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雲陽董氏族譜》的初步探討

唐朝時期,唐天寶元年(742年)曲阿縣正式改名“丹陽縣”。唐朝實行道州縣三級制,丹陽縣隸屬於江南東道(治今蘇州)。唐朝初年,丹陽升格為“望縣”,所以唐武德二年(619年)升格為雲州,武德五年改名簡州,武德八年才廢。(唐朝縣分赤、畿、望、緊、上、中、下七等,京都所治為赤縣,京之旁邑為畿縣,其餘則以戶口多少、資地美惡為等第。)如此,唐朝初年,丹陽曾經有近10年時間為道直轄州級縣,相當於今天的省轄地級市。唐武德八年(625年),廢簡州,丹陽改隸屬於潤州(治丹徒縣 今鎮江)。武德三年(620年)延陵縣還治今延陵鎮,丹徒才復置縣。垂拱四年(688年),金壇置縣。天寶元年,廢州為郡,存在了22年的潤州再次消失,當時定名丹陽郡(治丹徒縣 今鎮江)。乾元元年(758年)才恢復潤州。

北宋時期,丹陽縣。北宋改道為“路”,“路”已經具有行政區劃性質。丹陽縣隸屬於兩浙路(治今杭州)潤州。南宋時期,丹陽縣。上屬於兩浙西路(治臨安府,今杭州)鎮江府(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 改潤州為鎮江府 治丹徒縣 即今鎮江)。到此時才有了“鎮江府”,距秦朝建立已經1330餘年了。

元朝時期,丹陽縣。元代實行省、路、府、州縣四級制。丹陽縣隸屬於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即江浙行省,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置治杭州路,今杭州)鎮江路(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為鎮江路,治丹徒縣,今鎮江)。

明朝時期,丹陽縣。明代實行省府縣三級制。丹陽縣隸屬於直隸中書省(即京師,後又改為南直隸治南京)鎮江府。

江蘇阜寧董氏從位於江蘇省南部太湖流域的丹陽市遷徙,在康熙五十年(1711)李欽若進士作《董氏族譜序》:“宋槐公以寶祐右相退隱鄱陽,越六傳至明覆昌公,公於洪武間知丹陽縣事”;同時,鍾奇百拜撰《常菴公纂修族譜序》:“宋寶祐間槐公為右丞相,自以不能除奸佞,退隱鄱陽。越六傳而至復昌公,前明洪武間授丹陽令,偕其同高高祖槐公者昆仲五人:長

復華,次復顯,次復初,次復泰,由鄱陽而赴任於斯,此吾董氏來陽之始也。公廉而明,……遂卜居於城東之後街,復華公等卜居於城北之草巷,迄今湖頭呂成,皆草巷之所分也,東門、陵口、花家渡皆后街之所分也。……其後子姓日繁,有徙居鎮江、揚州、江寧及金壇、宜興與常州者,……”。

查(清)董傳松主修《雲陽董氏族譜》十卷,始祖:[宋]董槐; 先祖:[明]董復昌;先祖:[明]董復華、董復顯、董復初、董復泰。一世祖槐,祖籍濠州定遠縣,南宋理宗朝官右丞相,罷官後隱居鄱陽。六傳而至復昌,明洪武間授丹陽令,偕其從弟復華、復顯、復初、復泰之任。解組後,因愛茲土俗厚風淳,遂卜居城東後街,復華等則築室城北草巷。復顯之後再遷呂城,復初、復泰之後別居湖頭。卷首、卷一新舊譜序、凡例、祠規、家訓、遠系人物傳、誥敕、槐父子傳,卷二世系圖,卷三至七年表,卷八家傳,卷九列祖讚詞、壽序,卷十祠堂記、修譜建祠捐助名氏、跋。有宋王應麟、陳宜中、清徐錫麟文。

1、三地與鄱陽湖或丹陽有關的宗譜世系

1.1,江蘇阜寧的世系排列

依江蘇阜寧兩則譜序,排列世系,第一世:董槐(退隱鄱陽)→…→第六世至丹陽:復昌、復華、復顯,復初,復泰。復昌居丹陽城東之後街,後裔遷徙鎮江、揚州、江寧、金壇、宜興、常州等地,復華、復顯,復初,復泰四兄弟居住丹陽城北之草巷(今湖頭呂成)。也就是說,復昌公之前一直居住在鄱陽湖九江一帶,至復昌公與其無兄弟才赴任遷徙于丹陽,授丹陽令。那初步分析,該支系不是丹陽的槐公之子董麗的後裔?

