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兵器全集|临时抱佛脚的苏联军用半履带车

因各种原因,除了根据《租借法案》接收了美国援助的半履带车辆外,整个二战期间苏联很少使用半履带式车辆。主要原因是高昂的制造成本和对制造技术的严苛要求。为了满足五年计划对农业生产提出的诸多任务指标,苏联已经建立起了规模庞大的全履带式车辆制造产业,半履带式车辆自然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

但如果据此认为苏联对半履带式车辆的概念不感兴趣,那就错了。苏联人认可半履带式车辆的机动性和可操作性,1931年曾考虑从德国购入12吨半履带式车辆,两个自研方案在试生产,这就是YaSP和Zis-33卡车改装的半履带车,均可牵引火炮,YaSP在雅罗斯拉尔夫制造,该车在Ya G-5 Komits卡车后部加装T-26轻型坦克的行走机构,通过传动轴与前方发动机连接。Zis-33比较简单,直接沿用Zis-5型卡车,保留其后驱动轮,加挂履带。

二战兵器全集|临时抱佛脚的苏联军用半履带车

苏联Zis-33半履带式车

二战兵器全集|临时抱佛脚的苏联军用半履带车

前轮加挂雪橇的苏联Zis-33半履带式车

二战兵器全集|临时抱佛脚的苏联军用半履带车

苏联Zis-33半履带式车的行走机构

两个方案都较成功,自1936年开始研发新车型,但工作都不深入,Zis-6轻型卡车改装的VM Pikap较为出色。1937年开始的项目多用于火炮牵引,有0.25吨的Vezdekhods Model B,0.5吨的BM,2吨VZ,后两种型号得以投产,且都是用现有卡车改装的半履带车。

二战兵器全集|临时抱佛脚的苏联军用半履带车

Ziss-5改装而来的半履带式车

时间跨入1941年,红军中服役的半履带车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是轮式车辆和履带式车辆,而且在随后德军攻势中以可怕的速度损失殆尽。缴获的德军半履带式车辆能用的都用上了,这一用红军才体会到这种车型的优势。从1942年开始,红军开始以严肃的态度对待缴获的德军半履带式车辆,哪怕是已损毁的:红军仔细检查战场上每一辆德军半履带车残骸,拆下所有还能用的零部件,尤其是行走机构和驱动部分,运往乌拉尔地区的嘎斯工厂,在那里,GAZ-63卡车使用这些零部件改装成GAZ-60运输车,GAZ-60全由德军车辆零部件改装而成,使用最多的是251车上的零部件,这样改装而成的车辆极少能够熬过战争年代。

二战兵器全集|临时抱佛脚的苏联军用半履带车

GAZ-63卡车

1942年苏联还开始生产Zis-42半履带车,这是一种2吨级武器平台,资料和记载极少,所以详细情况现已不得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