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近芳:拼命的“東方皇后”


  87歲的她,師承王瑤卿、梅蘭芳,兼收幷蓄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表演特色和流派風格,首創女性京劇旦角的科學發聲方法。她曾多次代表祖國出訪世界各地,傳播中國文化,國內戲迷稱她為“小梅蘭芳”,外國觀眾則稱她為“東方皇后”。

杜近芳:拼命的“東方皇后”

杜近芳近照 和衛攝/光明圖片

  “忽聽得堂上一聲喊,來了我這忠心報國謝瑤環……”電視機裡,巾幗謝瑤環伴隨著急管繁弦上場,電視機前,杜近芳聚精會神地看著自己學生的演出。茶几上靜靜地放著一本剛剛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杜近芳口述實錄》。

  這本30萬字的回憶錄,由杜近芳口述,我和青年學者張正貴採訪記錄,書中收錄了杜正芳從藝各個時期的200張珍貴照片。杜近芳歷時五年完成這本回憶錄,就是要把前輩傳給她的藝術的、人生的經驗留下來、傳下去,希望有益於熱愛京劇藝術的青年演員們。

  出生於1932年的杜近芳,1945年開始師從京劇界“通天教主”王瑤卿和梅蘭芳藝術聲腔的主要創作者王少卿學藝,後拜京劇大師梅蘭芳為師。新中國成立後,她加入國家京劇院(原中國京劇院),長期與葉盛蘭、李少春、袁世海同臺合作,世稱“李、袁、葉、杜”四大頭牌。她深得“王派”“梅派”藝術精髓,特別是她古典美與現代美相結合的藝術氣質,大大提升和拓展了京劇旦行的表現力與藝術內涵,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藝術特色與風格,使京劇旦行表演步入了新的藝術境界,也為自己贏得了“小梅蘭芳”的稱號。

  杜近芳對京劇藝術的“拼”,在京劇界是公認的。幾年前,為了幫學生復排《白蛇傳》,有近半個月的時間,她幾乎每天都泡在排練廳裡。“注意情緒的準確性,白素貞對許仙是怨大於恨。”“劍耍得不對,轉身還要接一個鷂子翻身,來,我來。”說到激動之處,杜近芳親自下場,手握單劍,踏步立腰,劍花翻飛處,哪裡能看得出這是位80多歲、抱恙在身的老人。那時的她,腳腫得需要穿上特製的大號布鞋,可為了教學生,她每次都連說帶舞。

  拼命的杜近芳,幾乎把自己的一切時間都獻給了京劇藝術。幾十年來,她沒有留過長髮。“小時候我偷偷瞞著家人,躲屋裡把自己的辮子給絞了。長頭髮梳洗起來多浪費時間呀,有這個時間,能多背兩出戏。”工作後,每逢節假日,她都會在門上貼條並放兩份禮金於門前,上寫“家中無人,來人留言,若有紅白喜事請自取”,為的就是將應酬的時間省下來練功排戲。隨團出國演出,夜裡睡覺,她甚至都在夢遊練功。“和我住一屋的演員控訴我半夜起來踢腿、練功,折騰了半宿,可把她給嚇壞了。”談起往事,杜近芳哈哈大笑,“我自己可是一點都不知道。”

  為了京劇藝術,她學戲拼,演戲拼,排戲拼。為了創作出一部好戲,杜近芳總是廢寢忘食。創作京劇《謝瑤環》時,為了深入分析劇本,她把自己關在房裡整七日,將劇本一頁一頁地拆開沿著牆壁貼了八圈。

  杜近芳雖師從王、梅二師,學戲卻從不囿於流派,而是兼及尚、程、荀、筱等旦角各派,更旁及生、淨、醜等各行當。踩過蹺、學過各種跟頭,還練過花臉的髯口功、醜行的軸杆功。“我踩著蹺走在大街上,看到路中間有塊磚頭,我一個虎跳就過去了。”說到這兒,杜近芳莞爾一笑。

  王瑤卿、梅蘭芳二位先生教杜近芳學戲,都有一個要求:學源不學流。在杜近芳看來,“源”一方面指京劇各行的基本功,另一方面指創作的源頭,即懂得分析戲情戲理,學會塑造人物的方法和創作思想。她說,看一部戲的時候,要分析思考,藝術家是怎麼創造角色的,為什麼這麼創造?有哪些好東西可以為我所用?創演一部戲之前,要先把戲中故事的來龍去脈弄清楚,知道它的朝代、年代、政治歷史背景,人物形象的年齡、家庭、性格、身份、受教育程度等,知道了這些源頭,才能明白人物該如何打扮穿戴,唱唸做打該如何安排運用。正因為有這樣的思考,杜近芳才能塑造出大量鮮活生動、感人至深的女性藝術形象,如忠心報國的謝瑤環、純真俊美的祝英臺、愛國剛烈的李香君、亦人亦妖的白素貞等,千人多面,深入人心。

  “創作是中心任務,作品是立身之本。藝術創作需要付出長久的耐力、毅力、努力,時至今日,我的創作熱情未減一分。”杜近芳說。1958年2月,中國京劇院創演京劇現代戲《白毛女》,杜近芳飾演喜兒,李少春飾演楊白勞,袁世海飾演黃世仁,葉盛蘭飾演王大春,杜近芳和演員們吃饅頭,喝白開水,排累了就地臥倒休息。只花了十天的時間,就完成了這部戲的排演,演出轟動了當時的文藝界。僅1958年一年,杜近芳在完成各項演出任務的同時,還創作了五臺新劇目:兩臺京劇現代戲——《白毛女》《林海雪原》,兩臺古典名著改編劇——由歐陽予倩改編創作的京劇《桃花扇》、由田漢改編創作的京劇《西廂記》,以及一臺傳統劇目改編劇《桃花村》。

  在長達70年的藝術生涯中,杜近芳不但繼承了王瑤卿、梅蘭芳兩位大師的衣缽,整理演出了《十三妹》《金水橋》《穆柯寨》《梁紅玉》《木蘭從軍》《廉錦風》《嫦娥奔月》《霸王別姬》《宇宙鋒》《穆桂英掛帥》,還與葉盛蘭、李少春、袁世海等藝術家同臺合作,創演了《白蛇傳》《謝瑤環》《柳蔭記》《桃花扇》《玉簪記》《蝴蝶杯》《佘賽花》《桃花村》《白毛女》《紅色娘子軍》等幾十出新編歷史京劇和現代戲,成為新中國創演新劇目最多的京劇藝術家之一。

  這一年來,杜近芳身體不太好,可也一直沒閒著,她總在想還能為京劇藝術做點什麼。除了整理出版回憶錄,這幾年,她還收了四個80後、90後學生,她說,要教她們直到教不動為止。

作者:陸 蕾,系《杜近芳口述實錄》作者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