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大家好,我是看電影愛較真兒的廖宇。

相信有不少影迷朋友跟我一樣,也是一名犯罪懸疑片的擁躉。因為這類電影的劇情往往都以一個燒腦的犯罪案件切入,經過抽絲剝繭的推理和驚心動魄的追捕後,最讓人痴迷的就是真相大白,謎案揭曉的那一刻。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看不見的客人》8.8《消失的愛人》8.7《非常嫌疑犯》《記憶碎片》8.6

因而這種類型的影片也被全世界眾多的創作者所青睞,作品多如牛毛,但能被奉為神作的卻是鳳毛麟角。究其原因,我認為懸疑片要拍得好不僅需要高超的電影技巧,關鍵還得看細節,抓住了觀眾忽略的細節,才是一部懸疑片成功的關鍵。

具體來說,就是該交代的環境,背景,案情要交代清晰,該露出的線索要露出,甚至要有意的拋出一部分謎題讓觀眾去破解,但涉及關鍵劇情的線索一定要埋藏好,因為這個“謎底”必須要跟著主角走到最後揭曉才成功。

而為了隱藏好創作者心中的“謎底”,他們往往喜歡用一些細節和隱喻來展現故事,從而做到把線索都告訴你了,你還是到最後才恍然大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較真兒”兩部犯罪懸疑片神作。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七宗罪》/《殺人回憶》8.8

《七宗罪》中隱藏了什麼

1995年的電影《七宗罪》,故事開始不久就把:暴食、貪婪、淫慾、懶惰、驕傲、嫉妒、暴怒,這七樣在天主教的教義中對人類惡行的分類和定義展示給觀眾。這無疑是創作者有意將兇手謀殺的邏輯和順序,也就是部分線索透露給觀眾們。也正是我前面提到的有意的拋出謎題讓觀眾去破解,其用意就是讓故事中的案件能與觀眾達成互動,讓大家沉迷在這種帶有宗教神秘氣息的謀殺順序和手法中。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電影中的“七宗罪”

創作者用“7”這個數字將我們帶入了他預先設定好的節奏和陷阱中,“7”不僅是提前交代了受害人的數量,同時也是案發的時間:7天內,因此本片的英文片名就叫《Seven》。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七宗罪》的另一款海報“7”

於是我們知道了創作者想讓我們知道的故事背景:7天內會有7名受害人。而當故事中已經現了前5名受害人後,此時我們的大腦留會自然而然的給他們都貼上“受害人”的標籤,而兇手的標籤則是“兇手”,警探的標籤自然是“警探”,與此同時我們的思維便會按照這樣的“標籤”,憑藉普遍的邏輯去推理:

一定還會有第6和第7名“受害人”出現,那麼“警探”是會在之前還是之後抓住“兇手”呢?還有“兇手”到底是誰?“警探”能否抓住他。

而我們完全不會去想“兇手”和“警探”這兩個標籤也會成為第6或第7名“受害人”的標籤,這就是本部電影創作者最大的成功之處,他把涉及關鍵劇情的線索埋藏的極其隱秘,直到最後一刻揭曉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令觀眾們大驚失色。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年輕警探私刑了結了兇手

兇手因嫉妒年輕警探的美妻而將她殺害,因而自己犯下了“嫉妒”之罪。他去警局自首後,警探因暴怒失去理智,拋棄自己警察的身份而選擇為妻子復仇而殺死了兇手,此時警探就犯下了“暴怒”之罪,最後被捕而面臨牢獄的懲罰。至此“七宗罪”謀殺案完美完成。不得不說,當我第一次看到這裡時整個三觀都被震碎,感嘆犯罪懸疑片居然能這麼拍!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年輕警探美麗的妻子翠茜

後來經過反覆的觀看該片(不多,也就十來遍吧)。我發現,整部電影在帶著觀眾一起偵破“七宗罪”案件的同時,其實創作者把很大的精力和篇幅都用於展現年輕警探米爾斯狂噪、衝動、易怒的性格上。並且為了襯托他的“暴怒”而特意安排了年老的搭檔,將退休的資深老警探沙摩塞。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老警探沙摩塞

這看似隨意的“老少配”卻隱喻了受不同傳播媒介影響的兩代人以及不同的性格和辦事風格。即老警探沙摩塞是在以文字印刷品為主要傳播媒介的時代中長大的,而年輕警探米爾斯是在以電視為主要傳播媒介的時代中長大的。

所以在電影中我們看到這樣一些看似無意,實則刻意的細節:老警探每晚入睡前都在讀書。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睡前閱讀的老警探

