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辐(互)射”让黄山市东进“融杭”风生水起

乘着杭黄高铁公路开通的东风,黄山市东进“融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笔者认为,五“辐(互)射”让黄山市东进“融杭”风生水起。

五“辐(互)射”,即高铁“辐(互)射”、水域“辐(互)射”、经商“辐(互)射”、文化“辐(互)射”、旅游“辐(互)射”。

何谓辐射,指的是由场源发出的电磁能量中一部分脱离场源向远处传播;互射,指黄山市与杭州大都市高铁、水域、经营、文化、旅游五个板块文化内涵,相互利用,相互包容,相互借鉴,相互探究,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惠互利的双赢价值体系。

高铁“辐(互)射”拉近心身位距

杭黄高速铁路线路起自浙江省杭州市,经富阳,沿富春江南岸至桐庐后跨越富春江,经建德、淳安,向西北经安徽绩溪县至黄山北站,正线全长287千米,其中浙江省境内208千米,安徽省境内80千米,全程只需1.5小时,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出行效率,为都市快速交融发展赢得机遇。

杭黄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结束了浙江西部不通高铁的历史,对改善沿线群众出行条件,优化和完善区域快速路网布局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杭黄高速铁路穿越浙江、安徽两省,是长三角城际铁路网延伸,沿途将名城(杭州)、名江(富春江、新安江)、名湖(千岛湖)、名山(黄山)串连起来,形成一条世界级黄金旅游通道,有利于整合旅游资源、加强长三角经济辐射,同时,线路串连起富阳、桐庐、建德、淳安,为杭州西部的跨越发展,有助于促进沿线旅游业开发,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水域“辐(互)射”同饮一江春水

新安江属于钱塘水系。歙县新安江流域面积2043.65平方公里,占全市新安江流域面积5545平方公里的37%,人口占全市流域人口的三分之一。新安江东流至街口附近,便直奔浙江省而去,干流自歙县流至街口,长约44公里,其集水面积有5944平方公里。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区位于黄山市歙县深渡镇,全长约百里,景区以中国独特的徽文化与自然风光、古村落的结合著称。两岸生态环境呈现“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鱼”立体生态格局。徽派古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新安江穿行而过。一年四季,景色各异,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故称之为新安江百里画廊。

景区途经歙县、雄村、桃花坝(或渔粱)、浦口、南源口、坑口、樟潭、棉潭、月潭至深渡镇。沿途景点有九砂民居、三潭枇杷园、绵潭徽戏、渔鹰捕鱼、漳潭千年古樟、徽州十里红妆馆等。

2011年,歙县政府为保护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区生态环境,共投入资金12亿元,有效减少了新安江源头污染。2013年11月,为拓展2014年旅游产品市场,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拓展旅游市场。

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境内,全长约百里(约50千米),是黄山--徽州古城歙县--千岛湖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新安江是古徽州文明的摇篮,是歙县人民的母亲河。曾是古徽州府所在地的歙县地处皖南山区,山是闭塞的屏障,水却是开放的大门。

新安江就是古徽商的黄金通道,是连接苏州、杭州、扬州这些“天堂”之地的纽带。山水画廊新安江激发了诗仙李白的灵感,他边游边吟: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世界旅游组织规划专家昂瑞特先生游过新安江后大为赞叹: “真是太美了!这才是真正的生态旅游! ”北京大学旅游规划专新安江山水画廊家吴必虎先生评价: “新安江以中国独特的徽文化与自然风光、古村落的美妙结合著称于世! ”。

经融“辐(互)射”共享企业资源

浙商,中国“第一商帮”,中国人气最旺的财富部落,中国最具活力最有韧性的商业群体。在理财周报2009新富榜前100强中,浙商群体优势尽显。

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本、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及贸易顺差、上市公司户数等指标均居全国首位。浙商在省外全国各地投资创业的人数近500万人,这是其他商帮所望其项背的。

