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明君的朱瞻基,却犯了致命错误?大明在他手里埋下炸弹


被后世称为明君的明宣宗朱瞻基,在历史上的风评基本上都是正面的,仁宣之治成为大明朝为数不多的盛世,但在他的手里,

却为大明王朝埋下了好几颗致命炸弹,后期还成为了大明朝灭亡乃至中国封建王朝落后的开端,成了一步错步步错的软肋。

被称为明君的朱瞻基,却犯了致命错误?大明在他手里埋下炸弹

教太监识字,给了他们把持朝政的机会

朱元璋时期,为了防止外戚和宦官专政局面,设置了很多的约束政策,对太监的首要约束就是严禁他们识字看书,可以说宦官在明朝初期,其实就是咱们看到的下人,伺候一下皇帝的日常起居,整理一下公文,根本没有参与朝政的机会。

被称为明君的朱瞻基,却犯了致命错误?大明在他手里埋下炸弹

但到了朱瞻基这里,他设立了一个内书堂,目的就是为了以司礼监约束内阁。这个初衷不能说他有错,但是这种手段其实就是用一个错误去填补另一个错误。这个时期最为有名的太监就是王振了,也就是土木堡差点把英宗的命丢在那里的王振。宣宗可能自己都没想到,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太监,差点将自己的儿子给葬送了。

被称为明君的朱瞻基,却犯了致命错误?大明在他手里埋下炸弹

当初废除了丞相制度之后,皇帝确实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处理政务要比之前繁忙的多,朱棣时期为了方便自己查阅,就让太监识字,帮助自己可以读写公文,这个时期只是有一些放松,到了朱瞻基是直接为了放权而放权了。这个太监学堂还专门请的翰林院的老师们教太监,这待遇也是相当高了。

被称为明君的朱瞻基,却犯了致命错误?大明在他手里埋下炸弹

从这个时期开始,明朝历史上出现的掌权太监,就行了大明朝政上一大势力,朱瞻基确实达到了目的,用宦官制衡内阁,但无形中是将皇权置于了很危险的边境,皇权夹在宦官和文官之间,上不来下不去,成了最难受的,让后代人自食恶果。

被称为明君的朱瞻基,却犯了致命错误?大明在他手里埋下炸弹

郑和下西洋活动的终止,开启海禁,也让古代中国从此和世界渐行渐远

朱棣时期,派郑和七下西洋,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航海壮举。对于下西洋的解释虽然有很多,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对于世界的开拓,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确实是和世界交流的过程,而且不光是展示了大明朝的形象,同样也带回了很多其他国家的先进东西,尤其是对于海上贸易的交流。

被称为明君的朱瞻基,却犯了致命错误?大明在他手里埋下炸弹

但是郑和死后,因为确实耗费巨大,而且也在当时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意义,因为当时的大明朝是作为一个中心国和藩属国进行的交往,往往自己付出的比较多,得到的却少,很大程度上就有些“入不敷出”。

被称为明君的朱瞻基,却犯了致命错误?大明在他手里埋下炸弹

可是从另一方面说起,其实下西洋是文官集团作祟的结果,这些文官的心里的想法是,下西洋是官方贸易活动,官方垄断了官员怎么私人赚钱,只有官方停止,私人才能挣钱,与外界交往的机会,

这就是被他们扼杀在了摇篮当中,让封建社会开眼看世界的时候,世界已经将他甩在了后面,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被称为明君的朱瞻基,却犯了致命错误?大明在他手里埋下炸弹

海禁政策在明朝可谓是一直存在,只是断断续续的连续着,从朱元璋开始就有这项政策,但是真正开始就是从终止郑和下西洋了。倭寇犯境,朝廷派兵剿匪就行了,但却用了海禁这一项一劳永逸的办法,很欠妥当。

被称为明君的朱瞻基,却犯了致命错误?大明在他手里埋下炸弹

朱瞻基确实在为政上,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将大明朝带到了一个盛世,但这两项决定,却有对后世的皇帝们的为政造成了非常大的干扰,他也没想到对于当时并没有很大影响的政策,却决定了大明朝的国运,也决定了封建王朝的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