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最有遠見的一座縣城:總人口50萬,90年代就修建了二環路

說到一環路、二環路,似乎都是大城市才有的一項標配。不過,就在四川,一些地形條件好,經濟實力強的縣城,如今也有了二環路。比如我們今天要聊到的德陽綿竹,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代表。

四川最有遠見的一座縣城:總人口50萬,90年代就修建了二環路

綿竹地處四川盆地西北部,背倚龍門山脈,幅員1245平方公里,總人口50萬。是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市、資源成熟型城市、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城市、工業強縣示範縣。

從地形地貌上來看,綿竹市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高差懸殊;綿竹西北部為山地,東南部為平原,地勢西北高。其中,山地丘陵的面積648.55平方公里,佔全市總土地面積的52.08%,平原區面積 596.75平方公里,佔全市總土地面積的47.92%。也就是說,綿竹的地形幾乎是一半山地一半平原,先天條件可謂非常優越。

四川最有遠見的一座縣城:總人口50萬,90年代就修建了二環路


從高空的衛星圖上看,綿竹的縣城被一條河流天然分割成為了東西兩個片區,涇渭分明。道路寬闊大氣、城市規劃得井井有條,城市綠化率也非常高。其中,二環路的輪廓更是非常的清晰,把縣城和周邊的鄉鎮都有機地串聯了起來。

綿陽的二環路修建的非常早,據資料記載,早在1994年底,綿竹環城公路(二環路)就開始動工修建,全長19.7公里,佔地1398畝,總投資9540萬元,路基寬48米,設4條機動車道、2條非機動車道、5條綠化帶。到1996年,環線公路西環段12公里水泥路面全部完成,形成通車能力。

四川最有遠見的一座縣城:總人口50萬,90年代就修建了二環路


對於這條路,當時還是有不少爭議的,有人認為,當時省會成都才建了二環路,綿竹這個縣城有必要也去建二環路嗎?事實證明,當時情況下作出修建二環路的決定,體現了城市規劃的遠見。

後來,綿竹的二環路不斷的完善修復,最終成環。這條道路的修建,打通了綿竹四通八達的出口,把沿線鄉鎮“串”了起來,緩解城市周邊交通壓力。

四川最有遠見的一座縣城:總人口50萬,90年代就修建了二環路


2018年,綿竹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1.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63593元,比上年增長8.1%。這對於一個只有50萬總人口的縣城來說,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祝福綿竹的發展會越來越好,你是當地的老鄉嗎?記得來為家鄉點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