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的“雞窩”裡,永遠飛不出金鳳凰

2007年美國華盛頓,一個男人拿著小提琴在地鐵口的出入口開始演奏

從巴赫到舒伯特,他演奏了整整43分鐘,這個過程一共有1097名市民路過,只有7個人停下來花1分鐘以上的時間去傾聽,只有27個人蹲下投錢,一共收穫32美元。

沒有人知道,他手上那把小提琴,價值350萬美元。


沒有人知道,他演奏巴赫的《恰空》,是難度最高最複雜的音樂作品之一。


更沒有人知道,這個男人叫做Joshua Bell,世界頂級小提琴音樂家之一。


樓市的“雞窩”裡,永遠飛不出金鳳凰

地鐵裡的 Joshua Bell


為什麼頂級音樂家演奏,大多數人並不感冒呢?問題出在錯配:音樂家與普通民眾的的錯誤匹配。

對於音樂家來說,他想通過專業的音樂給人們傳達美的感受。對於來往地鐵的人們來說,他們根本沒多少人有耐心去感受美,一首優雅的音樂還不如一句機械的提示音來得實在。

簡單來說,就是我想要一個蘋果,但你偏偏給我一個蘋果手機,而且我還買不起。


這是一個典型的錯配現象,放在房地產市場裡,這樣的現象尤為明顯。

樓市的“雞窩”裡,永遠飛不出金鳳凰

最典型的莫過於上個月剛開盤的龍華金茂府

品質上真的是沒的說,光是入戶大門的門頭牌匾,就取材於非洲熱帶雨林的一株直徑2米、樹齡500年的紅木老樹。


樓市的“雞窩”裡,永遠飛不出金鳳凰

龍華金茂門頭牌匾

配套上也不賴,家門口就是地鐵站,旁邊就是中海的AT mall商場,還花重金引進上海公辦名校,“鐵學商”一應俱全。

就像是前面那位音樂家一樣,龍華金茂府給到的都是頂級的品質和價值。

但是,然並卵!

金茂府一開盤,沒有再現深圳豪宅“千人選房”、“開盤清盤”的盛況,反倒是陷入了到底是賣了41套還是161套的羅生門。

畢竟,金茂府所在的地段均價也就6-7萬,金茂府賣到10萬+,而買得起這個價的購房者會放著南山福田10萬+的樓盤不買,一頭扎進龍華這個關外片區嗎?

很明顯,並不會。


樓市的“雞窩”裡,永遠飛不出金鳳凰

龍華金茂府區位圖

如果說龍華金茂府還只是銷售不好,房價暫時沒受到錯配的考驗,那麼,曾經的羅湖豪宅中海天鑽就真的是錯配之下的最大陰魂:

中海天鑽當年開盤可謂是風頭盡出:從北京到香港,從英國到美國,全球巡展開展的如火如荼,通篇羅湖頂豪、深圳頂豪。在密集的宣發之下,2015年年底開盤,均價10萬6,全部售罄。



樓市的“雞窩”裡,永遠飛不出金鳳凰

中海天鑽區位圖

樓市的“雞窩”裡,永遠飛不出金鳳凰


中海天鑽當年的英國宣傳海報


但4年後的現在,大家看看現在的中海天鑽二手房賣多少錢?

掛牌價9萬出頭,實際成交價卻只有7萬多,也就是說,

4年房價跌了近3萬。大家聽說過2015年在深圳買房都能買虧的嗎?說出來估計會被取笑,中海天鑽就是這樣一個反面教材。

樓市的“雞窩”裡,永遠飛不出金鳳凰


中海天鑽小區掛牌均價

樓市的“雞窩”裡,永遠飛不出金鳳凰

中海天鑽近期成交記錄


為什麼?就因為中海天鑽位於羅湖,羅湖作為深圳老城區,沒落已成事實。在一個破舊的城市界面,周邊都是老破小,定位於豪宅的中海天鑽能賣出好價錢嗎?