尚若如此,則士就是槐公璵 、士琮是在鄱陽湖一帶生活了。那依據該宗譜,整理為:
1,董槐--2,士璵(生承祥、承瑞)、士琮(生承禎)---3,承祥(生國璽)、承瑞(生國鼎)、承禎(生國珍)-----4國璽(生宗茂、宗盛)、國鼎(生宗敬、宗甫)、國珍(生宗範)----5,宗茂(生復發)、宗盛、宗敬、宗甫、宗範-----
6復發---7鎧---8,趾---9,懋(讀音:mao)---10,會---11國英--12日升(生明憲、明章)

1.2,江西九江董槐後裔世系

九江泉溪董槐後裔第六世代,有五兄弟的,只有一個,即1董槐---2大雄(生子:略)、大賢(生二子:軾、轍)、大用(生三子:軫、輗、軏yue)----3軫、輗(生三子:如龍、應龍、攀龍)、軏-----4如龍、應龍(生五子:仲才、仲榮、仲禮、仲容、忠恭)、攀龍-----5仲才、仲榮、仲禮、仲容、忠恭----

董槐第七代有五兄弟以上的也只有一個。即:1董槐--2大賢(生二子:軾、轍)---3董轍---4崇仁、崇義(生三子:朝祖、朝祚zuo、朝禘di)----5朝祖----6福三(生六子)、福四(生一子:明宗)----7明倫、明道、明遠、明禮、明煥、明慧----

1.3,丹陽董槐後裔董麗的世系

1董槐---2董麗---(待資料補充完善,此略……)

2、丹陽的《雲陽董氏族譜》鄱陽湖泛指範圍

2.1鄱陽湖與九江的地理位置關係

由於,《雲陽董氏族譜》以董槐為第一始祖,依據上文的《董氏族譜序》:“宋槐公以寶祐右相退隱鄱陽,越六傳至明覆昌公,公於洪武間知丹陽縣事”。那鄱陽湖範圍所指是什麼呢?

鄱地處江西省西北部,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我國的第二大湖,位於江西省的,在江西省的北部,瀕臨長江,就在長江的南岸,今上饒市西部,在地理位置上當今是屬於江西上饒市的。彙集贛江、修河、鄱江(饒河)、信江、撫河等水經九江市湖口縣城注入長江。鄱陽湖跨南昌、新建、進賢、餘干、鄱陽、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德安和永修等市縣。

環鄱陽湖涉及潯陽區、廬山區、南昌縣、湖口縣、武寧縣、鄱陽縣、九江縣等地,武寧縣擁有水域面積3586.23平方公里,鄱陽湖五大水系之一的七百里修河自西而東縱貫全境。

值得一提的是:定遠位於江淮中部,北宋時先屬淮南路,後屬淮南西路濠州。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濠州團練使移戍藕塘,金兵攻佔濠州和定城。嘉定四年(1211年)金兵退,縣治遷回原址並築定城土城。元朝時,定遠初屬濠州,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屬臨淮府,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屬河南江北行省安豐路濠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定遠縣直屬中都(今鳳陽城)。十三年屬六部鳳陽府。永樂元年(1403年)一月屬南京鳳陽府。

2.2,丹陽宗譜的鄱陽湖應該是泛指地名

唐代,武寧稱為“望縣”,舊志載“武寧向屬巨邑,編鄉二十”。長安四年(704)析建昌置武寧縣,景雲元年(710)改武寧為豫寧縣,縣治遷甘羅村,即今武寧石渡鄉新華村,俗稱新縣。天寶四年(745)縣治遷玉枕山,俗稱老縣城。寶慶元年(762)避代宗諱,豫寧仍改武寧。此後迄今未變。貞元十六年(800),觀察使李巽為免除邑人賦稅勞役之苦,奏分武寧西八鄉置分寧縣,即今修水、銅鼓地域。元代,至元二十三年(1286)於武寧置寧州,轄武寧、分寧兩縣。大德五年(1301)以分寧為寧州,武寧直屬隆興路。明清兩代,武寧屬南昌府。武寧距離鄱陽湖很近,約隨江入鄱陽湖約離20公里。可以屬於泛指的鄱陽湖一帶,而安徽定遠縣與鄱陽湖很遠,不屬於鄱陽湖泛指範圍。

