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医生猝死,年仅39岁…

2019年年尾,医疗圈再次传来令人痛心的消息……

12月16日20点16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杨立峰医生突发疾病猝死,年仅39岁。

医脉通随后联系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医生,确认了消息属实。

沉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医生猝死,年仅39岁…

根据公开消息,前几天杨立峰医生还在网络问诊平台回复患者咨询,帮患者加号看病。

沉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医生猝死,年仅39岁…

然而,患者12月16日咨询的这条消息,杨医生却再也看不到了……

沉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医生猝死,年仅39岁…

同样在上海,就在5天前,也就是 12月12日的零点40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主任医师陈培医生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49岁。

“海上柳叶刀”微信公众号的刀先生发文悼念陈培医生时写道:

陈培医生这样描述自己的状态:“工作繁忙时,出差、移植、上班、值班连轴转,周一上午上班,到下周一晚上下班回家。有时候老婆会拿着换洗的衣服,带着孩子来医院看我。”陈培医生在微信中说:“我现在几乎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刚刚过去的这个月,连着写了4份标书,节前的周五 ,连开3台手术。结果就是,元旦假期我彻底趴下,腹泻3天,腿都软掉。”

即便是累成这样,他依然深爱医生这个职业。

……

追悼会上,陈培爱人回顾他临去世前的那十多个小时,痛彻心扉——

周一,腹泻,陈培医生跟往常一样坚持飞赴厦门;周二,腹泻,上午坚持出门诊;周三,腹泻,上午坚持出门诊;下午,支撑不住回宿舍休息。

5天内两位青年医生接连逝去,让人痛心不已……

沉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一医生猝死,年仅39岁…

我歌诚自恸,非独为君悲!

出于救死扶伤的天职,很多医生把行医当成了一种使命。有人说,医生如同黑夜里的提灯者,每天都在帮助病人走出低谷。然而,高强度、高压力,再加上高风险,很多医生是在透支着自己的健康去救助病患。医生尤其是大医院的医生数量供不应求,面对日益增加的患者,如果不加班加点,很难撑起如此庞大的诊疗量。即使身体不舒服,即使疲惫不堪,也只有咬牙

坚持在岗位上。

杨立峰医生猝死的消息传来后,一位同行在朋友圈发文悼念引无数同行共鸣:

“从前一段时间瑞金医院麻醉科30岁去世的江医生,到中山医院肝移植科的陈医生刚刚开完追悼会,昨晚又传来肿瘤医院的放射治疗中心39岁的杨医生溘然长逝……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反思:巨型医院近乎野蛮式的扩张,医院内部各种复杂得可以说是苛刻的考核考评制度,医生面临的科研,临床与教学等多条线路上的多重压力,部分成为压垮这些年轻生命的最后的稻草,年轻医生是医院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未来健康中国的守护神,善待年轻一辈的医生吧,假如他们都走了,谁来拯救中国病人呢?追悼会上最美好的悼词,相比这些年轻的生命总是显得那么冰冷……”

善待年轻一辈的医生吧,假如他们都走了,谁来拯救中国病人呢?

天堂没有病痛与劳累,送别杨立峰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