在警察局用老式打字機。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用老式打字機的老警探

當得到兇手留下“暴食”和“貪婪”的線索後,他選擇去圖書館查資料。當他看到熟悉的圖書館保安們在打牌時對他們說:整個世界的知識觸手可得,而你們卻整夜打撲克。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整夜打牌的圖書館保安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吐槽他們不看書的老警探

創作者用這些電影語言無疑不是在隱喻著,之所以老警探對於線索中所記載的宗教歷史,文化符號等表現出十分敏感和痴迷的狀態,是因為文字和符號都是抽象的,需要人腦去記憶,分析,總結,推理才能得出答案。

而與此同時,年輕警探卻在家裡對著犯罪現場的照片翻來覆去(注意,是看圖)發愁,毫無思路。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面對照片毫無思路的年輕警探

最後他放棄思考,轉而喝啤酒看電視中的籃球賽。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看電視的年輕警探

這裡明顯是在隱喻他是看電視長大的一代。換句話說,看電視不需要動什麼腦子,不用思考就能理解電視上通俗的語言和畫面。就像我們看電視劇和綜藝節目的同時可以幹很多其它事,所以我們看完就忘,因為內容本身也不需要我們去記憶,分析和總結什麼。主要就是看個熱鬧,消遣無聊罷了。甚至有時做家務和睡覺都要打開電視做背景聲。由此可見,創作者以此強調,從小就習慣於圖像體驗的年輕警探不怎麼愛動腦子,或者說他不擅長記憶,分析,總結,推理這樣嚴謹的思維方式。因而其性格也是很直觀,感性,容易衝動,甚至暴怒,為結局埋下伏筆。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冷靜沉著的老警探&衝動易怒的年輕警探

尤其是在老警探查了一夜資料,把所查結果放在封信裡留給年輕警探時,年輕警探照著書單找來但丁的《神曲》來閱讀時,他卻在抱怨,你個老夥計但丁!詩歌都是屎尿屁!看多麼的粗俗,急躁。這個細節表明了什麼?無疑是年輕警探根本看不懂,或者說在他心裡當務之急是破案,哪有閒工夫看什麼《神曲》。可殊不知,兇手和自己都在《神曲》裡。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但丁著《神曲》

回到我之前說過的,一部成功的犯罪懸疑片,創作者必須把“謎底”藏到最後才算成功。而《七宗罪》的創作者不但把謎底藏住了,還用“障眼法”(隱喻)把觀眾的注意力轉移,成功的讓我們忽略了一直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受害者”,年輕而性格“暴怒”的警探米爾斯。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兇手早早就拍下了年輕警探的照片,寓意著他也是目標之一

因而該片豆瓣評分8.8,被影迷們奉為犯罪懸疑的經典而影史留名。下面還有另一個成功案列,是2003年來自韓國的電影《殺人回憶》,它同樣符合我所說的“成功”套路。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殺人回憶》中的“眾生相”你認為誰是真兇?

《殺人回憶》中隱藏了什麼

電影的故事發生於1986年,在韓國京畿道華城郡地區發生了連環兇殺案,漢城(現稱首爾)派來了蘇泰允探員負責偵破,這名來自於首都的探員被創作者塑造為一名高學歷,體面,縝密,依靠科學推理,信仰證據破案的人。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瘦”探員蘇泰允

而本土探員樸鬥滿則被塑造成一名低學歷(片中說他學歷高中,而且還唸了4年)性格粗魯,逼供誘供,信奉自己直覺破案的人。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胖”探員樸鬥滿

由此可見,兩人的性格有著鮮明的反差。此外,創作者還用前者“瘦”而後者“胖”這一外在形象特點造成人物的“對立”。從這個角度來看,大家覺不覺得跟《七宗罪》中一老一少兩名警探的人設有點兒類似,這裡我並沒有“抄襲”或“借鑑”的意思,而是想強調在犯罪懸疑這種類型的電影中,是有該類型所必須的套路和元素的,但又有各自的不同。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一張讓我們回憶許久的合影

如果說《七宗罪》的“謎底”是通過把“警探”變成是“施害人”和“受害人”,以此引發“神性思考”這一哲學,宗教命題的話。那《殺人回憶》的“謎底”則更傾向於藉此案件去做更深一層的探討“對立”。(當時的韓國正處於兩種思想和主張的對立及選擇中)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兩名警探完全不同的破案思維

