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組合拳”變成“虛晃一槍”東旭能否抓住最後的“稻草”

曾經的“白馬股”,債務暴雷變成了“泥腿子”。

華夏能源網(www.hxny.com)獲悉,12月12日,東旭藍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旭藍天”,000040.SZ)發佈公告稱,因未能與海岸新洲(北京)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就發行股份並支付現金購買麗晶美能(北京)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股權事項重要內容達成一致,公司決定終止此次合作。

這意味著,東旭藍天試圖採取的資產重組自救穩股價措施告吹。

11月19日,因東旭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旭光電”,000413.SZ)暴雷引發連鎖反應,東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旭集團”)及旗下上市公司陷入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之中。

旋即,東旭藍天、東旭光電等相繼發佈重大利好消息,無論是引入國資戰略投資者,還是停牌購買資產重組,無不是傳遞信心、穩住股價的“硬菜”。

如今,這些肥皂泡泡都破裂了,只剩下石家莊國資委戰略入股這一利好虛虛實實的、還沒最後交出的底牌。東旭危局,該如何自救?緩兵之下,還有沒有“藏”著更大的雷?

嚴絲合縫的自救“組合拳”

11月18日晚間,上海清算所發佈公告稱,當日是東旭光電2016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品種一“16東旭光電MTN001A”的投資人回售行權執行日及付息日,以及品種二“16東旭光電MTN001B”的付息日,但未收到東旭光電的票據付息兌付資金。兩隻債券本期應付本息合計20.1億元。

第二天,東旭光電發佈公告回應稱,由於公司資金暫時出現短期流動性困難,致使上述品種未能如期兌付應付利息及相關回售款項。

一時之間,輿論譁然。曾經的“白馬股”,賬面存在大額貨幣資金超180億,為何就突然暴雷投資者紛紛追問,到底發生了什麼?

沒等債務違約的恐慌情緒開始蔓延,東旭集團就採取了行動。

11月19日上午,東旭光電和東旭藍天雙雙停牌發佈公告,東旭集團控股股東東旭光電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東旭光電投資”)擬向石家莊市國資委轉讓其持有的東旭集團51.46%的股權,可能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很顯然,這是引進國資救場的重大利好。

6天后(11月25日),東旭光電對外宣佈,公司擬向東旭集團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743項專利及專利申請的所有權。本次交易標的資產的資產總額、資產淨額將不高於上市公司2018年度合併財務報表資產總額、資產淨額的50%,根據規定,本次交易不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

“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未發生變化,資產與業務完整性將進一步增強,持續盈利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東旭光電在公告中表示。

在“親兄弟”出事後,受到波及的東旭藍天也沒閒著。11月27日,東旭藍天發佈公告稱,公司目前正在籌劃以發行股份並支付現金方式購買海岸新洲(北京)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持有的麗晶美能(北京)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股權事項。

這又是一個購買資產注入的“好故事”。東旭藍天稱:收購麗晶美能股權將有助於公司完善新能源產業鏈,深耕在新能源發電及智慧能源領域佈局,引領公司向高端智能製造領域邁進,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從而提升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真自救還是虛晃一槍?

在這一系列自救措施發佈之後,在投資者看來東旭危機開始顯出緩解的跡象,至少沒有像其他暴雷公司那樣出現慘烈的破產危機!

可惜的是,在宣佈收購消息半個月後,東旭藍天就發佈了“壞消息”:因與海岸新洲就本次發行股份並支付現金購買股權事項重要內容達成一致,這一計劃宣告“泡湯”。

與此同時,東旭光電收購東旭集團專利資產的這波“騷操作”自提出起,便引起了資本市場的質疑。因為東旭光電此次擬購買的資產,此前已由東旭集團方面授權無償使用,為何出現債務危機後反倒要花錢買

4年前,東旭光電曾發佈《專利實施許可的承諾函》稱,東旭集團與東旭光電及其子公司簽訂了無償專利許可合同,約定無論東旭集團是否控制東旭光電,都將無條件續簽《專利實施許可合同》,該承諾的有效期至2030年12月31日。

在兩個子公司,一個計劃失敗,一個計劃遭外界質疑,東旭的自救舉措只剩下引進石家莊國資委馳援這一根“救命稻草”了。

對此,東旭集團發佈消息稱,與石家莊市國資委合作在持續進展中,目前雙方已就戰略入股事項形成初步共識,但暫未達成書面協議。

12月9日晚間,石家莊市政府表示,近日召開了東旭集團幫扶專題會議。會議指出,作為石家莊培養的民營企業,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在依法合規的基礎上,積極支持,大力幫扶,助力企業早日擺脫困境。

在這“一呼一應”中,隱約可見國資救場的曙光。

但是,在沒有具體協議落實前,東旭能否抓緊石家莊國資委這根“救命稻草”,還要打個問號。畢竟,這是一個不小的爛攤子(截至6月末,東旭光電有息債務為248.27億元,東旭集團有息債務為840.67億元。)國資救場一樣需要權衡風險與得失。

有沒有埋藏更深的“雷”?

東旭光電的債務違約看似突然,實際上早有蹤跡可尋。

以2018年報數據為例,東旭光電財務費用為7.23億元,比銷售費用(3.34億元)、管理費用(6.53億元)、研發費用(5.72億元)都要高。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一般的上市公司往往營銷、管理和研發費用的支出佔比較高。財務費用佔比高往往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公司的資金流已經開始捉襟見肘,不得不借助高息貸款強行輸血。

另外,進一步對東旭光電2018財務費用進行拆解後,就會發現財務費用中,利息支出高達12.04億元,這本身就已經顯示出了異常的情況。

然而,彼時最讓人感到不解的是,東旭光電2019年三季度賬面上還坐擁183億元的貨幣資金,為何突然之間連20億元債務都支付不起了。

市場對此主要有兩種負面猜測:要麼鉅額賬面貨幣資金被挪用,要麼涉嫌財務造假。而這兩點猜測,又都與東旭光電近年來財務報表持續出現的“大存大貸”現象密切相關。

數據顯示,2018年底東旭光電貨幣資金為198億元;2019年一季度上升至218億元。在坐擁大筆資金的同時,東旭光電還不斷向外發放債券,其中去年有息負債已經高達204億元。

對於“存貸雙高”現象,今年5月深交所曾專門給東旭光電下發過問詢函。

東旭光電曾詳細披露了存款資金構成:公司貨幣資金198億元中,募投項目專用資金84億元,日常經營中的信用證及承兌匯票保證金、定期存單以及質押存單、保函保證金總共佔用49億元,上述兩部分資金均為不同程度的受限資金。

如此看來,東旭光電實際上的隱患可能比暴露出來的更多。至於這個“坑”到底有多大,在沒有徹底攤牌之前,外界並不能看清全貌。

據統計,截至12月9日,共有12家基金公司對旗下基金持有的股票東旭光電進行估值調整。其中,11家將估值價格調整為1.65元,1家調整為3.5元。按東旭光電當時的股價4.8元測算,估值價格調整至1.65元相當於10個跌停,3.5元約為3個跌停。

實際上,在一系列“維穩”舉措下,東旭繫上市公司股價並沒有出現慘烈的暴跌。12月9日,東旭光電覆牌,在3個跌停後股價開始回升,12月17日出現漲停,12月20日以3.58元報收(階段最低價為12月16日的3.06元);12月12日,東旭藍天覆牌,股價開始反彈,從最低的3.35元回升至12月20日的4.13元。

在喜憂參半、五味雜陳中,東旭的投資者們在寒冬中等待著春天……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