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三甲再出新规:医药代表违规接触医生,一经查实直接停药


知名三甲再出新规:医药代表违规接触医生,一经查实直接停药

文 | AI财经社健识局 小米

编 | AI财经社健识局 严冬雪

日前(12月9日),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官网印发通知称,医药代表在制定时间和制定部门之外的接触本院的医务人员,尤其是私下向医务人员推销其产品的,一经查实,停止采购其所在公司代理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知名三甲再出新规:医药代表违规接触医生,一经查实直接停药

与此同时,据健识局了解,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近日也要求医药代表备案并遵守来院规定。按照规定,医药代表首次来院联系业务时,需在药学部登记备案,同时出具所在公司的委托书,委托书上需注明岗位及工作职责,具体由药学部采购人员负责收集、保管,药学部主任或副主任负责审核。

上述两家医院都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在当地的医药市场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未来一旦执行医药代表备案制,无疑将规范整个医院市场的购销流程。

早在今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马晓伟在廉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做出应有贡献,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坚强保障。

这也将会是在国家层面推进医药反腐工作的一个明确信号。尽管国家版的医药代表备案制尚未落地,但各省市的医疗机构已率先执行。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在国家层面实行带量采购,以及对医药行业合规营销体系的规范约束,医药代表备案制正在面临重塑,今后大批的医药代表将面临淘汰。

日常拜访需提前预约

私下接触医生一律停药

与大多数医院不同的是,此番顺德医院在《通知》中明确,将由药学部、设备科负责接待和洽谈,同时,一般药学部的接待时间是每月2次,而设备科的接待时间是每周一次。

在接待流程方面,医药代表将药品介绍资料直接发送至接待部门的制定邮箱,待评估后方可预约时间,对不接待的回复原因,并做好接待和洽谈记录。

《通知》指出,如果没有药学部备案的医药代表不能提供沟通接待申请,同时,严禁医药代表与其他非指定的科室(部门)的医务人员接触。

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后医药代表只能与药学部进行对接,这也就意味着,那些非医药学背景出身、无法承担学术推广的非专业人士将再无用武之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顺德医院的监察审计科将不定期进行医药代表院内活动暗访排查,发现医药代表在指定时间和指定部门以外接触本院医务人员,尤其是私下向医务人员推销其产品的,一经查实,停止采购其所在公司代理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从公示的文件内容来看,倘若医药代表误导医生使用药品、医疗器械的或隐匿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的,纳入个人信用记录。

而医务人员违反规定接触医药代表的,根据医院绩效考核方案进行处理;对屡教不改者,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进行处罚。

已成反腐重点

多地出台政策规范医药代表行为

似乎规范医药代表行为,已成为本轮各地政府的反腐重点。

早在2017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医药代表登记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医药代表不得承担药品销售任务。

随后,各地政府就出台一系列规范医药代表的拜访规定。

2018年5月,天津市卫计委召开全市卫生计生行业严厉整肃行风中期推动会,将从加强医药代表管理、规范临床用药、设立举报专线等10个方面入手,整肃医药购销领域的顽症痼疾,狠刹医药卫生领域腐败行为。

知名三甲再出新规:医药代表违规接触医生,一经查实直接停药

图/视觉中国

2018年6月,北京卫计委印发《医药生产企业关联人员不得进入门诊和病房》明确,任何科室、医师不得将患者外转其他医疗机构牟取利益;医生不得随意缩短原开药周期,增加患者就诊次数;医药生产企业关联人员不得进入门诊、病房。

而上海、湖南、浙江等省市纷纷出台医药代表备案制的落地规定。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从各省市的实施情况来看,医药代表正在成为医药购销领域中重点监控的对象。

今年3月,优时比中国区总经理吴昕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公司将原来的医药代表转变为医药信息伙伴,这些员工将不再承担销售业绩的考核指标。而此后,恒瑞医药、恩华药业、华森、齐鲁等国内药企,均已经开始行动,撤销医药代表岗位、减少销售投入。

有数据统计,进入2019年之后,医药代表的离职率明显上升,已有70%的药代准备转型,而20%的药代已在转型之中。

事实上,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仿制药市场的格局将逐渐回归本质。政府招标,以价换量,药企已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医药代表进行带金销售,从长期来来看,是有利于行业的合规发展。

据健识局了解,不少资深医药代表早已看出新医改趋势,选择了彻底离开、转战其他领域。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只有不断推进医药行业供给侧改革,淘汰不合格药企和医药代表,提高违法成本,医药合规营销的理想状态才能实现。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