首先,因為該片的故事是改編自一起發生在韓國的真實案件,在電影創作時乃至上映16年後仍未確認真兇,因此影片最後也沒給出誰是兇手的答案。直到前不久2019年9月韓國警方在此案的DNA檢測上有了最新的進展,我也不知道為何在33年後才有所突破,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查。所以顯然該片的“謎底”並不在於誰是兇手。

其次,在片中除了兩名警探的身上有著鮮明的對立——本地胖探員信奉直覺破案,首都瘦探員信奉科學破案;胖探員信迷信,在案情陷入困境時他聽老婆的話去求神婆,而瘦探員信數據,他通過天氣與遇害者的規律發現了兇手的犯罪模式並抓到了嫌疑人;前者暴力執法,嚴刑逼供;後者文明執法,縝密推理。創作者通過一系列的“對立”從而隱喻韓國的所謂的某些“落後”和西方所謂的某些“先進”。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空曠的鄉下環境

此外,電影還在很多地方都用電影語言展現出了一些不那麼明顯的對立——案發的時代1986年韓國的貧困,這一點從對案發地區的環境交代中顯而易見,大片金黃的麥浪,泥濘不堪的鄉間小路,空曠的鄉野展現出韓國鄉村的特點,人們的食物也都是米飯,泡菜,炸醬麵等極具韓國民族特色的。而在案發17年後的2003年,成為商人的胖探員家已經成為了典型的美國式中產階級,食物也變成了十分西化的麵包和牛奶。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成為商人的胖警察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炸醬麵&麵包牛奶

這一切正如我之前所說的,一部犯罪懸疑片要獲得成功,必然是該交代的環境,背景,案情都要交代清晰,該露出的線索也要露出,甚至要有意的拋出一部分謎題讓觀眾去破解,但涉及關鍵劇情的線索一定要埋藏好,因為這個“謎底”必須要跟著主角走到最後揭曉才成功。

在《殺人回憶》中,所有的這些“對立”線索都通過人物和其所處的環境交代清楚,與此同時,創作者在劇情推進中一次又一次的發現線索,找到嫌疑人。從而讓觀眾們深陷於“誰是兇手”的猜測和判斷中,藉此達成掩蓋最後謎底的目的。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不斷出現的嫌疑人

而這一次,全篇需要隱藏的謎底並不是兇手是誰?而是誰間接的造成了這起懸案的發生,也是創作者苦心表達又小心隱藏的所有“對立”中的真正隱喻:胖探員的“專制”和瘦探員的“民主”。

在電影中胖瘦兩位探員在一次爭吵中也印證了我說的這個隱喻,當時胖探員對於看不慣自己,堅信科學的瘦探員說:美國太大所以他們的警察要用頭腦破案,而韓國很小所以只需用腳破案。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兩名探員的爭執

其實胖探員的話就代表了韓國當時的一種專制思想,在這個世界上有些地方,有些人民,天生就不適合實行民主。而他口中的美國則代表著所謂的文明民主。隨著案情的推進和困難,急於破案的胖探員開始採納並相信瘦探員的方式,到最後,瘦探員所相信的方式卻給了他自己一記響亮的耳光。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美國的鑑定結果

被瘦探員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出的疑犯卻被來自美國的DNA鑑定否定了,他一向信仰的科學(民主)卻背叛了他的判斷,證明了嫌疑人不是兇手。這時瘦探員崩潰,掏出手槍要動用他一向反對胖探員的私刑做派(專制),欲將他認定的嫌疑人就地正法。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崩潰的瘦探員

這正是該片最具諷刺意味的一幕,也是電影最經典的一刻,胖瘦兩位探員所分別代表的愚昧和科學這兩個鮮明的衝突和無數對立推動著整部電影的戲劇發展,但到最後胖瘦兩位探員的性格卻發生了戲劇化的逆轉,同時也隱喻著韓國雖然走上了民主化的道路,獲得了富強的同時,也見識了現代化的陰暗面,從民主化後第一個民選總統到如今,不知有多少位身陷囹圄。回到電影中,以胖探員為代表的愚昧野蠻自然是為現代人所不齒的,然而瘦探員所代表的科學民主卻也沒靠住。因此讓兩名探員和觀眾一同陷入了迷茫和無奈之中。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胖探員意味深長的表情

自此以後,這起一直懸而未決的連環殺人案件逐漸被迎來新生活的人們所淡忘,淹沒在韓國現代化建設的一片繁榮中。創作者也藉此案件,成功的隱喻了韓國就此陷入了一種彷徨的黑洞之中。

我在《七宗罪》《殺人回憶》中發現看似無意,實則刻意隱藏的細節

漆黑的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