这个富甲天下的庞大群体依靠什么特质扎根立足, 如此强烈的赚钱欲望是浙江人成功的第一要素,没有一个浙江人会试图掩饰他们血液里始终涌动着的发财欲望。个个想创业,人人想赚钱,这是浙江人的财富逻辑。这也应验了有关浙商的两句典型描述:“有浙商的地方就有市场”和“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浙商”。

财经作家吴晓波则将浙商比作一群“敢死队”。“一边是辛苦赚钱,一边是崇尚冒险,这双重性格,驱使很多人时刻做一夜暴富、轻松赚大钱的梦想。”

“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走千山万水,说千言万语,吃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有研究者把“浙商精神”归纳为“两板四千精神”, 浙商大佬们就是这样白手起家,从草根开始生长,赤手空拳打天下。

徽商的成功之道,我觉得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探讨徽商的成功之道,一是徽商的创业精神,二是徽商的创新能力。徽商的创业精神表现在拼搏、勤俭、谦让、诚信等几个方面。徽州有句广为流传的民谚:“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许多著名徽商从小就离乡背井,出外学艺,奋力拼搏。他们重勤俭、重自强自立,“惜衣、惜食、惜财兼惜福”、“求名、求利、求己胜求人”。行谦让之德以营造和谐的周边环境是徽商的又一个特点,信奉“世事每逢谦处好,便宜多自吃亏来”,“忍半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因此,商以诚为本,人无信不立,诚信二字是徽商创基立业的根本,杭州胡雪岩故居第三进中堂挂了一幅竖匾,上书“戒欺”两个大字。

徽商的创新能力源自徽商的注重实践,终生学习,日新月异,以人为本等理念。许多徽商都是从小本经营开始,逐步发展,在经商的实践中学,从实践中知难克难,学实用知识,创实在效益,崇尚“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西递有一副著名的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徽商终生学习,不断创新,“得地还须进一步,知天更上一层楼”。

如果把徽商比喻为中国商业经济的种子,“徽文化”就是萌发、培育的土壤。而徽商的崛起又为“徽文化”的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恩格斯说:“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徽州的富商巨贾,多热心于“出巨资办书院”、“延名师课子孙”,既促进了“徽文化”的昌盛,又成为振兴徽商的强大动力。

概而言之,徽商的衰亡是由于不能适应当时正在激烈变化中的政治、社会、伦理、文化和国际商贸环境,没有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因此,徽州人经商要学习浙江老板“两板四千精神”,互相融入精髓,共赢商业发展。

名人“辐(互)射”共赏文化辉煌

杭州与苏州并称“苏杭”,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杭州文风鼎盛,名人辈出,而渊源深厚的江南文明也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历代的帝王将相、逸士高人,他们不但在杭州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为西湖的风景凭添几分历史的凝重,杭州十大名人如于谦,23岁中举,次年入京会试,名列第一,任山西道监察御史;孙权,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褚遂良,对政事屡提建议,多为太宗所采纳,主张维护礼法,确定嫡庶;钱镠(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商辂 商辂(lù)(1414—1486)明代首辅;沈括(1031—1095),字存中,宋钱塘(今余杭)人,青少年时期先后学过儒学、佛学、道学和医学,博学多识,写有《万春圩图记》;唐恪(?—1127),字钦叟,宋余杭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人。北宋末年大臣,钦宗朝宰相;孙策(175年-200年),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建炎元年十月廿二-1194年6月28日、绍熙五年六月初九),汉族,南宋第二位皇帝(1162年——1189年在位),宋太祖七世孙,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徽州历史上人才辈出,很多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出自徽州这块风水宝地,如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升、大名鼎鼎的新安画派创始人渐江等,清光绪年间著名的“公车上书”,百名举人中就有四位出自徽州!