3、董槐在鄱陽湖一帶的任職履歷

董槐聰穎過人,學業長進很快,嘉定6年(公元1213年)考中進士。踏進仕途之後,歷任廣德軍錄事參軍、鎮江觀察推官、鎮江府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湖北刑獄、常德知府、江州知州兼都督府參謀、譚州知州、沿江制置使、江西安撫司公事主管、戶部侍郎、江東安撫使兼建康知府、廣西運判兼提點刑獄、工部侍郎兼轉運使、兵部侍郎兼給事中、寶章閣直學士、福州知州及福建安撫使、端明殿學士、參知政事,直到拜右丞相兼樞密使等三十多個官職。

具體履職地點為:《宋史 卷四百一十四 列傳第一百七十三》記載:嘉定六年(公元1213年)登進士第,調靖安(位於江西省西北部),十四年(公元1221年),廣德(安徽省東南部)軍錄事參軍,紹定二年(公元1229),鎮江(位於江蘇省南部)觀察推官,明年春,刑部架閣文字,秋,禮兵部架閣,通判鎮江府(位於江蘇省南部),五年(公元1232),丁母憂;端平三年(公元1236),通判蘄州(今湖北長江以北),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都堂,宗正寺簿、出知常州,後三日,湖北刑獄;二年(公元1238年),常德府(今湖南常德),兼軍器少監,提點刑獄,三年(公元1239年),寶謨閣知江州(今九江)兼都督府參謀,四年(公元1240年),華文閣、潭州(今長沙)、主管湖南安撫司,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左司郎官,直龍圖閣、沿江制置副使兼知江州(今九江)、主管江西安撫司公事;三年(公元1243年),秘閣。四年(公元1244年),戶部侍,集英殿修撰、沿江(九江長江一帶內河)制置使、江東安撫使兼知建康府(今南京)兼行宮留守;六年(淳祐六年公元1246年),召至闕、靜江府(今桂林)兼廣西經略安撫使、廣西運判兼提點刑獄;七年(公元1247年),寶章閣,八年(公元1248年),工部侍郎,兼轉運使。九年(公元1249年),召赴闕,封定遠縣(今安徽定遠)男、兵部侍郎兼權給事中兼侍讀,升給事中、兼侍讀,寶章閣直學士、知福州福建安撫使,是年冬,端明殿學士、書樞密院事,進封侯;十二年(公元1252年),樞密院事,寶祐元年(公元1253年),知政事。二年(公元1254年),進參知政事,三年(寶佑三年公元1255年),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四年(公元1256年),策免丞相,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五年(公元1257年)及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俱用祀明堂恩加食邑;二年(公元1261年),福州、福建路安撫大使,封吉國(江西吉州,今江西吉安,廬陵),又進封許國公。三年(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遂薨。贈太子少師,諡文清。

那麼,在鄱陽湖周邊履職的:紹定二年(公元1229)至五年(公元1232),在鎮江;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知江州(今九江);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沿江制置副使兼知江州(今九江)、四年(公元1244年),沿江(九江長江一帶內河)制置使。

也就是從時間跨度15年,實際間斷7年以上在鄱陽湖一帶。而在離鄱陽湖很遠的定遠時間很少。

3,丹陽的《雲陽董氏族譜》初考

由於丹陽宗譜涉及董槐退隱鄱陽,六世才由鄱陽而赴任丹陽。復昌公,明洪武間授丹陽令,偕其從弟復華、復顯、復初、復泰之任。那就是第一世至第五世都在鄱陽湖一帶居住生活。那就撇開董槐在廣西的四個兒子進行的比較,董槐在武寧泉溪是三個兒子,後有兒子為駙馬,現在其在鄱陽湖一帶的兩個兒子:士璵、士琮。兒子數分別為:3,1,2;那就不可能是泉溪、富陽、廣西的董槐後裔,屬於董槐後裔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漏掉的董槐後裔的單獨的一個支系。

由於是從第六代開始,遷徙丹陽任職,那就不是董麗在丹陽的時期。故不可能屬於丹陽董麗支系。

當然,這是在沒有其他與士璵、士琮同樣的情況下,或者該譜中的前10世代與其他宗譜完全沒有名字一致卻年代符合的情況之下,才可以斷定。若無,則基本以此為準。

4,丹陽宗譜的董槐之前系譜校準參考

阜寧董氏在1841年左右由丹陽遷入,董傳松修的譜丹陽人與阜寧人是同譜,如今的丹陽董氏也不是董麗後裔,與現在的丹陽應該屬於分開的不同支系,董麗後人當遷徙到浙江富陽一帶。故此,應該依據董槐的《虞鄉遊臨川擴源源流考序》修譜譜序與《嵩公支派譜序》進行校準的參考。

