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才30歲,心電圖檢查顯示ST-T異常,是不是得了冠心病?


醫生,我才30歲,心電圖檢查顯示ST-T異常,是不是得了冠心病?

在臨床上經常可以碰到一些年輕人,特別是青年女性,經常性的感到心悸、心前區疼痛、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頭暈、失眠、多夢等,心電圖檢查可以出現ST-T異常的結果,加之少數醫務工作者對此缺乏認識,診斷和解釋病情不到位,致使很多人就認為自己得了冠心病,整日憂心忡忡。其實,以上這種情況,臨床上除了心肌炎引起的類似症狀之外,很多人都是心臟神經官能症。這是一種什麼病呢?下面一起來認識一下:

醫生,我才30歲,心電圖檢查顯示ST-T異常,是不是得了冠心病?

典型症狀:心悸、心前區疼痛、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頭暈、失眠、多夢

一、概述

心臟神經官能症是神經官能症的一種特殊類型,臨床以心血管系統功能失常為主要表現,可兼有神經官能症的其他症狀。亦稱心臟神經官能症或神經血循環衰弱症。是以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症狀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徵。

二、發病機制

主要是由於精神過度緊張或受外來強烈刺激等因素引起中樞神經功能失調,干擾了交感神經

和迷走神經的正常活動,使心血管系統的功能發生紊亂而產生的一系列交感神經亢進的表現。

三、臨床表現

本病好發年齡為20~40歲,女性多見,尤其是更年期的婦女。其臨床特點以心血管系統功能失常為主要表現,最常見的自覺症狀是心悸、心前區痛、全身乏力。此外,尚有易激動、失眠、多汗、頭暈一般神經官能症的症狀。雖然患者自覺症狀嚴重,但客觀檢查(心電圖、彩色多普勒、X光檢查)卻缺乏陽性體徵。

醫生,我才30歲,心電圖檢查顯示ST-T異常,是不是得了冠心病?

診斷

四、診斷與鑑別診斷

(一)病史

青壯年女性多見,出現心血管系統的症狀多種多樣,時輕時重但多不嚴重,一般無器質性心臟病證據,但可與器質性心臟病同時存在或在後者的基礎上發生。病史應詳細詢問有無焦慮、情緒激動、精神創傷或過度勞累等,瞭解心慌、氣短或心前區不適等症狀,與活動、勞累和情緒相關係,既往的心臟檢查結果、用藥史及療效有助於診斷。

(二)症狀

體格檢查常無特殊發現,多呈焦慮狀態或緊張表情,血壓可正常或輕度升高;心臟聽診時可有心率增快、心音增強,可伴有心前區I、Ⅱ級柔和的收縮期雜音,偶有期前收縮出現。

(三)輔助檢查

心電圖常表現為竇性心動過速,部分患者出現ST段壓低或水平性下移,T波低平、雙相或倒置,多在Ⅱ、Ⅲ、aVF或V4-V6導聯出現。心得安試驗陽性,部分患者運動試驗陽性,但進行心得安運動試驗時ST段和T波恢復正常。心臟超聲檢查可排除心臟、大血管和瓣膜的結構異常。

(四)鑑別診斷

1.心絞痛

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以中、老年男 性居多,多數有冠心病發生的危險因素,例如高血 壓、高膽固醇血癥、糖尿病、吸菸史。心絞痛常發 生在體力活動、運動或情緒激動時,疼痛部位較固 定,多為胸骨後,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3~5min, 含服硝酸甘油可緩解疼痛;如果僅從症狀表現難 以鑑別時,可作運動心電圖、核素心肌顯像檢查, 必要時做冠狀動脈造影。

2.甲狀腺功能亢進

典型表現有甲狀腺腫大、頸部血管雜音、雙手細顫動、突眼、怕熱與消瘦等,鑑別不難。不典型表現時與心臟神經官能症較難區別,測定血清T3、T4可做出診斷。

3.心肌炎

心肌炎通常在起病前1~2周有明確感染病史,典型表現有心臟擴大、心音減弱奔馬律、心電圖P-R間期延長及各種類型心律失常等。

醫生,我才30歲,心電圖檢查顯示ST-T異常,是不是得了冠心病?

本症的治療原則:①以心理治療為主;②給予藥物對症治療。

六、預後

本病各項檢查常無明顯器質性病變特徵,患者臨床症狀儘管表現很重,但一般預後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