方腊(?-1121):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歙县人;朱熹,南宋大学者,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与程颢、程颐等共创的理学史称“程朱理学”,为继孔子之后在中国思想界影响七、八百年之久的正统官方哲学,远涉海外,影响世界;程大位:明代著名数学家,珠算大师;张小泉:(1626-?):明末清初著名制剪工;胡光墉,清代著名徽商,成为富甲江南的特大官商,红极一时的“红顶商人”,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为发掘中国药学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詹天佑(1861-1919):近代著名铁路工程专家、中国铁路事业的创始人;黄宾虹(1865-1955):现代著名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胡适,现代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学识渊博,曾拥有三十多个博士头衔;陶行知(1891-1946):著名教育家;戴震(1723-1777):清代大学者,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徽派朴学的创建及领袖 人物等。

徽杭名人文化“辐(互)射”,为历史名人研学剖析、借鉴融汇、传承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旅游“辐(互)射”共览域地风采

杭州西湖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黄山市有十一大旅游景点。即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地处皖南歙县、黟县和休宁县的边境。在这里,千峰竞秀,有奇峰72座,其中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极天,气势磅礴,雄姿灵秀,蜚声中外,令世人难忘。

西递位于皖南徽州黟县(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城东8公里处,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至今仍完好保存着120幢明清邸宅。西递有着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塑造的“世外桃源”的生态环境和风情,该村落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

宏村,位于黄山南麓黟县东北部,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水系古村落,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唐模古村,始建于唐、发展于宋元、盛于明清,历史传说因其经济活跃、民风淳朴,而被誉为“唐朝模范村”,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沉淀深厚的文明古村。

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位于徽文化发祥地安徽省黄山市,由徽州古城、牌坊群鲍家花园、唐模、潜口民宅、呈坎五大精品景区组成,北依黄山,南接千岛湖。徽州古城是徽州府治所在地,是保存最为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棠樾石牌坊群,位于安徽省歙县城西6公里处,为棠樾村的鲍氏家族旌表本族历史上有卓著功德人物的建筑群。牌坊群中有碑亭,牌坊群进村一端有鲍氏宗祠,祠内有清乾隆帝“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的御书对联。

呈坎景区位于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处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中国风水第一村——呈坎八卦村,是世界迄今保存最古老、最神秘的东汉八卦村。

潜口民宅又名紫霞山庄,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紫霞峰南麓。它包括山门一套,石桥、路亭、石坊各一座,祠社三幢、宅第四幢。拆迁复原过程中,严格按照原拆原建、整旧如旧原则,保持了建筑物的原时貌。

鲍家花园位于棠樾牌坊群边,为人工开发的景点。主要有“盆景园”(含精品园、流派园、山石园)、大草坪、入口广场、广场鸽、徽文化展示馆(书画名家真迹、文房四宝等)、四季花园(植物景区、春厦秋科各色植物观赏区)、乡土花园(黄山地区特色植物)、茶园坡、松林坡、观鱼池、游乐湖、垂钓湖、经济水生植物园(湖)、游船码头、山石瀑布、盆景培育基地、陶吧、茶楼、注作坊等游赏项目,以徽商私家园林为背景,以徽派盆景为主题,同时荟萃国内外各流派盆景精华,与牌房群景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一幅完整的徵商故里。

徽州古城——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徽城镇中心,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主体建筑有仁和楼、得月楼、茶楼、惠风石坊、徽园第一楼、过街楼、古戏楼等以及镶嵌其间的古色古香商品住宅楼百余间,是展示和体现徽州文化的重要实物建筑。

还有赏花的石潭、坡山、阳产等摄影基地。

总之,做好“融杭”,城市建设首先要有高水平的规划,融杭接沪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目标,不断深化与沪杭、长江三角洲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有了交通便捷枢纽,则文化搭桥平台,经商唱戏舞台,资源优化、互联共享、完善协作机制,实现体制机制接轨新突破,更好包容、互动企业发展,促进黄山与杭州旅游线交融,会给“黄杭人文景观经济”带来飞跃。(安徽省歙县唐里学校方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