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瓦罕走廊,阿富汗伸向中国的手臂,世界上最偏远难达的地区


在我国西侧邻国塔吉克斯坦和巴基斯坦之间,有一段长约400多公里,最窄处仅15公里的狭长地带,把阿富汗和我国新疆连接在一起,这就是瓦罕走廊。这条长长的走廊曾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通往南亚、中亚和西亚的重要通道,有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瓦罕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东段之间的一个山谷。在瓦罕走廊,瓦罕河穿越帕米尔群山,在群山间切出了一道河谷。整个走廊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最窄处仅15公里,最宽处约75公里。

这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属于高寒山区,每年除6、7、8三个月外,均为大雪封山期。瓦罕走廊大部分地区都是干旱缺水、人迹罕至的荒漠高原,地势复杂,气候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 这里仅有极少量的耕地,生活着大约一万居民,主要属于游牧部落塔吉克人和吉尔吉斯人。

瓦罕走廊历史上曾是中国领土,唐朝在此设置“葱岭守捉”,唐朝著名将领高仙芝灭小勃律国,也是靠走瓦罕走廊达到突袭的目的。清朝长期在帕米尔地区驻军镇守,并一直对帕米尔地区行使有效管辖。此外,高僧法显、玄奘曾沿着它西行求法,马可波罗也是穿过这段通道才走向中原。瓦罕走廊对中西方文化经济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

瓦罕走廊特殊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19世纪末,俄英两大帝国由于在中亚争夺势力范围,不断在阿富汗地区发生冲突。为避免进一步的冲突,英俄两国竟抛开了两个最重要的当事国———中国与阿富汗,签订了《关于帕米尔地区势力范围的协议》,瓜分了属于中国领土的帕米尔,而且将兴都库什山北麓与帕米尔南缘之间的狭长地带划作两国间的“缓冲地带”,瓦罕走廊就这样产生了。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驻守瓦罕走廊的国民党守军在错综复杂的边境形势中牢牢把握着对国境的控制权,瓦罕走廊整个防区没有一个哨所弃土而逃,他们仍手握钢枪,全部坚持等到解放军部队实地接收、平稳换防,为维护祖国领土作出了出色贡献。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阿两国正式划定了瓦罕走廊的边界线,确认以双方实际控制线为划界依据,由此确定了中国与阿富汗的权责归属。这条长约400公里的瓦罕走廊全,中国最终只得到了一小部分,只有100公里左右,剩余大部分300公里则在阿富汗境内。中阿两国在狭长的瓦罕走廊东端相毗邻,边界线只有92.45公里。

瓦罕走廊大部分地区都是干旱缺水的荒漠,居民基本上靠天吃饭。事实上,整个瓦罕走廊是中阿两国最为贫瘠的地区。然而在我国境内有瓦罕走廊唯一村庄———排依克村,帕米尔柯尔克孜族老乡是瓦罕走廊唯一世居群体。村里有46户牧民,他们依山势地貌用兴都库什山上冲刷下来的红粘土修建房屋,在此守边戍边,一人戍边,全家光荣,排依克村牧民发扬戍边传统,确保祖国边境绝对安全。

从地图上来看,瓦罕走廊就像是中亚伸出的一只手,其战略价值对于中国来说是巨大的。通过瓦罕走廊,可以很快进入阿富汗这个亚洲东西南北交汇之地。然后经开伯尔山口,就能南下印度次大陆,瓦罕走廊可谓中国向西发展的一扇大门,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如今,瓦罕走廊是阿富汗与我国陆路连接的唯一通道。尽管阿富汗长期动荡不宁,但这里一直由北方联盟控制,远离阿富汗战火,所以瓦罕走廊一直保持着相对的平静。如今,瓦罕走廊依靠我国有效力的军民联防,成为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今天,瓦罕走廊依然处于反分裂反恐怖反渗透最前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