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委遷駐竹溝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周駿鳴從延安回到鄂豫邊區,在碾盤溝組織召開鄂豫邊省委會議。會議傳達了上級部門指示精神,具體研究邊區省委的鬥爭任務和工作方法,大家一致認為,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符合鄂豫邊實際,“只有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才能促進鄂豫邊抗日統一戰線的形成”。會後,鄂豫邊區省委和紅軍游擊隊採取積極主動的措施,深入山區各鄉鎮,宣傳抗日政策,廣泛發動農民群眾,做好開明士紳的統戰工作。同時,迅速與紅二十八軍取得聯繫,得到了兩次較大支援,邊區形勢發展很快,僅兩個月時間,游擊隊就由五六十人迅速發展到二三百人。1937年9月下旬,游擊隊根據長江局和邊區省委的決定,把鄂豫邊紅軍游擊隊改編為“豫南人民抗日軍獨立團”。在紅二十八軍的大力支持下,豫南人民抗日軍獨立團積極行動,消滅瓦解了根據地周圍與我敵對的頑固據點,使豫南的信陽、確山、桐柏、泌陽四縣百餘里的中心區基本連成一片,扭轉了過去被分割的被動局面,震懾了頑固勢力,鼓舞了人民群眾,為豫南抗日武裝力量的擴大和群眾抗日救亡運動的深入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1937年11月中旬,根據省委的指示,河南省委組織部長林凱被派到鄂豫邊區巡視工作,將鄂豫邊省委改為鄂豫邊特委。不久改為豫南特委,隸屬河南省委,仝中玉任書記、王國華任副書記。從此,豫南特委和紅軍游擊隊改編的豫南人民抗日軍獨立團在河南省委的正確領導下,使豫南地區的抗日鬥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也為1938年以後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共河南省委機關搬進竹溝、建立以竹溝為核心的中原抗日根據地奠定了基礎。

1937年10月以來,隨著對蔡衝、鄧莊鋪、賈樓等頑固據點的剷除,鄂豫邊區革命鬥爭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抗日革命熱潮席捲豫南地區的村村寨寨,獨立團也隨之不斷髮展壯大。根據黨中央關於在中原地區建立一處抗日據點的指示,豫南特委決定在竹溝建立鞏固的根據地。竹溝鎮雖不大,卻盤踞著國民黨的一個聯保主任、四個保長和一個鎮長。這夥頑固分子始終與共產黨為敵,破壞國共統一戰線。為此,王國華、周駿鳴等決定發動竹溝群眾,組織武裝暴動,堅決除掉以徐景賢為首的頑固勢力,建立竹溝抗日根據地。經過周密準備,竹溝暴動於農歷十月二十七舉行。在周慶鳴、楊秀峰等人的帶領下,除掉了作惡多端的聯保主任徐景賢及其貼身打手,並消滅了中途趁機搶佔竹溝的土匪王佔奎部,竹溝終於回到了人民手中。邊區省委遂派姜宗仁到竹溝,組織發動群眾,並領導周慶鳴的暴動隊伍開展防匪自衛工作,使竹溝鎮周圍的抗日新局面迅速打開,為以後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和竹溝成為抗日戰略支撐點奠定了基礎。1938年1月8日,吳定遠率1300多名匪兵,在王友梅100多名聯防隊員的引導下,喪心病狂地向鄧莊鋪、焦竹園猛撲過來。當時負責留守的獨立團副團長馮景禹立即組織應對。9日,王國華率部分主力回師焦竹園。11日,周駿鳴率獨立團從信陽邢集回師焦竹園,合力將頑軍團團包圍。13日,豫南特委和獨立團浩浩蕩蕩進駐竹溝。從此,堅持了三年之久的豫南桐柏游擊戰爭勝利結束,確立了以竹溝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

1938年5月19日,徐州失守。根據中央和周恩來的指示,河南省委於5月23日撤離開封,途經鄭州、許昌等地向竹溝轉移。5月底,朱理治、彭雪楓返回竹溝。6月6日,開封淪陷。6月上旬,河南省委組織部長陳少敏、秘書長郭啟卜、婦女部長危拱之、青年部長謝邦治等一行輾轉到達竹溝,進一步加強了竹溝地區的領導力量。從此,竹溝成為河南黨的領導中心,成為組織河南遊擊戰爭的司令部。

(摘自《駐馬店紅色故事選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