4.1,《虞鄉遊臨川擴源源流考序》(省略譜序前面尚難考證的部分):……謙為觀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遂徵兵討亂,諸鎮強橫,各據不發,謙仰天嘆曰:“我自拜爵以來,屢受國恩,欲與國同休戚。今勢力不能匡救,忍俛首事他人乎?”遂棄官潛至樂安流坑隱居焉。生子三:長曰遠、次曰遂、三曰述。述子二,曰炎與熹。熹吾肇遷祖也,賢良博學,後唐徵為武寧令,轉任臨川郡守,終為中書參知政事,追贈文忠公。生子五:珪、璋、珮、琨、瑗。時珪隨父在邑,好遊觀騎射,性耽山水,因畋邑中,至安樂鄉二都泉溪裡,愛其山秀泉清,遂買田築室而家焉。然雖家自珪公,實由熹之令武寧始也,故曰肇遷祖。珪生子三:嵩、崇、山廣。嵩之子姓守舊業,崇之子姓居同鄉四都、尚漳,山廣之子姓居同都之修坡,各擇其地之勝者而居焉。夫自肇遷祖卜居於此,貴而不矜,富而不驕,貧而不濫,世惟禮義之是尚。……

賜進士第累官右丞相兼籤書樞密院事熹公八世孫槐謹撰

4.2,《嵩公支派譜序》:水流分則忘源,人裔遠則忘祖,忘其源失其本,忘乎祖昧乎天,忘祖昧天其可乎?惟其為不可,則知宗譜之重於天下也。由來尚矣,矧董氏為海內巨族,猶不可以不尋流而遡其源也。蓋世胄綿遠,人文炳蔚,由董父豢龍氏受姓有虞,越夏商而周秦,歷漢唐而宋元,其間印累累綬若若者有人,為忠孝節義者有人,且以德行以文學稱者更有人。名公巨卿,鑿鑿可紀,餘因不勝述。而吾祖之落業,有自來矣。天成間,文忠公熹,以賢良博學由撫州樂安流坑徵為武寧令。長子珪,隨父在任,東遊泉溪勝境,愛其山水秀麗,因家是焉。生子三:嵩、崇、山廣。厥後三公流慶,枝裔蕃衍,而崇、山廣二公之子孫或分遷異邑,或居故里者,難以盡紀。第吾祖嵩公不忘故土,遂守舊址,生子三:曰因、圉、固,其長子因、三子固二公之子姓,奕業蕃昌,亦不及悉詳。若公之次子圉娶餘氏,生子三:儀、儼、倣。儀娶吳氏,生子二:碔、碤;碤娶周氏,生子四:藝堂、福、和、靖,藝靖為吉州太守,娶蔡氏,生子三:槐、桂、椿。槐宋理宗時拜中書右丞相,封許國公,娶趙氏夫人生三子:雄、賢、用。大用於宋淳佑年間,任黃州教授,元初解組,遷南康府建昌黃田畈,娶戴氏,生子三:軫、輗、軏。輗娶範氏,生子三:如龍、應龍、攀龍,應龍為翰林學士,葬黃田宅後飛雁捉兔形,娶吳氏,生子五、才、榮、禮、容、恭;仲恭葬馬嘶洞,娶夏氏,生子二:世正、世章。世章葬何家衝屋後,娶胡氏、龍氏、趙氏,俱葬董家窩,生子七:明、能、泰、憲、青、斌、賢。憲與弟青宦遊麻城,遂留家於黃土坎焉,娶孔氏,俱葬黃土坎,眠犬形,生子一司孟。孟娶倪氏、趙氏生子二:曰宗、全,勝宗乃遷冶邑,吾莊之始祖,源遠流長,本固枝茂。我祖崇公積德累仁,以致螽斯蟄蟄,世世子孫能其能忘也耶!茲當宗譜告竣,升也愧不能文,謹將支裔巔末尾書,愚衷付之梨棗。俾後之紳士宿儒,端人正士展圖而觀,則曰:某某支固有本者也,流而不竭,浩乎!其同歸也哉,是為敘。

乾隆五年(1740)歲在庚申菊月文忠公熹二十五世孫欲升謹撰


丹陽《雲陽董氏族譜》的初步探討


丹陽《雲陽董氏族譜》的初步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