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長埫口這個村因為種藥材而成為“明星村”,畝賺一萬六

2019年快要結束啦

碰到人都會問一句話

“今年掙了多少錢呀”

這不,長埫口鎮黃越村的村民擁有發言權

↓↓↓

“我兩分田收入4500元。”

“我一畝多田收入了16000元。”

“你們都沒有我的效益高,我一分田賣了4800元……”

12月12日,初冬時節,走進長埫口鎮黃越村,“絕對貧困”的村莊擺脫貧困的“動靜”很大。大家聚在一起算地裡的收入帳,村比村,戶比戶,“比學趕超”的氛圍驅散了這片土地上的“貧困陰霾”。

“不和你們說啦,這半天忙得很……”貧困戶黃學明攤好晾曬的半夏,一手搬凳子,一手拿小釘耙,頭也不回地往田間走去。黃學明說,今年氣候條件好,藥材大豐收,昨天剛賣到手4000多塊錢,今天趁著天氣好再去田裡挖些半夏,賣了錢好過年。

今年60多歲的黃學明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妻子臥床10多年,兒子離異外出留下兩個上學的孫子,一家的重擔全部壓在黃學明身上,雖然家庭貧困,但黃學明一心想通過勤勞致富。

2017年,在幫扶幹部的支持下他種植半夏,當年獲得了可觀的收益。初嘗甜頭的黃學明,脫貧奔富路的勁頭更足了。2018年,黃學明如期脫貧,他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高傑。

仙桃長埫口這個村因為種藥材而成為“明星村”,畝賺一萬六

高傑是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到黃越村開展扶貧工作,村子給他的印象就是殘破兩字,道路泥濘不堪,房屋年久失修,與之相對的是,村民意志消沉,看不到奔頭。“這種環境下,人還哪有幹勁兒啊。”高傑決定先從發展產業抓起。

經過多方奔走,高傑引進了大棚蔬菜,但是成活率低,產量也跟不上,分析原因土壤沙化、農業產出率低。高傑思前想後,心裡漸漸有了主意,“半夏喜生於潮溼肥沃的沙質土上,首期投入大,是長期收益的植物,非常適合黃越村發展。”

對於前期蔬菜種植失敗的黃越村村民來說,種植藥材是一種挑戰。如何打消村民的顧慮,讓大家放心大膽的闖?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帶村民外出考察,並吸引能人回鄉助力發展。

“我有技術、有銷售點,村民可以放心大膽地跟著我闖。”以張明峰為首的種植大戶流轉土地200多畝種植半夏,吸納40戶138人就業。去年,全村整村脫貧。

產業興村莊旺。一個產業是遠遠不夠的,高傑充分考察研究,引進了景觀草坪、光伏發電等項目,黃越村一躍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明星村”。

“我們兩夫妻就農閒時在草坪基地打工,一年掙個2萬多元。”貧困戶黃中良滿臉笑容地說。


仙桃長埫口這個村因為種藥材而成為“明星村”,畝賺一萬六


一條條硬化道路寬敞明亮、乾淨整潔。一棟棟白牆灰瓦房掩映在樹叢中,錯落有致。垃圾分類、美麗鄉村、村規民約戶外宣傳牌隨處可見。昔日村莊大變樣,陣陣歡聲笑語飄蕩在上空中。“群眾的笑臉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我們要齊心協力把黃越村建設得更好,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著眼未來發展,高傑信心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