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群也是個小“江湖”,令你“頭禿”了沒?

日前,廣西玉林一個家長群掀起軒然大波,起因是閒聊。記者昨隨機調查50多位家長,“馬屁群”“攀比群”“廣告群”“誇誇群”“作業群”……各種“別稱”暴露出的是家長群的心態。


家長群也是個小“江湖”,令你“頭禿”了沒?

繪圖 沈江江

家長群都是啥狀況?


記者總結出四大類型

提到家長群,家長們說,主要是QQ群和微信群。“我們班有兩個家長群,一個有老師,一個沒有老師。”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從幼兒園到小學,無論哪個學段都是兩個群。“QQ群是老師發佈通知的,微信群是家長‘閒聊’的。”在不少家長看來,家長群也是個小社會。

家長們平時都在群裡聊什麼?根據眾多家長的“發言”,記者進行了總結,主要分為四大類型。

一是,討好刷屏型。老師一發話,家長就馬上“抱大腿”,挨個回覆“謝謝,收到”“老師,您辛苦了”。一個班50個家長就有二三十條回覆,有的家長如果再討論一下,刷屏就在瞬間。

二是,炫富顯擺型。孩子們參加比賽得獎、週末出去旅遊、參加大型活動的照片都往群裡發。這樣的炫富顯擺,也是家長群裡不受待見的。

三是,過度關注型。有的家長不停地在班級群中詢問老師自家孩子的情況,比如老師為什麼沒有拍到我家娃。

四是,發佈無關信息型。集贊、投票、賣東西……統統發進班級群,家長群的社交也是夠忙的。


家長群有時“火力十足”

接受調查的50多位家長几乎都見過“家長群吵架”。“都是孩子在學校裡發生了小矛盾,家長愛子心切,就在群裡‘開戰’。”市民徐先生說,幼兒園的時候遇到過,現在孩子上小學也遇到過,“雙方都‘火力十足’,一般都是家委出來勸勸。”

除了家長之間的矛盾,有的家長也會針對老師,“好像是老師調了個位置,家長不滿意。”市民胡先生坦言,當時看到家長在群裡“懟”老師,心裡不是滋味。“越是這種時候越應該與老師私下溝通。”胡先生透露,那次風波之後,家長群就被老師“禁言”了。



記者調查發現,如今部分學校已經明確班級不建微信群。“我們現在每個班都建了QQ群,重要的信息由老師統一在QQ群發佈。”揚大一幼副園長殷晨豔告訴記者,而微信群很容易刷屏,導致一些重要的信息被遺漏,另外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微信群涉及太多的個人隱私。“老師也有自己的生活,我們也要保護好老師。”老師和家長的交流都是家園共育,比如發佈一些孩子照片等等,這些功能QQ已經足夠了。


部分家長群老師設置“禁言”

隨後,記者走訪中小學發現,有老師的幾乎清一色是QQ群,沒有微信群。值得一提的是,各個老師群設置的處理方式也不一樣,部分老師選擇禁言,統一管理。

“我們班QQ群還禁言了,就是老師發各種通知,也挺好的,這樣不會錯過任何信息。”市民楊先生透露,有時候需要家長反饋的,老師會臨時開放,之後又被“禁”了。

記者發現,對於“禁言”這件事情,超過一半家長非常支持,“有問題可以私聊老師。”市民趙女士表示,有問題大家可以私下交流,沒必要在群裡唧唧歪歪的,“有兩個家長群,一個是老師在裡面的QQ群,一個是家委會建的純家長微信群,各司其職互為補充。”


老師說

如果引導不好,家長群確實容易變味

那麼,家長在群裡應該怎麼說話?

維揚實驗小學北區校校長、大隊輔導員王健男告訴記者,現在老師與家長交流越來越離不開班級家長群,但如果引導不好,家長群確實容易變了味兒,“一般老師發通知後,家長最好不要在群裡聊天溝通刷屏,導致其他家長遺漏重要信息。”王健男表示,如果家長對老師的工作存在一些疑問,想提意見、建議,更好的方式是私下裡和老師交流。私下的交流比較深入,雙方也更能夠平靜客觀地進行探討,“無論是什麼方式的溝通,將心比心、換位思考都是很重要的。家長們在群裡和老師交流的時候,也別忘了採取更適當的溝通方式。”

王健男建議,如果部分想分享生活趣聞,家長可以根據各自的需求組群,而不是在班級群裡討論。

記者 田文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