所以,金茂府也好,中海天鑽也罷,都和開頭的音樂家一樣,自身定位高端,但所處的地段和區域,只能匹配到剛需段位。也就是說,豪宅產品做到了剛需地段上,產生了錯配。

樓市的“雞窩”裡,永遠飛不出金鳳凰

與剛需板塊做豪宅相反的是,在豪宅板塊做剛需產品

今年5月,位於後海新的新項目開盤——海境界二期。

要知道,這可是後海富人區呀,樓下就是商業+地鐵,馬路對面就是後海標杆豪宅——恆裕濱城2期,二手單價24萬!

更重要的是,由於限價,海境界二期開盤均價僅10.3萬,而周邊同等級別的二手房價格,基本都去到12萬以上,溢價空間巨大!

那麼豪的地段,那麼低的價格,海境界二期不再來個“5000萬蹲”、“8000萬秒”怎麼對得起這個地段和價位。

然而現實恰恰相反:開盤當天,

194位認籌者中,有差不多50位沒有到場,最後一共有92人棄購。164套房最終僅售出102套。


樓市的“雞窩”裡,永遠飛不出金鳳凰

海境界二期開盤當日

海境界二期怎麼突然就涼了?

原因還是錯配,只不過是這次是產品發生了錯配,在豪宅地段上就應該做出豪宅品質,海境界二期在品質上只能對標剛需盤,與豪宅完全不搭邊。

首先就是項目定位出了問題,海境界二期定位為綜合體物業,不僅有住宅,還有寫字樓、公寓、星級酒店、商業體。

多達5種業態集合在一個佔地只有3萬平米的項目,如果放在剛需地段,這些或許沒多大問題。但這裡畢竟是後海富人區,這麼多業態擠在一起,在富人看來就是不倫不類。

樓市的“雞窩”裡,永遠飛不出金鳳凰

對於豪宅群體來說,他們要的是一種純粹,不管是設計風格還是產品細節,綜合體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又是寫字樓又是酒店的,影響業主隱私不說,最大的問題是,大家有見過家門口開酒店、寫字樓的豪宅嗎?

其次,海境界二期的容積率高達6.54,要知道深圳大多數剛需盤容積率也就3-4。並且海境界二期是沒有園林綠地的!如果說高容積率還可以忍,但園林綠地這個完全不能忍,一個豪宅盤連剛需盤的標配都沒有,還談何豪宅?

除了海境界二期外,在豪宅板塊做剛需產品的,還有一個現象,就是豪宅項目裡面做剛需戶型。

這種現象是深圳特有,深圳土地稀缺,用於建設豪宅項目的土地少之又少,

為了加快回籠資金,很多豪宅項目在推出大戶型的同時,還設計出不少類似剛需的小戶型,企圖也來分剛需市場的一杯羹。

這就導致了這部分的小戶型往往是富人看不上,剛需夠不著,最終的結果就是,豪宅項目的大戶型單價反而比小戶型要高。

比如半島城邦3期,160平的單價比80多平的要貴1-2萬。


樓市的“雞窩”裡,永遠飛不出金鳳凰

半島城邦3期


再比如百仕達紅樹灣西岸,170平以上的大戶型成交更活躍,單價比110多平的戶型要貴到3萬多。


樓市的“雞窩”裡,永遠飛不出金鳳凰

百仕達紅樹灣西岸


樓市的“雞窩”裡,永遠飛不出金鳳凰

以往我們常說看地段看地段,但往往忽略了地段與項目的匹配問題。同一套房,在高端板塊和在剛需板塊的升值和轉手情況是完全不一樣的。

像我前面提到的龍華金茂府、中海天鑽,剛需板塊中做豪宅,結果都不如人意,但如果把它們都放在南山福田,或許又是另一番結果。反過來說,在豪宅區做剛需盤,有錢人看不上,沒錢人買不起。

不論是剛需板塊中的豪宅盤,還是豪宅板塊中的剛需盤,都是不受歡迎的產品。如果對市場沒有足夠的瞭解,不瞭解哪裡是豪宅板塊,哪裡是剛需板塊,很容易就會踩中這種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