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潮」1949年10月1日,庄严而伟大的时刻,天安门城楼上都谁?

今年是建国七十周年大庆的日子,可以说,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现代社会展现在全人类的面前。七十年来,风风雨雨,从一穷二白到今天,中国毫无愧色的说,自鸦片战争以来,积贫积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红潮」1949年10月1日,庄严而伟大的时刻,天安门城楼上都谁?

回到七十年前的十月一日,那是新中国最为激动的日子,一个崭新的中国诞生了。这一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整个华夏为之流泪,为之雀跃,为之欢呼。

「红潮」1949年10月1日,庄严而伟大的时刻,天安门城楼上都谁?

那么,当时的天安门城楼上,有多少人站在上面,见证着这伟大时刻呢?

很多文章和回忆录里面或者没有记载,或者记载不确切。有63人、200余人、600余人、1000余人之说。到底哪个数字符合实际呢?

1949年10月1日下午二时,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全体委员宣布就职,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随即,选林伯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并责成他们从速组成各项政府机关。会议还宣布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并通知各外国政府只有这个政府才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愿与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会议开完,全体领导人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到天安门后下车登楼,下午三时庆典准时开始。

「红潮」1949年10月1日,庄严而伟大的时刻,天安门城楼上都谁?

举行开国大典时天安门修葺一新,城楼上横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正中悬挂毛主席的巨幅画像(40年代着冠照)。两旁的标语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万岁”,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红潮」1949年10月1日,庄严而伟大的时刻,天安门城楼上都谁?

要注意的是,并没有国徽,因为此前的在9月25日、26日政协的座谈会及审查委员会上认为还要修改,所以27日全体会议上只通过了国旗、国歌、国都、纪年4个决议。

今天,通过查阅文献,并综合当事人回忆,开国大典时登上天安门城楼有600多人(具体不详了),主要是两大类人员:

1.新中国领导人、政协代表和候补代表;

2.警卫服务人员、新闻记者及特邀人员等。

第1类又分为五种人员:

一,党派代表142人。其中:中共、民革、民盟代表分别为16人;中国民主建国会、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各12人、10人、8人至5人不等。

「红潮」1949年10月1日,庄严而伟大的时刻,天安门城楼上都谁?

登上天安门的致公党代表司徒美堂(中)

二,区域代表102人。其中:西北、华北、华东、东北、华中解放区代表各15人;华南解放区代表8人;内蒙古自治区代表6人;北平、天津两直属市代表6人;解放区民主人士7人。

三,军队代表60人。其中:解放军总部及海、空军代表共12人;第一、二、三,四野战军代表各10人;华南人民解放军代表8人。

四,团体代表206人。其中:中华全国总工会,各解放区农民团体代表各16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全国工商界、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中华全国科学会议筹备委员会、全国教育界、全国社会科学工作者、海外华侨民主人士等单位代表各15人;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备会代表各12人;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上海各界人民团体代表各9人;宗教界民主人士代表7人。

以上四种情况共计45个单位,产生正式代表510人。按规定,凡参加新政协的各单位,其代表名额满10人的,推选候补代表2人;不满10人的,推选候补代表1人。因此,又产生候补代表77人。

五,特别邀请代表,共75人。其中:

特邀首席代表宋庆龄;戊戌变法领导人之一梁启超之子梁思成;前清翰林张元济;中国近代海军耆宿萨镇冰;老同盟会会员张难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担任过教育总长、司法总长的章士钊、江庸;曾任国民党南京政府和谈代表的张治中、邵力子等;国民党重要起义将领傅作义、程潜等;老解放区民主人士陈瑾昆、安文钦等;文教界知名人士陶孟和、陆志韦等;艺术界知名人士周信芳、梅兰芳、袁雪芬等;工农方面的劳动模范、英雄人物刘英源、阎存林,戎冠秀等人。

「红潮」1949年10月1日,庄严而伟大的时刻,天安门城楼上都谁?

右二为宋庆龄

第2类人员是因为自己的工作性质或特殊情况,开国大典时幸运地登上天安门城楼,和新中国领导人站在一起。

一是警卫服务人员。他们由于肩负重要的任务,身份比较特殊。如毛泽东警卫员贺清华、赵鹤桐和朱德警卫员管开智等。

二是新闻工作者。他们需要记录重要历史时刻,第一时间向海内外传播新中国成立的信息,因此他们也被允许登上天安门。当时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有三位摄影师:杨振亚(华北军区政治部画报社记者)、陈正青(东北画报社记者)、侯波(中南海摄影科科长),还有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员丁一岚、齐越,李普(新华社记者)等。

其中还有从苏联赶来支援的苏联摄制师,当时,中国自己还没有掌握彩色拍摄技术,因此,在刘少奇于1949年6月至8月访苏期间,斯大林主动提出由苏联摄影师帮助拍摄新中国开国大典的盛况。这12名摄影师从当天下午一直拍到晚上,从毛泽东讲话、升国旗、阅兵到游行,一共拍了几十本胶片。

可是很不幸,10月2日下半夜,一场意外的火灾恰恰袭击了存放这些胶片的房间,胶片又是易燃物,绝大部分被烧毁,奋力抢救下来的一点胶片,正是那一两分钟极为珍贵的镜头。

不要忽略还有因各种原因实际未登上天安门城楼的人员。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有委员56人,但《人民日报》10月2日报道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成立会议的委员只有44人,依次为陈毅、贺龙、李立三、林伯渠、何香凝、刘伯承、吴玉章、彭真、薄一波、周恩来、董必武、高福、陈嘉庚、罗荣桓、乌兰夫、徐特立、蔡畅、刘格平、马寅初、陈云、马叙伦、郭沫若、张云逸、邓小平、高崇民、沈钧儒、沈雁冰、陈叙通、司徒美堂、李锡九、黄炎培、蔡廷锴、彭泽民、张治中、傅作义、李尘、章伯钧、程潜、张奚若、陈铭枢、谭平山、张难先、柳亚子、张东荪。其余12个人又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未能出席这样重要的历史性会议呢?

聂荣臻因担任阅兵总指挥,正在天安门城楼前忙着作最后的检查,因此未能到勤政殿出席这次会议。此外叶剑英在赣南等待接收广州,林彪在湘南(一说在武汉),彭德怀在西北,在前线指挥作战;西北局习仲勋在西安、华东局饶漱石在上海、山东分局康生在济南,中南局邓子恢在武汉、东北局林枫在沈阳,他们因主持各地区工作,未能与会。另外徐向前因病正在青岛休养,龙云已从昆明到了香港,救国会代表李章达还滞留在待解放的四川,也未能与会。

「红潮」1949年10月1日,庄严而伟大的时刻,天安门城楼上都谁?

任弼时

五大书记之一任弼时也未登上天安门城楼。他自4月12 日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政治报告时病倒后,一直在玉泉山休养。开国大典时他是在玉泉山听收音机里的实况广播来庆祝的。

「红潮」1949年10月1日,庄严而伟大的时刻,天安门城楼上都谁?

杨杰

有一位政协代表本来是有幸参加新中国成立盛典的,但不幸惨遭毒手,未能如愿。他就是杨杰。杨杰早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过北伐,1938年出任驻苏联大使,解放战争时期积极参加爱国活动。他早已被国民党反动当局列入黑名单。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前,被蒋介石密令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香港。因此,翻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印制的精美纪念册,就能看到一封画着黑框的唁电。所有第一届政协代表中,杨杰是唯一加黑框的代表,也是因遭谋杀而未能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唯一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