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精神疾病手术术后即“停药”是错误的观点

一旦确诊了精神疾病,患者就要开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了。服药,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似乎太难了。

部分病人服药时断时续、病情不断反复;少部分人因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拒绝服药;严重者,需要强制住院,被迫服药;大量常年服药的患者,陆续出现了肥胖、肝脏、肾脏药物性损伤等问题,也有人出现了锥体外系反应,例如震颤、呆板、斜颈、眨眼、反复徘徊等症状;进入衰退期患者,服药效果减低,症状变得复杂且难以控制。

患者的精神病史越长,其“服药效果越差且药物副作用越大”,但“停药病情又复发”,这种药物治疗的两难窘境,让监护人或家属不知所措,亟待寻找新的治疗策略。

临床大量实践证实,“精神外科”手术是药物治疗的重要补充手段,也是临床治愈手段之一。手术可以让顽固性精神症状消除,也可以使抗精神病药量减少。这两者的平衡点,让家属们找到了“临床治愈”的希望。

但是,提及到“手术”治疗,一部分未选择手术的家属疑虑重重,担心手术的各种风险;另一部分选择手术的家属,则以 “搏一搏”或“赌一赌”的心态去面对手术。这些认识上的偏差,让精神疾病的治疗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研究发现,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器官,目前的临床医学对其认识不足十分之一。精神疾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尽管有标准化的专科诊疗体系,但对难治性精神疾病仍显得无能为力。

尽管“外科手术”可以解决“药物难治性的顽固精神症状”。但是该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又存在遗传突变的影响,临床中有诸多涉及“基因”疾病,均无法通过治疗达到“治愈”或“根治”,只能是通过更先进的技术进一步治疗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即“通过治疗后症状消失”这使其精神疾病不可能“根治”。微创手术,目的是调控大脑边缘系统的神经核团的神经递质功能(杏仁核、扣带回、内囊前肢、中央隔区、伏隔核、尾核下束、眶束、额束等),用以去除和控制精神症状。手术与药物的协同治疗,可以让精神病人的临床表现逐渐正常化,帮助其回归家庭和社会。

部分家属对手术和药物治疗存在认识误区。他们认为:“既然手术去除了顽固性的精神症状,就没必要服药了;脑部手术太危险,手术后一定有后遗症”。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当前,脑立体定向技术已经进入了精准导航、机器人辅助的微创时代。手术前行MRI-3D(图1)序列薄层扫描与MRI-DTI扫描(图2),根据患者的核心症状选择手术靶点,将MRI、DTI及CT扫描数据,输入计算机手术定位计划系统,进行CT、MRI及DTI等图像融合(图3),然后根据核心症状,锁定手术靶点,获取三维坐标,计算最佳手术路径,避开重要神经血管,大大提高手术安全性,从而较好地规避了手术风险。

精神疾病手术术后即“停药”是错误的观点

图1 MRI-3D序列薄层扫描系统

精神疾病手术术后即“停药”是错误的观点

图2 MRI-DTI扫描

精神疾病手术术后即“停药”是错误的观点

图3 计算机手术定位计划系统多图像融合手术路径规划

功能神经科专家认为,精神疾病的微创定位手术,手术操作不在脑的智能区、运动区和语言区域,术后不会出现呆傻、偏瘫、失语等现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手术仅仅是调控了几个关键的神经核团,控制了顽固性药物难治的精神症状;不可能控制所有症状,对于某些精神症状,药物治疗即可以发挥很好的治疗作用。手术和药物的协同治疗,是精神疾病全程的关键选择。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功能神经科专家提示,药物与手术治疗,可以获得以下疗效:

1) 手术有效控制和消除绝大部分顽固性精神症状;

2) 手术使患者恢复自知力、承认有病、自愿接受治疗;

3) 手术提高了服药依从性和敏感性,即主动服药,服药减量且有效;

4) 术后患者,经过服药调整,患者更容易恢复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交等功能并逐渐回归社会。

总之,精神疾病尽管复杂难治,但是只要监护人客观地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和途径,加强监管和健康辅导,患者就一定会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治疗精神疾病,家属切勿走入“术后即停药”的误区。

致头条读者:

您若有疑问可以发表文章评论,若您想咨询或更深层次的交流可以通过本平台“私信”功能进行对话,我会尽力帮助大家,解决疑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