后研究基层党建工作13次,乡镇党委坚持每月研究1次党建工作,每次党委会都有党建工作议题。修改完善了抓基层党建“四清单一台账”,实行基层党建“月提示、季扣分”制度,严格追责问责和结果运用,制定落实《漳县基层党建工作问责办法(试行)》,对3名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履行不到位的乡镇党委书记进行了函询,并责令对有关问题作出了书面说明。在县电视台开设《说得清、干得实》党建电视专栏,制定了《实行部务会成员分片联系组织工作制度》和“三项谈话”暂行办法,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有效落实。

抓制度落地,规范党内组织生活任

调整建立县委常委、党员副县长,县委组织部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标准化联系点制度,先后开展“拉网式”督导2轮,整改问题356个。组织实施党组织设置“调整规范”专项整治,调整理顺隶属关系不顺的党支部3个,撤销党总支1个、党支部12个。不断深化“三链”建设,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3个。坚持把组织生活标准化作为抓实农村基层支部的根本和关键,针对党内生活不经常、不规范的问题,从落实和规范“三会一课”入手,建立五个基本到支部工作制度,推行支部主题党日“4+X”制度,以支部为单位建立微信工作群,加强党员日常管理,提升“三会一课”质量。

抓队伍建设,夯实基层战斗堡垒

持续推进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扎实开展村“两委”成员联审工作,调整村“两委”成员72人,其中调整村书记21人、村主任17人。根据村干部能力素质评估情况,制定《全县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实施方案》,举办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和党员致富带头人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2期。采取专题辅导、情景模拟、知识测试等方式,分3期对全县179名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党建办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全覆盖轮训,提升党务干部能力。积极稳妥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试点工作,推行“一选两聘”模式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公开选聘村党组织书记5名、村文书18名,65个村已实行“一肩挑”。不断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储备后备干部650人。深入开展“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聚民心活动,发展农民党员69名。从严从实开展农村党员信教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思想教育180余场次,与3833名农村党员签订了《共产党员不信教承诺书》,排查出农村信教党员6名,给予了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抓整顿创建,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深入推进基层党建示范的创建工作。建立落实县乡党员领导包抓制度,先后向县级包抓领导呈送工作《提醒单》3次,提醒落实好包抓责任,年初排摸确定的13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已全部整顿提升;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要求,通过24名县级领导带队深入135个村全面调研排摸,经县委常委会研究确定主题教育中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3个,并制定了“一村一策”整顿方案,按照“四个一”措施扎实开展整顿,目前已全面完成县级评估验收。按照全市“1+7+3+N”示范点创建要求,开展以“培育创建3个基层党建示范性乡镇、打造3条农村基层党建示范带、培育创建30个不同类型的基层党建示范点”为主要内容的“333”示范点创建工程,创建各领域各类型示范点69个,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212国道、文殪公路、漳武公路辐射3条主干道的“十”字型党建示范点网络。

抓基础保障,着力补齐短板弱项

按照“五位一体”功能定位,积极整合全县因灾受损活动场所重建维修项目、易地搬迁项目和县管党费补助资金545万元,对37个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维修新建、改扩建,其中120平米以下的9个。认真落实抓党建促脱贫20项措施,深入开展“三引四领一融合”党建引领促脱贫攻坚行动,组织帮扶单位党组织与帮扶村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260余场次;推行“支部+”精准脱贫和“双育双富”计划,培养党员致富能人140余名;不断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积极统筹整合资金,通过盘活资产、项目带动、回租承包、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实现贫困村集体经济全覆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